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列图标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2、 下列属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x+y=1 B、2x+1=4 C、x2+x=2 D、x2+1x=2
  • 3、小数在复习浙教版教材八下第117页第5题后,进行了反思和探究。

    (1)、【反思】如图1,将矩形纸片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矩形EFGH,这样的矩形EFGH称为叠合矩形。若EH=3cm,EF=4cm,求AD的长。
    (2)、【探究】小数改变条件和纸片的形状,对叠合矩形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如图1,若AB=6cm,AD=10cm,求AH的长。

    ②如图2,菱形纸片ABCD按图2的方式折叠成一个叠合矩形EFGH,若EH=8cm,EF=6cm,求MN的长。

  • 4、小数同学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类比探究了新函数y=4|x1|+1 , 请把小数下面的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1)、在取值范围内取x和y的几组对应值列表如下:

    x

    -3

    -1

    0

    2

    3

    n

    y

    2

    m

    5

    5

    3

    2

    其中m=;n=

    (2)、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函数图象的一部分,请补全函数的图象。

    (3)、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

    ;②

    (4)、进一步探究:

    ①不等式4|x1|4的解是.

    ②若直线у=-x+k与函数y=4|x1|+1的图象有三个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5、用一张长为40cm,宽为25cm的长方形硬纸片,裁去一部分后折成纸盒。

    (1)、如图1裁去角上四个小正方形之后,折成如图2的无盖纸盒。若纸盒底面积为450cm2 , 则纸盒的高是多少?
    (2)、如图3,在纸片左边的两个角裁去两个正方形,纸片右边的两个角裁去两个长方形之后,将剩下的纸片(空白部分)折成一个有盖的纸盒。若折成纸盒的表面积为912cm2 , 则裁去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 6、对于任意两个非零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

    ab={ab(ab)ab(a<b)如:43=4323=2×3=6

    根据上述定义,解决下列问题:

    (1)、计算:100010=2(8+1)=
    (2)、若(x-1)◎(x+1)=2x+2,求x的值。
  • 7、已知ABCD。

    (1)、如图1,E是AD上一点,以点C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F,连结AF,CE。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2)、图1中AFCE的四个顶点在ABCD的边上,这样的四边形叫ABCD的内接四边形。在图2中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ABCD的内接菱形(保留作图痕迹)。
  • 8、为了解七(1)班和八(1)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情况,每个班随机抽取1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平均每周阅读时长(单位:小时)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整理数据:

    七(1)

    4

    6

    6

    7

    7

    7

    7

    8

    8

    10

    八(1)

    5

    5

    6

    7

    7

    8

    8

    8

    8

    8

    分析数据:

    班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七(1)

    7

    7

    7

    2.2

    八(1)

    7

    a

    b

    c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a=;b=;c=.
    (2)、甲同学说“我平均每周阅读7.2小时,位于班级中上水平”,你认为甲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 9、以下是小数同学解方程x(x-1)=2(x-1)的过程。

    解:方程两边同除以(x-1),得x=2。

    根据小数的解题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π同学认为小数的解题过程有错,请帮小数找出错误原因。
    (2)、请你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 10、计算:(2)28+|21|
  • 11、如图1是某种简易房屋,它由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和矩形组成,在整体运输时需用钢丝绳进行加固,示意图如图2所示。MN是一条两端点位置和长度均可调节的钢丝绳,点M在EC上,点N在AB上,在调整钢丝绳端点位置时,其长度也随之改变,但需始终保持EM=BN。若DE=EC=BC=4米,则钢丝绳MN长度的最小值为米。

    嗨,你好!我是小数,对于此题,我是这样思考的:通过构造MNBP,把MN转化为BP,从而把双动点问题转化为单动点问题,这样就很容易解决问题了。你试试看!

  • 12、将一把直尺如图所示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原点的一边与x轴的夹角为45°,另一边交y轴于点B,与双曲线交于点A和C。若点A的横坐标为1,点B的纵坐标为2,则点C的坐标为

  • 13、写一个二次项系数为1,两根分别为-2和3的一元二次方程:.
  • 14、甲、乙两人5次数学成绩如图所示,其中成绩较稳定的是.

  • 15、如图,在一束平行光线中插入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板。如果光线与纸板右下方所成的∠1为80°,那么光线与纸板左上方所成的∠2的度数为°。

  • 16、在四边形ABCD中,AC⊥BD,E,F分别是AD和BC的中点。若AC=6,BD=8,则EF为(    )

    A、5 B、6 C、8 D、10
  • 17、点A(x1,y1)B(x2,y2)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x1<x2<0 , 则y1y2>0 B、0<x1<x2 , 则y1y2>0 C、x1<0<x2 , 则y1y2<0 D、x1<0<x2 , 则y1+y2>0
  • 18、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D和BC的中点,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从点A运动到点B。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APED与APFC的面积之和(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再变小
  • 19、俗语有云:“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其意思是知识和技艺学习后,如果不及时复习,那么很容易被遗忘。假设每天“遗忘”的百分比为x,根据“两天不练丢一半”,可列方程为(    )
    A、(1+x)2=50% B、(1-x)2=50% C、1-2x=50% D、(1-x)(1+x)=50%
  • 2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ABC中,若∠B>∠C,则AC>AB。”,应假设(    )
    A、AC>AB B、AC≤AB C、∠B>∠C D、∠B≤∠C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