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跨学科实践:研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创造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人们常采取隔音的措施来防治噪声。小明所在的小组对隔音材料的选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此展开了调查研究。

    【任务一】寻找实验中的发声体

    (1)小明在家中找到的发声体有:音叉和机械闹钟。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任务二】思考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中小明将发声体放在鞋盒内,在其外侧包上待测材料,此时,需要控制声源的(填声音的特性)和材料的不变;实验过程中,听声音的同学(选填“能”或“不能”)替换。

    【任务三】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站在距离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

    方案B: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下面分别是根据方案A和方案B所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中所记录的情况。

    方案A:

    检测材料

    运动服

    报纸

    塑料袋

    泡沫板

    响度

    较弱

    较响

    方案B:

    检测材料

    运动服

    报纸

    塑料袋

    泡沫板

    听不见声音的实际距离/m

    2.1

    2.8

    4.2

    1.5

    (3)你认为较佳的方案是 , 你的理由 , 以上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2、小明和小红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安装器材时,应最后安装(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
    (4)、小红还观察到,水沸腾时烧杯的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杯口附近(选填“A”或“B”)处的“白气”更浓。
    (5)、小红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水沸腾一会儿就会停止沸腾,由此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 , 那撤去酒精灯水还会沸腾一会儿的原因是
  • 3、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若测得时间tAB=1.6s ,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3)、若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记录的时间会 , 平均速度会。(偏大/偏小)
    (4)、在实验中,应将斜面坡度调小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5)、小车在斜面做(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 4、自贡2024年9月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相关部门就用发射器将干冰喷洒在空中用来降雨,请解释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的过程。
  • 5、冬天下雪后,路政部门常会在路面上撒下大量的盐,目的是使雪的熔点(选填“升高”或“降低”);在锅中隔水煮菜,当锅中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 6、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而发声,这时鱼儿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能传播声音。海豚利用超声波发现鱼群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 7、
    (1)、如图甲停表的读数为s;图乙中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
    (2)、若按照图丙操作,则测量结果与真实温度相比(选填“偏高”“偏低”或“准确”)。
  • 8、国庆放假期间,奇奇同学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途中发现前方远处有座陡峭的山崖。她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约2s后听到了回声,此时奇奇距山崖大约(  )(此时声速为340m/s)
    A、680m B、340m C、170m D、34m
  • 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时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t2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 10、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v的大小可由v=st计算出来,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少,速度v越小
  • 11、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食品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熔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把食物放入冰箱冷藏,利用冷凝剂在冰箱内汽化吸热降温 D、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汽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 12、下列描述正确的的是(  )
    A、吹笛子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 B、烧水的时候靠近壶口的位置产生的白气更多 C、水沸腾前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小 D、在用真空罩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真空玻璃罩里面的空气能够全部被抽出
  • 13、如图所示的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隆隆的雷声,在太空中也能听到 B、从左向右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 C、发射火箭时,震耳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D、道路两旁的隔音墙,可以阻碍噪声的传播
  • 14、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B、使人感到舒适的室温约为37℃ 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2m/s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1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灯泡规格为“5V0.25A”(分别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电流)。当开关S1、S3、S4闭合S2和S5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有一只电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8;将开关S3、S4、S5闭合,S1、S2断开,将电压表V1从原位置取下,并联到L两端,电压表V2改接到电路另一未知位置处(V1、V2新位置图中均未画出),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右向左移动直至灯泡正常发光,此过程中电流表A示数随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保持开关S3、S4、S5闭合,S1、S2断开(V1、V2在改接后的位置),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到某位置,电路的电流为I1;当开关S1、S3、S4、S5闭合,S2断开,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路的电流为I2 , 已知I1:I2=1:2 , 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电源电压;
    (3)、电路电流为I1时,滑动变阻器R3的阻值。
  • 16、实验小组的小新和小明同学研究一款低压暖手器,该暖手器有两种工作模式,铭牌上标记有“8V0.5A”和“8V1A”的字样,通过查阅资料他们了解到,该暖手器电路中核心部件是两根定值电阻丝,两根电阻丝工作时相互不影响(电阻丝之外部分电路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
    (1)、他们认为电阻丝的连接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你认为正确的是:(选填“甲”或“乙”);

    (2)、暖手器在“8V0.5A”挡位下正常工作时,电阻丝R2的阻值为
    (3)、他们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两根电阻丝可能不标准,暖手器中任一电阻丝的实际阻值相对于标准值变化达到10% , 该电器就会失效。小新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检测电路对暖手器进行检测。实际检测时他将一个电压恒定的未知电源加在图中a、b之间,闭合开关S。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电阻丝R1单独检测,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路中的电流为I1 , 电压为U1

    第二步,将电阻丝R2单独检测,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路中的电流为I2 , 电压为U2

    第三部,由所测得的数据,可计算出电阻丝阻值为R=U2-U1I1-I2 , 再将其与标准值对比,即可完成检测。

    你认为小新的设计方案是否正确?如果你认为正确,请写出R=U2-U1I1-I2的推导过程;如果不正确,请指出他的错误之处

    (4)、小明也设计了测量电阻丝阻值的方案,他将电流表A1(电阻为2Ω)、电源、变阻器等构成一个欧姆表用来测电阻,如图丁所示,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R,电路中就有一个对应电流I,即电阻R与电流表的读数I有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由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可以知道电阻R大小。为了方便,事先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标出了电阻的欧姆值,欧姆表在测量电阻前都需要调零,即把a、b两接线柱短接,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使电流表满偏(指在最大刻度处)。若电源电压为1.5V , 满偏电流为50mA。他将一根电阻丝接入a、b间,电流表示数为20mA , 则对应的电阻值为Ω。
  •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5Ω。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 电流表A2的示数为0.1A;当开关S1S2S3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 且电流表A1的示数为0.9A , 已知U1U1'=16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3V B、R2的阻值为20Ω C、R3的阻值为15Ω D、当开关S1S2S3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1.2A
  • 18、小吴同学家中厨房安装了家用燃气报警器(图甲是模拟燃气泄漏检测原理的报警器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10V , 燃气报警器的核心是气体传感器R1 , 其阻值与天然气浓度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某次调试中,当可调试变阻器R的阻值为20Ω , 天然气浓度达到0.8g/m3 , 燃气报警器报警(当燃气达到一定浓度,与A、B、C中某两点相接的声光报警装置的电压就会升高,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光报警装置应并联在AB之间 B、当燃气报警器报警时,R1两端电压为4V C、可调试变阻器R的阻值为20Ω时,闭合电路,报警器的最小电流为0.2A 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R的阻值,可以使报警器在浓度为0.6g/m3时报警
  • 19、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我们一般需要先预设一个电压值,实验中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为预设值不变,现采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探究,器材:理想电源(9V)、滑动变阻器(40Ω 2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20Ω)及导线若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电压的预设值最小为3V B、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电压表量程应选“0~15V” C、若该实验中更换定值电阻后,需要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D、若实验电压的预设值为2V , 要获得3组实验数据,可以更换最大阻值为60Ω的滑动变阻器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被压缩时,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不存在引力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不能够提高热机的热机效率 C、串联电路接通时,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用电器同时工作 D、内燃机的四个冲程都是利用飞轮转动的惯性来完成的
上一页 1662 1663 1664 1665 16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