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暑假期间,小明一家到某旅游风景区登山.他们从山底A处出发,先步行200m到达B处,再从B处坐缆车到达山顶C处.已知山坡AB的坡角α=16°,缆车的行驶路线BC与水平面的夹角β=37°,这座山的高度CD=296mABCD在同一平面内.

    (1)、求小明一家步行上升的垂直高度(结果取整数);
    (2)、求缆车的行驶路线BC的长(结果取整数).

    (参考数据:sin16°≈0.28,cos16°≈0.96,tan16°≈0.29;sin37°≈0.60,cos37°≈0.830,tan37°≈0.75)

  • 2、   
    (1)、计算:; 12+|32|(12)1
    (2)、化简:2m4m21m2+2m+1m2m+2m1
  • 3、如图,△ABC中,∠ABC=30°,AB=3,BC=22 , 分别以ABBC为直角边,以B为直角顶点向△ABC外部作Rt△ABD和Rt△CBE , 且∠DAB=∠EMN分别是ADCE的中点,连接MN . 若AD=33 , 则MN的长度为  .

  • 4、已知点Pab)在双曲线y1=1x上,点M(6ab),Nac)在双曲线y2=kx上,若|bc|=2,则N的坐标为  .
  • 5、把英文单词“PEOPLE”中的字母依次写在完全相同的6张卡片上,每张卡片上只写其中的1个字母.然后将卡片洗匀,从中随机抽取2张,恰好是字母相同的两张卡片的概率是  .
  • 6、如图,∠DAC是△ABC的外角,射线AE在∠DAC的内部,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AEBC .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 7、我们探究发现,关于x,y的方程x+2y=3的正整数解有1组,x+2y=5的正整数解有2组,x+2y=7的正整数解有3组,…,那么关于x,y,z的方程x+2y+2z=15的正整数解有(  )
    A、7组 B、21组 C、28组 D、42组
  • 8、如图,题目中的部分文字被墨水污染无法辨认,导致题目因缺少条件而无法解答.经查看答案解析发现,若设第一次购买了x个魔方,则可列方程1500x1000x10=5进行解答.则被墨水污染部分的文字为(  )

    A、这次商家每个魔方涨价5元,结果比上次多买了10个 B、这次商家每个魔方涨价5元,结果比上次少买了10个 C、这次商家每个魔方优惠5元,结果比上次多买了10个 D、这次商家每个魔方优惠5元,结果比上次少买了10个
  • 9、如图,从一张半圆形的铁片上剪下一个小的半圆形铁片,为了计算剩余部分的面积,在图中作出一条小圆的切线,并使它平行于大圆的直径.设这条切线交大圆于点AB , 量得AB的长是5cm , 则剩余部分的面积是(  )

    A、25πcm2 B、252πcm2 C、254πcm2 D、258πcm2
  • 10、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OAC的坐标分别是(0,0),(3,0),(0,2),▱OADE与矩形OABC周长相等,▱OADE的面积是矩形OABC面积的一半,则点D的坐标为(  )

    A、(3+3,1) B、(3+2,2) C、(5,1) D、(3+3,3)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1|x|的图象是(  )
    A、 B、 C、 D、
  • 12、如图,在△ABC中,ABAC . 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 , 与AC交于点D , 连接BD , 若∠A=42°,则∠CBD的度数为(  )

    A、21° B、27° C、30° D、34.5°
  • 13、已知m,n是正整数,且满足3m•3m•3m=3n , 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3m=n B、m3=n C、m+3=n D、m+1=n
  • 14、某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与它对应的物体是(  )

    A、 B、 C、 D、
  • 15、下列实数为无理数的是(  )
    A、﹣3 B、5 C、12 D、0.3·
  • 16、“九达天衢”写成篆体,四个篆体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17、【数材呈现】

    活动2用全等三角形研究:“筝形”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BC=DC . 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请你自己画一个筝形,用测量、折纸等方法猜想筝形的角、对角线有什么性质、然后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你的猜想.

    请结合教材内容,解决下面问题:

    (1)、【概念理解】

    如图1,在正方形网格中,点ABC是网格线交点,请在网格中画出筝形ABCD

    (2)、【性质探究】

    嘉嘉得到筝形角的性质是“筝形有一组对角相等”,请你帮他将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已知:如图2,在筝形ABCD中,AB=ADBC=DC

    求证:ABC=ADC

    证明:

    (3)、淇淇连接筝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 , 发现“筝形的一条对角线垂直平分另一条对角线”请你帮他补全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3,在筝形ABCD中,AB=ADBC=DC , 分别连接筝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

    求证:AC垂直平分BD

    证明:

    (4)、【拓展应用】

    如图4,在ΔABC中,A=80°B=40° , 点DE分别是边BCAB上的动点,当四边形AEDC为筝形时,请直接写出BDE的度数.

  • 18、如图,在ABC中,B=90°,AB=16,BC=12,AC=20,P,Q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Q从点B开始沿BCA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BP=;当点Q在边BC上运动时,BQ=;(用含t的式子表示)
    (2)、当点Q在边BC上运动时,某时刻PQB是等腰三角形,请计算运动时间t
    (3)、当点Q在边CA上运动时,出发秒后,BCQ是以BQ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 19、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AE=CD,BEAD相交于点于点PBQAD于点Q

    (1)、求证:AD=BE
    (2)、分别求出BPQPBQ的度数.
  • 20、如图,在ABC中,DEAC的垂直平分线,B=ADB

    (1)、求证:AB=CD
    (2)、若C=30°AB=6 , 求DE的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