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海南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5s,两物体平均速度相同 B、0~20s,甲的平均速度为10m/s C、0~20s,两物体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D、0~10s,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
2、以下关于厨房里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汽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B、蒸锅上的“白气”,是锅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被热锅中冒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要放热 D、冰箱冷冻室的冰棍包装袋上往往有一层白色粉末,这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
-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 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 C、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分贝是频率的单位,指的是一秒内振动的次数
-
4、如图是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为 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 C、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D、该物质在5~10min这段时间内不需要吸热 -
5、小明发现吉他上的弦绷得越紧,发声的音调越高,说明弦绷得越紧( )A、振动的频率越大 B、振动的频率越小 C、振动的振幅越大 D、振动的振幅越小
-
6、小闻同学利用同一个示波器将实验过程中三次奏响发声体产生的波形图展现出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次实验声音的音色相同 B、三次实验声音的音调相同 C、丙图对应的声音的音调最高 D、三次实验声音的响度不相同 -
7、“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种运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 )A、禁止广场舞活动 B、跳舞的人把音量调小一些 C、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
8、以下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或形成的现象的是( )A、
手影
B、
定日镜
C、
凿壁偷光
D、
日食
-
9、一竹筏正在顺流行驶,此时竹筏上小华和小明并排坐着,小明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A、小华 B、河岸 C、河岸边的树 D、迎面驶来的竹筏
-
10、以下事例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B超探病 B、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C、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 D、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
-
11、下列物理量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cm B、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0℃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中学生的正常脉搏每秒钟约70次
-
12、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有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具有调节温度和透明度(透过玻璃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的作用,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1)、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此时应将“智能玻璃”的温度调。(2)、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的(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物体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3)、“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使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玻璃的透明度与车外的光照度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可见玻璃的透明度随车外的光照度(即入射光照度)的增加而;当车外的光照度为150Lx时,玻璃的透明度是 , 车内的光照度为Lx。 -
13、细心的小华同学通过观察发现,每当夜幕降临时,自己在不同路灯下的影子长短不同,如图甲所示。在老师指挥下,小华和班级的同学们共同研究影子的特点。他们用一个高度可调的台灯模拟“路灯”,用立起来的木筷模拟“人”,如图乙所示。
(1)、影子形成的原因是。(2)、根据图甲中提供的信息,你猜想小华同学的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3)、该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表1是实验的记录表格,表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表1:台灯到木筷的距离为20cm
实验次数
1
2
3
……
________
影长/cm
(4)、体育课上列队时,大家发现不同身高的同学在阳光下的影子的长短也会不同。于是大家分成6组分工合作来研究物体的影长与物体高度的关系。各组选用长度的木筷,分别测出筷长L1和筷子在阳光下的影长L2 , 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第六组空格处的数据为。表2:上午9点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筷长L1/cm
24
18
26
32
22
16
影长L2/cm
30
22.5
32.5
40
27.5
_________
(5)、根据日常经验,你推测:从日出到日落的这段时间内,校园里旗杆的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 -
14、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小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华在相同的四块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ABCD所示的实验探究:
(1)、为了比较蒸发快慢,他们将质量相同的水滴在玻璃板上,测出水蒸发完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表示蒸发越 (选填“快”或“慢”);(2)、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的 有关;(3)、通过A、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选填“应该”或“不应该”)使用热风;(4)、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5)、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甲、乙所示,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 -
15、港珠澳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km。大桥上汽车限速100km/h。
(1)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2min行驶2.6km后,汽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6min整个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在这6min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16、小轩想测两山之间的距离,他站在两山之间大喊一声,3秒后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1秒听到第二次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小轩与离他较近的山之间的距离。(2)、小轩与离他较远的山之间的距离。(3)、两山之间的距离。
-
17、小玲和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乙图是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对试管加热的方法叫水浴法,优点是。(2)、根据乙图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凝固点是℃。(3)、图乙中,在BC段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该物质的凝固过程对应图乙中的(用字母表示)段,该过程持续了min,此过程中该物质(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如图所示,橡皮擦的长度为cm,体温计示数是℃。停表读数s;
(2)、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
②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m/s;
③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9、按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是某物体运动时的s-t图像,请在图乙中画出它在0~6s的v-t图像。
(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发光体AB通过小孔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
(3)、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20、如图所示,中国高铁正在高速发展,若它以10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s,则行驶了m;以列车为参照物,座位上安静看书的乘客是的;列车上交谈的乘客自觉压低声音,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