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x29+6x=(x+3)(x3)+6x B、(x+5)(x2)=x2+3x10 C、x28x+16=(x4)2 D、6ab=2a3b
  • 2、 某校开展劳动实践课程,测量公园假山两点A,B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取一点C,使C到A,B两点均可直接到达,找到AC和BC的中点D,E,测得DE的长为28m,则假山两点A,B之间的距离为(    )

    A、14 m B、28 m C、46 m D、56 m
  • 3、 若分式x2x+3有意义,则x满足的条件是(    )
    A、x3 B、x=2 C、x2 D、x=3
  • 4、 若 m>n ,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m3<n3 B、3m>3n C、mn<0 D、2m>2n
  • 5、 近几年,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各种AI工具层出不穷,包含Al聊天、AI搜索、Al编程、Al绘画等多项功能.下列Al工具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6、 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探究函数性质时,我们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然后观察分析图象特征,概括函数性质的过程.请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画出函数. y= -8xx2+4的图象,并探究其性质.

    列表如下:

    x

     -4

     -3

     -2

     -1

    0

    1

    2

    3

    4

     

    y

    ……

     85

     2413

    a

     85

    0

    b

     -2

     -2413

     -85

    a


    (1)、请直接写出表中a,b的值,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2)、观察函数 y=-8xx2+4的图象,判断下列关于该函数性质的命题:

    ①当-2≤x≤2时,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②当x=2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

    ③当-1<x<1时,函数y的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3)、结合图象,请直接写出不等式 8xx2+4>x的解集.
  •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2和直线 y=23x+2分别交x轴于点A 和点B.下列直线中,与x轴的交点不在线段AB 上的是 (    )
    A、y=x+2 B、y=2x+2 C、y=4x+2 D、y=233x+2
  • 8、某加油站推出促销活动,一张加油卡的面值是1000元,打九折出售.王叔叔买了并使用这张加油卡加油,每一升油的价格降低0.30元.假设这张加油卡能一次性用完.
    (1)、王叔叔实际花了多少钱购买会员卡?
    (2)、减价后每升油的价格为y元/升,原价为x元/升,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3)、油的原价是7.30元/升,求优惠后油的单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 9、 如图所示,直线 l1:y=x+1与直线 l2:y=mx+n相交于点P(a,2),则关于x的不等式x+1≥mx+n的解为.

  • 10、如图所示,将八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过原点的直线 l 将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直线 l 的函数表达式为.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 Am2-4m+1在 y 轴的非负半轴上,则点B(m-1,1-2m)在第象限.
  • 12、如图所示为底部放有一个实心铁球的长方体水槽轴截面示意图,现向水槽匀速注水,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水槽中水的深度(y)与注水时间(x)关系的是(    )

    A、 B、 C、 D、
  • 13、 如图甲,在矩形ABCD 中,AB<AD,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动点 P由点A 出发,沿A→B→C→D 向点D 运动.设点 P 的运动路程为x,△AOP 的面积为y,y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D边的长为(   )

    A、3 B、4 C、5 D、6
  • 14、在直角坐标系中,把点A(m,2)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 B.若点 B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则m 的值为 (   )
    A、2 B、3 C、4 D、5
  •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m-3,4-2m)不可能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16、折叠问题是我们常见的数学问题,它是利用图形变化的轴对称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以“矩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了数学活动.

    【操作】如图 ①,在矩形 ABCD 中,点 M 在边 AD 上,将矩形纸片 ABCD 沿MC 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 D 落在点 D´处,MD´与BC 交于点N.

    【猜想】MN=CN.

    (1)、【验证】请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矩形纸片ABCD沿MC所在的直线折叠,

    ∴∠CMD=  ▲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矩形的对边平行),

    ∴∠CMD=  ▲  (         ),

      ▲  =  ▲  (等量代换),

    ∴MN=CN(          ).

    (2)、【应用】如图②,继续将矩形纸片 ABCD 折叠,使AM 恰好落在直线MD´上,点 A 落在点 A´处,点 B 落在点 B´处,折痕为 ME.

    ①猜想 MN与 E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CD=2,MD=4,求EC的长.

  • 17、已知 D 为∠CAB 内一点,∠CAD=α,∠BAD=β.

    (1)、【复习】如图 ①,α=β,DB⊥AB于点B,DC⊥AC于点C,直接写出CD和BD 的数量关系;
    (2)、【运用】将图①中的∠CDB 绕顶点 D 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②,请判断CD和B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拓展】改变图②中点 D 的位置,保持∠CDB的大小不变,如图③,试用α,β的三角函数表示 CDBD.
  • 18、如图,在5×6的方格纸中,已知格点三角形 ABC和格点M,请按要求画格点三角形(顶点均在格点上).

    (1)、在图①中,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使 M为其中一边的中点;
    (2)、在图②中,画出与△ABC成中心对称的图形,使M为其中的一个顶点.
  • 19、 如图,在 Rt△ABC中,∠ACB=90°,AB=2cm ,CD⊥AB,垂足为D,现将 △ACD 沿 着AB 方向平移1 cm得到△GEF,且此时BF=CD,则CD的长度为 cm.

  •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4,0),点C的坐标为(0,2),以OA,OC为边作矩形OABC.若将矩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 OA´B´C´,则点B´的坐标为.

上一页 325 326 327 328 3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