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一座搭桥的示意图,当水面宽为12m时,桥洞顶部离水面4m.已知桥洞的拱形是抛物线,以水平方向为x轴,以抛物线的顶点C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
2、如图,在矩形中,为对角线.
(1)、用尺规完成以下作图:作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 于点 , , 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证明;(2)、在(1)所作的图形中,若 , , 求的长. -
3、某校为落实“双减”工作,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成立了5个活动小组(每位学生只能参加一个活动小组):A.音乐;B.体育;C.美术;D.阅读;E.人工智能.为了解学生对以上活动的参与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①此次调查一共随机抽取了 名学生;②补全条形统计图(要求在条形图上方注明人数);
③扇形统计图中圆心角 度;
(2)、若该校有2800名学生,估计该校参加D组(阅读)的学生人数;(3)、学校计划从E组(人工智能)的甲、乙、丙、丁四位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人参加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请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出恰好抽中甲、乙两人的概率. -
4、如图,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D作于点H,连接 , 若 , 则菱形的面积为( )
A、48 B、72 C、96 D、108 -
5、在菱形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再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判定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 B、 C、 D、 -
6、如图,一只松鼠先经过第一道门(A,B或C),再经过第二道门(D或E)出去,则松鼠走出笼子的路线是“先经过A门,再经过E门”的概率是( )
A、 B、 C、 D、 -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和点给出如下规定:如果将点沿直线翻折后得到点 , 再将点沿直线翻折后得到点 , 点就是点关于点的“相关点”.
(1)、点关于点的“相关点”为;关于点的“相关点”为 .(2)、如果点 , 点满足 ,①在点 , , 中,是点关于点的“相关点”的是;
②点关于点的“相关点”与点的距离最小值为 .
(3)、如图,的半径和等边的边长均为1(与轴平行),点 , 点和点都在上,如果在的边上存在点关于点的“相关点”,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 -
8、在中, , , 是内一动点,连接 , 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 , 连接 .
(1)、如图1,当点与点重合时,求证:;(2)、如图2,当点在外部时,与交于点 , 取中点 , 连接、 , 直接写出的大小,并证明. -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过原点.(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将抛物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 过点作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 , 交抛物线于点 .
①若 , ,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的面积为 ▲ ;
②已知在点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两个不同位置的使得的面积相同,求的取值范围.
-
10、小静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静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下表是与的几组对应值.
x
…
-1
0
1
3
4
…
y
…
1
4
m
1
…
表中的;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并写出一个该函数图象的性质;
(4)、结合函数图象,点和点在函数的图象上,且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
11、如图,是的直径,弦垂足为 , 半径上有两点和 , , 射线 , 射线分别交于点、 , 连接交于点 , 过点作的平行线 .
(1)、证明:直线是的切线;(2)、当时,若 , , 求的长. -
12、在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点为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当时,对于的每一个值,正比例函数的值都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且大于的值,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
13、如图,在等边中,在边上,连接 , 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 , 连接 , .
(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3)、若 , , 直接写出的周长: . -
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正整数,求m的最小值.
-
15、在《阿基米德全集》中的《引理集》中记录了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提出的有关圆的一个引理.如图,已知劣弧 , C是弦上一点.
(1)、根据提示完成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①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分别交劣弧于点D,垂足为E;
②以点D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劣弧于点F(F,A两点不重合),连接 .
(2)、引理的结论为: .证明:连接 , , , .
∴为的垂直平分线,
∴ ,
∴ .
又∵四边形为圆的内接四边形
∴ ▲ . ( ).
又∵ ,
∴ .
又∵ ,
∴ ▲ ,
∴ , ( ).
∴ ,
∴ .
-
16、已知是方程的一个根,求代数式的值.
-
17、解方程:(1)、;(2)、 .
-
18、某社区服务点有甲、乙、丙、丁四名志愿者,某一天每人可参与服务时间段如下表所示:
志愿者
可参与服务时间段1
可参与服务时间段2
甲
乙
丙
丁
已知每名志愿者一天至少要参加一个时间段的服务,任意时刻社区服务点同时最多需要2名志愿者服务,则该服务点这一天所有参与服务的志愿者的累计值守时间最短为小时,最长为小时(假设志愿者只要参与服务,就一定把相应时间段全部值完)
-
19、已知是关于的二次函数,部分与的对应值如表所示:
x
…
-4
-3
-2
-1
0
1
2
…
y
…
1
-2
-3
1
6
…
则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
20、如图, , 是圆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 , 连接 , . 如果 , 那么的度数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