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跨临界直冷制冰 B、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C、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D、《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 2、我国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北斗卫星使用的氮化铝芯片

    B.“中国天眼”使用的碳化硅

    C.卫星芯片使用的高纯硅

    D.高速列车外壳使用的硬铝

    A、A B、B C、C D、D
  • 3、完成下列问题。
    (1)、有下列四个反应:

    ①SO3+H2O=H2SO4     ②Cl2+H2O=HCl+HClO    ③2F2+2H2O=4HF+O2   ④SO2+2NaOH=Na2SO3+H2O

    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H2O只作还原剂的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其中的H2O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2)、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NO2 , 以前有许多起因误食NaNO2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NaNO2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而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这说明NaNO2具有性。下列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物质是 (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            b.FeCl3           c.O2                    d.浓硫酸

    (3)、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GQ+NaCl   ②Q+H2O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物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G、Y、Q、Z、X B、X、Z、Q、G、Y C、X、Z、Q、Y、G D、G、Q、Y、Z、X
    (4)、已知氧化性Fe3>Cu2>Fe2 , 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Cu2 , 则溶液中可能有Fe3 B、若铁粉无剩余,溶液中一定有Fe2 , 一定无Cu2 C、若铁粉有剩余,则不溶物一定有铜 D、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5)、我国古代炼丹术中用的铅丹与硝酸反应方程式是:X(铅丹)+4HNO3=PbO2+2Pb(NO3)2+2H2O,则铅丹的化学式为 , 其中+2价的Pb和+4价的Pb含量之比为:
    (6)、治理汽车尾气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CO和NO可以转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象。图是钠的价类二维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钠是一种活泼性很强的金属,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

    A.放在细沙中     B.放在水中       C.放在煤油中

    (2)、若把金属钠放到硫酸铜溶液中,看不到红色固体生成,能观察到有蓝色和黑色沉淀生成,请写出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3)、二维图中缺失① 中某种淡黄色固体能做供氧剂,该固体的化学式为其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4)、氢化钠(NaH)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NaH+H2O=NaOH+H2↑,现将12 g NaH放入158.5 g水中充分反应后,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镁溶液,至恰好不产生Mg(OH)2沉淀为止, 最终所得沉淀质量为g
  • 5、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重要认识视角,如图所示是某种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单质a是一种黄绿色气体,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a可以做氧化剂,但不能被氧化 B、d的浓溶液不能与c的固体反应生成a C、含有4mol d的浓溶液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可制得1mol a D、acedb均可一步转化
  • 6、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n的值是
    A、2 B、3 C、4 D、5
  • 7、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选项

    A

    B

    C

    D

    试剂a

    CuSO4

    NaHCO3

    H2SO4

    CH3COOH

    试剂b

    Ba(OH)2

    NaOH

    NaOH

    NH3·H2O

    A、A B、B C、C D、D
  •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用性学科。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用装置②验证氧化性:Cl2>Br2>I2 C、用装置③除去NaCl溶液中的泥沙 D、实验室用装置④制备Fe(OH)2并长时间观察到Fe(OH)2的颜色
  •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H++OH=H2O B、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l3++3HCO3=AlOH3+3CO2 C、向CaCl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CO2+H2O=CaCO3+2H+ D、向[Co(NH3)5Cl]Cl2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CoNH35Cl2++2Cl+3Ag+=CoNH353++3AgCl
  • 10、“类比”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类比”对物质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NaHSO4溶液显酸性,NaHCO3溶液也显酸性 B、CO2是酸性氧化物,SO2也是酸性氧化物 C、Na在空气中加热生成Na2O2 , Li在空气中加热也生成Li2O2 D、CaHCO32溶解度大于CaCO3NaHCO3的溶解度也大于Na2CO3
  • 11、为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质,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NaHCO3溶液

    产生气泡

    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OH溶液

    溶液变为无色

    由上述实验可得新制氯水的性质与对应实验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A、①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 HClO B、②发生的反应为:HCO3-+H+=H2O+CO2 C、③说明新制氯水中有Cl- , 发生的反应为:Cl-+Ag+=AgCl D、④说明氯气具有酸性,发生的反应为:H++OH-=H2O
  • 12、化学实验操作有严格的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剩余的钠块可以放回原瓶 B、进行焰色试验时如无铂丝和铁丝,可以用玻璃棒代替 C、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结晶使用的蒸发皿可以用明火直接加热 D、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实验时,不宜用玻璃棒搅拌,也不宜使液体沸腾时间过长
  • 13、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拉开帷幕,本次运动会坚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亚运会上有许多场景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亚运会使用废碳再生的甲醇作为主火炬的燃料实现循环内“零碳”排放,燃料燃烧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亚运会举重运动员抹在手上的防滑”镁粉”主要成分是MgCO3MgCO3是一种电解质 C、开幕式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以此传递绿色环保理念,实物烟花和一些金属的焰色有关 D、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使用漂白液对游泳池进行杀菌消毒,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Ca(ClO)2
  • 14、某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则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_(填字母)。
    A、饱和Na2SO3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浓溴水
    (3)、装置D中的现象;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浸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
    (4)、实验中,取一定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填字母)。

    a.BaCl2溶液             b.银粉             c.NaHCO3溶液

    ②某学生向烧瓶中加入适量NaNO3固体,观察到铜片继续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该小组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反应原理。

    设计实验,开展探究:在某温度下,利用等体积等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和品红乙醇溶液进行下表中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向品红乙醇溶液中通入干燥SO2

    通入30min溶液仍不褪色

    2

    向品红水溶液中通入SO2

    通入2min,溶液开始褪色,通入4min,溶液完全褪色

    依据实验1和2可得出结论

  • 15、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3O4、FeO、SiO2等)和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FeO等),制备高效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铝的流程如下:

       

    已知:SiO2既不溶于H2SO4溶液,也不和H2SO4溶液反应。

    (1)、“酸溶Ⅰ”得到的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有
    (2)、“氧化”时,若用氯水代替H2O2

    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与使用氯水相比,“氧化”时使用H2O2的优点是

    (3)、“碱溶”时,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是(填“滤渣Ⅰ”、“滤渣Ⅱ”或“滤渣Ⅰ和滤渣Ⅱ”)。
    (5)、向Fe3O4、FeO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再加入足量铜粉,充分搅拌反应,得到的溶液中离子浓度比为c(Cu2+):c(Fe2+)=2:7,则固体混合物中物质的量比n(Fe3O4):n(FeO)为
  • 16、氮循环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备NH3的原理:
    (2)、HN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利用NH3制备HNO3的流程如图所示:

       

    上述反应中,气体颜色发生变化的是 , 反应后分子数增加的是(均填序号)。

    (3)、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3molH2 , 在不同温度(T)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 测得NH3的浓度(c , 单位:mol/L)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T/

    t/min

    0

    10

    20

    30

    40

    50

    1

    400

    0

    0.20

    0.34

    0.43

    0.50

    0.50

    2

    500

    0

    0.25

    0.40

    0.48

    0.48

    0.48

    3

    600

    0

    0.28

      

    0.45

    0.45

    ①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υ N2 =2υNH3        b.断裂3molHH时断裂2molNH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400时,在020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150min时,N2的转化率为%(N2的转化率是指已被转化的N2的物质的量与其初始的物质的量之比)。

    ③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600时,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填“>”“<”或“=”)30min , 说明理由:

  • 17、锌—空气电池具有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常用作电动汽车的新型电源,该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工作原理为2Zn+O2+2H2O=2Zn(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空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外电路中电子流向:石墨电极导线Zn电极 D、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Zn2e+2OH=Zn(OH)2
  • 18、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吸收HCl并防倒吸 B、装置乙:实验室制取少量氨气 C、装置丙:检验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D、装置丁: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 19、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A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C、简单离子的半径:Z>W D、Y的简单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体
  • 20、工业上制备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合理的是
    A、HCl300SiHCl3H21100Si B、从海水中提取镁:MgOH2MgOMg C、由NaCl制漂白粉:Cl2NaOH D、由铝土矿冶炼铝:Al2O3HClAlCl3Al
上一页 198 199 200 201 2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