• 1、看图片选汉字。(填序号)
  • 2、找朋友。背一背,填一填,把意思相反的字连一连。
    (1)、填一填。

    四五,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下,日月照今古。

    (2)、连一连。

     
  • 3、数字大变身。对照数字写汉字。

    1    1

    3    2

    2    3

  • 4、给汉字变装。描一描,写一写,填一填。

    “一、二、三”三个字的第一笔都是“”,“上”字的第一笔是“”。
  • 5、好朋友,手拉手。看图,把汉字与对应的图片连线。
  • 6、拍卖会一锤定音,宝葫芦被典典拍到手了。拥有了宝葫芦的典典会有怎样的奇遇呢?借助下面的想象提示卡,写一写吧!

    想象提示卡

    主要人物:

    故事经过:

    故事结局:

  • 7、为了让现场观众更全面地了解宝葫芦,主持人分享了下面的片段,读一读完成练习。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我”的____描写,写出了“我”对宝葫芦的____,突出了“我”____的性格特点。

    (1)、【画语句】宝葫芦有什么神奇之处?在选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2)、选文中的人物是如何得到宝葫芦的?结果如何?完成表格。

    人物

    得到宝葫芦的方式

    结果

    张三

    李四

    王五

    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

    赵六

    (3)、根据提示,完成批注。
    (4)、【悟内容】联系全文,王葆渴望拥有一个宝葫芦的原因是(    )(多选)
    A、奶奶故事中的宝葫芦很神奇。 B、他想用宝葫芦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 C、他想要吃水蜜桃,想要大花狗。 D、他不想让奶奶给他洗脚、剪脚指甲。
  • 8、下面是拍卖会主人为拍品——宝葫芦制作的资料卡,读一读,完成练习。

    宝物介绍卡

    宝物名称:宝hú lu____      曾经的主人:王葆

    宝物特征:它可不是pǔ tōng____的宝物,它非常善解人意:当你想dé dào____系着漂亮蝴蝶结的yī fu____时,当你不会列算术题的shì zi____时,当你种的向日葵又瘦又长、kě lián bā bā____、谁的也比不上时,当你想得到tóng xué____的kěn dìng____时……它总会及时出现,实现你的种种(幻想 空想),让你倍感幸福。不过,事先(声明 证明),有时它的行为也会坏了规矩,给你带来不少麻烦。到时候,你可不能冲它抱怨哟!

    (1)、【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语,补全“宝物介绍卡”。
    (2)、【正字音】“宝物介绍卡”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着(xì) B、向日(kuí) C、又长(sòu) D、(jù)
    (3)、【辨字音】选出与“宝物介绍卡”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
    ①不麻烦
    A.数    B.年    C.女    D.先队员
    它抱怨
    A.击    B.动    C.锋    D.着大海
    (4)、【辨词语】找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5)、【明词义】“规矩”的意思有:①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②合乎标准或常理;(行为)端正老实。在资料卡中,“规矩”的意思是(填序号),我能用“规矩”的另一种意思写一个句子:
  • 9、【作评价】读修改后的日记,在日记互评卡上给出评价。

    3月12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植树节,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山坡上植树。

    到达场地,我和同桌分工合作。我先拿起铁锹,用力地在地上挖着,没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但还是坚持把坑挖好。接着,同桌小心地把树苗放进坑里,扶正。我再一锹一锹地把土填回去,用脚把土踩实。最后,我们提来满满一桶水,缓缓浇在树苗根部,让它喝饱水。

    看着亲手种下的树苗在风中轻轻摇晃,我心里满是成就感,也明白了绿色对地球的重要。

  • 10、【改内容】根据“小妙招”为典典提供修改建议,并构思自己的日记。

    小妙招

    给典典提修改建议

    我的日记

    写印象深刻的人、事、景、物,不写流水账

    只写和同学们一起去植树的事

    我打算写的内容是

    写具体

    写清楚植树的过程,先挖坑,接着 , 再 , 最后

    我要具体写

    写感受

    写植树的心情、明白的道理等

    我的感受是 , 我明白了的道理

  • 11、【记格式】读下面典典写的日记,按要求补充、修改日记格式。
    (1)、根据天气预报中的信息,在作文格中补充第一行的内容。
    (2)、典典日记中还有一处格式错误,下面格式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文开头不要空格。 B、正文每一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
  • 12、【练朗读】朗读社团阵阵朗读声入耳,请仿照例句,给下列句子要着重读的部分找出来。

    例: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强调作者对这所小学的爱)可爱

    (1)、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强调“他”对书里内容的意思完全不懂)
    (2)、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强调花孩子们兴奋的心情)
  • 13、诗词社团开展了阅读分享活动,下面是他们分享的古诗,读一读完成练习。
    (1)、【填诗句】把古诗补充完整。

    所见

    牧童骑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2)、【释词义】关注新鲜词语。联系全诗可知,“林樾”的意思是
    (3)、【想画面】关注新鲜场景。读古诗前两句,我仿佛看到 , 听到 , 这是一个(天真活泼  调皮捣蛋)的小牧童。
  • 14、成语社团制作的成语展板令同学们兴致勃勃,读一读并完成练习。
    (1)、【填字词】把展板上的成语补充完整。
    ①摇头晃②披头散③张牙舞④提心吊
    ⑤面红耳⑥手忙脚⑦手眼快⑧口干舌
    (2)、【会运用】富有特点的成语能丰富表达。文学社团的同学想用上面的成语夸夸亚运会的小志愿者们,请你从上面选择恰当的成语帮他们补充完整。(填序号)

    面对熙熙攘攘的外国游客,小志愿者们丝毫没有 , 他们向游客介绍着杭州的风景名胜,虽然说得 , 但依旧保持着满满的热情。

    (3)、【找规律】我发现这些成语都含有 , 且每个成语中都有两个字意思(相反 相近),类似的成语我还积累了:

  • 15、【抓特点】学校社团起了有创意的名字,其中名字与社团内容不匹配的是(    )
    A、足球——追“球”上进 B、合唱——科学魔法师 C、美术——色彩环游记
  •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读封面】根据封面猜想,故事的主人公是 , 想看《火灾》这个故事,可以翻到第页。我觉得这是一本(A.科幻    B.童话    C.神话)书。
    (2)、【会预测】我最想看这本书中的《》这一故事,根据题目我预测它可能写的是
  • 17、爱唱歌的方头蟋蟀

    ①清晨,方头蟋蟀来到树林里,“嘘——嘘——”它打开嗓子,练习自己创作的“神曲”,只不过这首曲子目前还没机会唱给别人听。

    ②这时,两只蜜蜂有说有笑地从方头蟋蟀头上飞过,方头蟋蟀连忙打招呼:“嗨!小蜜蜂,早上好!你们能停下来听我唱首歌吗?”

    ③两只蜜蜂望了望方头蟋蟀,说:“不好意思,我们要去采蜜呢!”

    ④方头蟋蟀有点纳闷,它想,小蜜蜂的确一天到晚都是忙碌着的。

    ⑤蜜蜂飞走后,有三只蚂蚁急急忙忙地从方头蟋蟀身边经过。

    ⑥“早啊,小蚂蚁。”方头蟋蟀问,“你们能够听我唱首歌吗?”

    ⑦“啊!真是不好意思,我们得赶去搬食物呢!”

    ⑧方头蟋蟀有点委屈,可它又想,小蚂蚁家里那么多兄弟姐妹还等着它们的早餐呢。

    ⑨三只蚂蚁走后,树上飞来一只报信鸟。

    ⑩“早呀,报信鸟!你能听我唱首歌吗?”

    读到这里,我预测的内容:____    我的依据:____

    ⑪方头蟋蟀很沮丧,自己练习了好久的“神曲”,没法展示给大家。

    ⑫“早呀,方头蟋蟀!你怎么不开心呀?”一只猫迎面走来。

    ⑬“我只想唱首歌给大家听,可是它们都没有时间听……”

    ⑭“没有听众,你还可以唱给自己听!”猫拍了拍蟋蟀的肩膀,就钓鱼去了。

    第一种结局

    方头蟋蟀看着猫离去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谁都不愿意停下来听我唱歌,那我的创作有什么意义呢?”说着,它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第二种结局

    方头蟋蟀看着猫离去的背影,恍然大悟:“对啊,我可以唱给自己听!”想到这里,它不由得高兴起来。

    (1)、读故事,预测情节,我会把自己预测的内容和依据填在表格中。
    (2)、【品句子】读画线的句子,此时方头蟋蟀的心情可能是____的,语速要读得____。(    )
    A、开心  快 B、生气  慢 C、伤心  慢
    (3)、我从小动物们的不同回答中体会到方头蟋蟀的心情变化。

    搬食物

    去钓鱼

    纳闷

    沮丧

    (4)、故事的结局可能会是怎样?

    我选择第种结局,理由是

  • 18、【悟哲理】课本剧的演出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同学在校园网上传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
    A、一个好汉三个帮。 B、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少。 C、雪中送炭让友情更真。 D、我们不能随便考验朋友。
  • 19、典典和轩轩被剧本的友情感动了,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选文一: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    )到地上了。青头不顾疼痛,一骨碌(    起来大声(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选文二:小狐狸奇奇空中旅行(节选)

    奇奇在空中飞,胡子随风摆动,它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大鸟,享受着飞翔的快乐。“右转,右转,我要去看看向阳山的悬崖。”“哎呀,糟糕!”不管是向左还是向右,奇奇根本无法转向。“不妙!原来我不是飞上天的,而是被弹到空中的!”奇奇像小狗游泳那样挥动双臂,在空中用力挣扎,可是根本没用。它害怕极了。

    (1)、【填动词】根据语境,把“爬、喊、蹦、摔”填在选文一中的括号里。从选文一描写青头行为和语言的句子中,我能感受到青头(    )。
    A.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    
    B.不考虑朋友的感受    
    C.动作十分敏捷
    (2)、【悟情感】选文一中红头在旅行,它的心情是的;选文二中奇奇在旅行,它的心情起初是的,后来是的。
    (3)、【悟句意】读选文一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感受到青头和红头是一对。读选文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奇奇发现危险时
    (4)、【理内容】有人说“红头和奇奇的旅行都是被动进行的”。请你在选文中分别找出证明它们被动旅行的相关语句。
    (5)、选文一中的红头最后在牛的一个喷嚏中被喷了出来,选文二中的奇奇最后能化解危机吗?请你展开想象,给选文二加上结尾吧。
  • 20、请帮轩轩(扮演“红头”)确定旅行路线,熟悉情节,完成练习。

    牛嘴里→→(给喷了出来)

    科学小贴士:牛吃草时,先不细嚼,把草吞进肚子里,等休息时。这就是“反刍(ch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