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质量与密度》提升卷
-
1、盆栽养护应遵循“土壤含水不浇水,土壤干时要浇水”的原则.春季,小明自制“土壤含水显示仪”,探测花盆内土壤是否含液态水.如图所示,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傍晚发现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升华后液化 D、先升华后凝华 -
2、声纹锁是基于声音的模式识别,跟指纹锁有异曲同工之用。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
3、甲、乙二人沿同一条平直公路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二人运动的s-t图像。下列从图中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0s到10s内,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10s时,二人的速度相同 C、5s时,甲乙相距5m D、0s到10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
4、如图1是小明设计的坐位体前屈器材示意图,电源电压3V不变,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40Ω 1A)、定值电阻(20Ω),在挡板处向左施加推力时,弹簧缩短,同时滑片随之向左移动。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形变的长度与受到的力大小成正比。弹簧形变不超出弹性范围,导线对滑片滑动没有影响。
(1)、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闭合开关,从图中位置向左推动挡板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弹簧自然伸长时,滑片刚好在B端,则坐位体前屈器材的零刻度线应该标记在电压表的V刻度线处。(3)、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随挡板推动距离增大而增大,且电压表改成的距离显示器示数刻度分布均匀,图2改进最恰当的是。(4)、按改进后的方案闭合开关,如果弹簧自然伸长时,滑片刚好在B端;当推动距离为30cm时(在弹性限度内)滑片刚好在A端。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时,通过计算可知挡板被推动的距离为cm。(写出计算过程) -
5、如图所示是小红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实验过程。
(1)、实验原理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图甲是她连接的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止打“×”,并画上正确的连线,使滑片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大。(2)、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小红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其故障原因可能是电阻。(3)、排除故障后,小红移动滑片,两个电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V,则未知电阻的测量值为Ω,为了使测量结果更为准确,接下来她的操作方案是:。(4)、完成测电阻实验后,电流表发生故障不能使用,同学小红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电阻的阻值,请你帮助她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A端,闭合开关,记录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B端,记录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③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提供器材有电源(恒为4.5V),定值电阻 , 变阻器“50Ω;1A”、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开关、导线若干。小燕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左/右)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2)、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断开开关,用替换 , 再闭合开关,应向(左/右)移动滑片P才能满足实验要求;(3)、将电阻 , 依次替换 , 重复实验,并绘制出I-R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4)、为完成该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5)、以现有的实验器材实验,定值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最少为V; -
7、如图是小颜自制的简易调光灯,小灯泡中的电流方向为(选填“C到D”或“D到C”);若松开B夹子,铅笔芯的电阻阻值(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零。

-
8、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1)、电脑屏幕上“粘”了一层灰尘,用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擦了几下,靠近电脑屏幕,灰尘就被吸下来。这是利用了带电体的性质;(2)、洗衣服时,湿手不能触摸开关,因为自来水是 , 会存在安全隐患;(3)、有一款可以通过无线充电器实现充电的手机,若开启无线反向充电后,手机可以作为(选填“用电器”或“电源”)给另一部手机进行无线充电。(4)、某品牌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为130Ah,正常工作电压为400V,充电时它将电能转化为能存储起来,充满电后它存储了J的能量;(5)、小聪观察自己家电能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电表示数为kW•h,参数“1800r/kW•h”表示电能表上的转盘转动1800转时,连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消耗电能为J。

-
9、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至小灯泡正常发光的位置,此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与两个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2V B、灯的额定电流为0.6A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45Ω D、曲线b是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的关系图像 -
10、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手持式电子测温仪被广泛使用。图甲是某款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内部的原理图, 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R0为定值电阻。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会变大。关于此电子测温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热敏电阻 R 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增大 C、被测温者温度越高, 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D、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小 -
11、下列实例中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煮饭时,米粒翻滚 C、下雪时,雪花飘飘 D、花开时,花香四溢
-
1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出用高速喷射带负电的粒子来杀灭微生物的机器人,该粒子可能是(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
13、如图所示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小的是( )A、
电冰箱
B、
计算器
C、
空调
D、
节能灯
-
14、我国南极科考队的一艘测量船,前往距离基地144km远的海域进行探测,共用时4h。到达目的地后,科考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如图所示,从发射到接收所用时间为4s,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
(1)、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平均速度;(2)、海底的深度。 -
15、“长马”即长春马拉松赛事,已经成为这座城市闪闪发光的“金名片”。全程长达42km的全新赛道,荟萃了长春最具特色的城市经典线路,某运动员跑完全程用时140min。求:这名选手跑完全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合多少m/s?
-
16、如图甲是小张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图甲中用透明玻璃板M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能够确定像的;(2)、如图乙,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同)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应在位置观察(填字母),直至蜡烛B与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大小相等;为判断像的虚实,小张移去蜡烛B,在原来像的位置放一块光屏,眼睛在位置观察光屏(填字母),光屏上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
17、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1)、盐水在凝固时需要放出热量,温度;在第18min时该物质处于态,盐水凝固所用的时间为 min;(2)、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固态时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盐水的凝固点为℃。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熔化,会影响交通安全。人们采取在雪上撒盐的方法,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原因是;在雪上撒盐可以雪的熔点;(4)、如果将一个装有0℃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选填“变多”、 “变少”或“不变”) 。
-
18、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强同学利用平面镜、可绕ON折转的纸板、激光笔和量角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小强让入射光沿着AO射向镜面,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沿着OB出射,小强以ON为轴,把纸板(选填“E”或“F”) 向前折或向后折,发现该纸板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小强用量角器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发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他下一步操作应是 (填字母序号)。A、改变光束OB与ON的夹角 B、改变光束AO与ON的夹角 -
1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图中方框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实验开始前,应将斜面以较小的倾角放置,目的是增加小车运动的(选填“时间”或“路程”);(2)、小车在 AC段的平均速度 vAC=m/s;(3)、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选填“是”或“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4)、实验中,如果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 -
20、如图所示,一束光照到镜面上,发生了反射,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