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如图的两个实验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内能。图甲中空气被压缩时内能 , 在这个过程中是能转化为内能。图乙中用打气筒给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 , 内能

  • 2、如图所示,按照左边所示的电路图,只能用2根笔画线代表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 3、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 4、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四个冲程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工作过程依次是丁、甲、丙、乙 B、飞轮靠惯性完成冲程的是甲、乙、丁 C、飞轮转速3000r/min,则该汽油机1s能做功25次 D、甲图冲程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5、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如图 (a ) 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 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 (b) 所示,则通过灯 L1的电流为(  )

    A、0.32A B、1.6A C、1.92A D、1.28A
  • 6、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如图所示,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角度减小,B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异种电荷 B、金属杆是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其内部有可以自由移动的原子核 C、B验电器的金属箔带上正电荷的原因是:A的电子转移给了B 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从A流向B
  •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温度相同,一定不会发生热传递 B、质量相等的0℃冰和0℃的水的内能相等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 8、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主要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丙图双手互搓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D、丁图试管中水蒸气推动风车转动,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压缩冲程相同
  • 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通过节能灯的电流为1A B、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C、1g汽油的热值与1kg汽油热值相同 D、人体安全电压为36V
  • 10、某柴油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油箱里的柴油热值(选填“改变”或“不变”)。完全燃烧1kg柴油放出的热量,能让500kg的水温度升高℃。[q柴油=4.2×107J/kg、c=4.2×103J/(kg·℃)]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漫话失重

    平时我们能感觉到自己有多重,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会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感。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时出现的现象。失重有时也泛指零重力和微重力环境。失重现象主要发生在轨道上、太空中或其他一些不正常的情况下。经常有人认为失重是不受重力,这是错误的,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仍然存在。失重,是指物体失去或部分失去了重力的作用,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除了自身重力外,不会受到任何外界重力场影响。如图是我国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做微重力实验的情景。

    所谓重力,是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的一个分力(大小几乎等于引力)。引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就质量一定的天体来说,物体离它越远,所受它的引力越小,即重力越小,在足够远的距离上,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宇宙中不只一个天体,众多天体的引力会形成一个引力场。因此,太空不会是完全失重环境。绕地球飞行的载人飞船,离地面一般只有几百千米,那里的太空当然不会是零重力环境。失重不是重力消失或大幅度减小的结果(事实上,在100km高度上,地球重力仅仅比地球表面减少大约 3%)。

    失重状态下物体受到很小的力就能飘浮起来。长期失重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失重对航天器上与流体流动有关的设备有很大影响。

    利用航天失重条件能进行某些在地面上难以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科学研究和材料加工,例如生长高纯度大单晶,制造超纯度金属和超导合金以及制取特殊生物药品等。

    (1)、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物体所受重力时出现的现象。当物体在失重时,物体的质量是否减小? , 一个质量为75kg的航天员在距离地面 1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N; (g 取10N/ kg)
    (2)、在太空中完全失重下,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_;
    A、用停表测时间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D、用刻度尺测书本的长度
    (3)、在地球表面重力常数g平均值是9.8N/ kg, 其物理含义是
  • 12、如图所示是一种可充气的防溺水自救手环,其质量为160g,充气后,手环体积为1.8×102m3,ρ=1.0×103kg/m3 , 忽略手环在水中体积的变化,g取10N/kg。求:

    (1)手环所受的重力。

    (2)充气后,手环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充气后,防溺水自救手环下表面从水面下0.6m深处,上浮至水面下0.1m深处的过程中,它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化了多少?

  • 13、如图甲所示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力相同)

    (1)小华将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的两端用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的两个拉力方向 , 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已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强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强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小华的装置可以减小对实验的影响,对此,你对小强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意见是

  • 14、
    (1)、如图所示,手拉着系在B物体上的轻绳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与B保持相对静止,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甲所示,一个氢气球带着小铁球在空中匀速上升,从小铁球具有动能为E0开始计时,t1时刻绳子突然断裂。请在图乙中画出小铁球从绳子断裂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小铁球的动能Eₖ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不计空气阻力)

    (3)、如图所示,O为轻质杠杆AC的支点,在杠杆B点处挂一个物体,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的最小动力F1和力臂l1

  • 15、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10m,F1做功600J,若借助滑轮组用大小为 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做功1000J。两个过程中拉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 , 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N。

  • 16、在制作简易密度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实验小组将吸管的一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底端封闭,做成一只简易密度计,如图甲。将该密度计分别放入水、盐水和酒精中测试发现,放入其中某一种液体时密度计不能处于竖直状态,则该液体是 , 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 , 改进后重新进行密度的标记实验,标记的刻度如图乙所示,则刻度A处标记的应是的密度值。

  • 17、如图所示是一款质量为2.5kg 的“擦窗机器人”正在工作,它的“腹部”有吸盘,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2×10-3m2 , 若吸盘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3Pa , 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N;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摩擦力大小为N,摩擦力的方向为。(g=10N/kg)

  • 18、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我国离登月又进一步。如图所示的是火箭上升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时,受平衡力作用 B、火箭匀速竖直上升时,受到的推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火箭匀速竖直上升时,“嫦娥六号”所受的支持力大于其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和 D、“嫦娥六号”进入太空后,依然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 19、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0.5m B、成人正常步行1km用时约15min C、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36.5℃ D、将两个鸡蛋从地面拿起并举高做功约为10J
  • 20、某人在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长铁管另一端人听到两次声音间隔为1.4s,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来的(选填:“铁管”或“空气”),长铁管的长度为m(声音在空气中、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是340m/s5100m/s)。
上一页 1742 1743 1744 1745 17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