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或“较亮”)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2、如图所示是超声波眼镜清洁器,通电后清洁器利用超声波使眼镜的污物层被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这说明声音具有。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其发出“滋滋”的声音(选填“是”或“不是”)清洁器发出的超声波。

  • 3、在使用导航系统时,我们可以设置不同明星的声音来为我们导航,这里的声音大多都是通过AI合成的,AI合成的声音主要是模拟了明星声音的 , 我们还可以通过调节音量键来改变声音的 , 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两空均填声音的特性)
  • 4、翠鸟从空中高速俯冲,捕食水中的小鱼,翠鸟向下俯冲过程中,下列关于翠鸟的像表述正确的是(     )

    A、虚像,像变大 B、实像,像变大 C、虚像,像变小 D、虚像,像不变
  • 5、关于光的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  )
    A、漫反射不遵从反射定律 B、发生光的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C、反射光的速度小于入射光的速度 D、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 6、“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禾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 7、“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立春时节冰雪消融 B、霜降时节霜挂枝头 C、寒露时节露珠晶莹 D、冬至时节千里冰封
  • 8、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正常体温约为42℃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8mm 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m/s D、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s
  • 9、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为:电压恒为6V的电源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阻值分别为10Ω、15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 , 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
    (3)、接下来,分别用10Ω、15Ω、20Ω、30Ω的电阻进行实验,正确操作,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则实验中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V不变,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实验次数

    1

    2

    3

    4

    R/Ω

    10

    15

    20

    30

    I/A

    0.30

    0.20

    0.15

    0.10

    (4)、实验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至少是Ω。
  • 10、小明要“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

    (1)、他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的过程中,开关S应处于状态,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最(选填“左”或“右”)端;
    (2)、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I—U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小明认为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还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明的想法(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11、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图中①②③是镍铬合金丝,④是锰铜合金丝;①②④横截面积相同,①③④长度相同。

    (1)、选择编号为①②的两根合金丝来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跟是否有关;
    (2)、若想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跟材料是否有关,应选择编号为的两根合金丝来进行实验;
    (3)、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跟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小阳选择编号为②的合金丝进行实验,他先将这根合金丝全部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为I1;又将这根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发现电流表的示数I1 , 由此得出“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的结论,小阳的实验过程是错误的,理由是
  • 12、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改正后,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为V;小明在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保持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把导线改接到C接点上,这个方法(选填“能”或“不能”)测出灯L2两端的电压;
    (3)、小明正确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分别为0.9V和2.8V,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关于小明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实验操作无误,实验结论正确无误 B、正确进行的实验,一次实验即可 C、应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 1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水和酒精来做实验。

    (1)、实验前,应该控制烧杯中加入质量的水和酒精;
    (2)、两烧杯内放入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相同时,水和酒精吸收的热量相等;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的吸热能力更强。
  • 1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在闭合开关S后,完全相同的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 15、如图所示的手电筒,长时间使用后,干电池提供的电压会降低,导致小灯泡(电阻不变)发光变暗,请用欧姆定律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 16、小明帮奶奶打扫仓房时,发现自己穿的化纤布料衣服很容易“招灰”,这是为什么?
  • 17、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8V,R1=10Ω , 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2的阻值。
  • 1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30Ω,R2=15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

    (1)电源电压;

    (2)通过干路的电流I。

  • 19、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是定值电阻,R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逐渐减弱对R的光照,电流表的示数 ,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0、如图所示是A、B两定值电阻的UI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如果将A、B并联在6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为A;如果将A、B串联在6V的电源两端,则A、B两定值电阻分得的电压之比为

上一页 1692 1693 1694 1695 169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