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质量与密度》提升卷
-
1、雨后的夜晚,当你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描述正确的是( )A、背着月光走,应走较暗的地方,月光照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 B、背着月光走,应走较亮的地方,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漫反射 C、迎着月光走,应走较亮的地方,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漫反射 D、迎着月光走,应走较暗的地方,月光照水面上发生漫反射
-
2、下列叙述的“影”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绿树成荫 D、湖光倒影
-
3、盆里有冰水混合物,若放在阳光下时,冰会熔化成水,若放在-5℃的阴冷处时,水会凝固成冰。现将此盆拿到0℃的房间内则发现( )A、冰熔化成水 B、水凝固成冰 C、冰不熔化、水不凝固 D、一部分水凝固成冰,冰的总量在增加,水温度下降。
-
4、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错误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
5、现在大多数汽车都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打开倒车雷达,在显示器上就能显示出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避免倒车时与障碍物相撞,关于倒车雷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 B、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能量 C、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 D、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我们听不到 -
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1)、实验过程中,组装器材应(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他观察发现烧杯中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说明水(选填“已经”或“还未”)沸腾;(3)、他通过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与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此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通过实验他总结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 -
7、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屋顶积雪熔化的速度可能与温度有关。小丹还想知道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雪的状态变化,要记录的数据有和。(3)、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 -
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1)、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说明;(2)、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使其发出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 -
9、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逐渐。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

-
10、如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

(1)为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很的坡度。
(2)B为AC中点, , 两次实验小车都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2.8s,到达B点所用时间为2s,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
(3)由实验可得: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
11、填空题。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为cm;(2)、小明想测量钢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若钢丝线圈共有50匝,则钢丝的直径约为mm;(3)、图丙中机械停表的读数为s。 -
12、解释现象:北方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慢慢变干?
-
13、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内.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
-
14、张老师晨练时在45min内快步行走4.5km。他在这段时间内行走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相当于多少米每秒?
-
15、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有少量碘颗粒。如图所示,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玻璃泡内碘颗粒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紫红色碘蒸气,这是(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后,碘蒸气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碘颗粒,这过程需要热。

-
16、如图所示的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使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17、如图是一种可收集水汽的沙漠甲虫。日落之后,甲虫迎着风并使身体呈倒立的姿势,由于它的背部温度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环境气温,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会在它的背部 成水滴。
-
18、如图所示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比较苹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 , 可知苹果的速度越来越。

-
19、如图所示是收割机和拖拉机联合收割麦子的情景,收割机收割麦子并打出麦粒直接装在拖拉机上,在此过程中拖拉机相对于收割机是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
20、“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节气谚语中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