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赤泥是氧化铝生产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由赤泥(主要成分为Al2O3SiO2Fe2O3FeOCaONa2O等)制备一种高效净水剂聚合硫酸铝铁(PAFS)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室温时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②沉淀完全时离子浓度105mol/L

    沉淀物

    CuOH2

    AlOH3

    FeOH3

    FeOH2

    开始沉淀pH

    5.4

    4.0

    2.7

    5.8

    沉淀完全pH

    6.7

    5.2

    3.7

    8.8

    (1)、基态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SO42的空间构型是
    (2)、“焙烧”时,需将赤泥粉碎的目的是
    (3)、酸浸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室温下,向氧化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5时,溶液中的cFe3+=molL1
    (5)、为了测试所制得的聚合硫酸铝铁的性能,取某水样在不同pH条件下加入PAFSAlaFebOHmSO4n】并测定其去浊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去浊率越高,净水效果越好)由图可知在设定的偏酸性和偏碱性条件下,水样的去浊率均不高。试分析pH<7时,去浊率较低的可能原因为

    (6)、一种碳溶解在铁单质中形成合金的晶胞如下图所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若晶体密度为ρg/cm3 , 则晶胞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的距离为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写出计算式即可)。

  • 2、一定条件下,反应2NH3(g)N2(g) + 3H2(g) △H>0,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p1>p2 B、a点:2v(NH3)= 3v(H2) C、a点:NH3的转化率为13 D、b、c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c>Kb
  • 3、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明了合成甲醇的高选择性催化剂,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Z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VB族),晶胞参数为a pma pmc 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态Zr价电子排布式为4d25s2 B、Zr4+在晶胞中配位数为4 C、该催化剂的化学式为ZrO2 D、该晶胞密度为91×4+16×8a2c×NA×1030g/cm3
  • 4、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用于治疗疼痛与发热的药物,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疼痛,其结构如图所示。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乙酰氨基酚的分子式为C8H8NO2 B、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含有羟基、酰胺键两种官能团 D、可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 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不纯物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H4(C2H4)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B

    CH3CH2OH(乙酸)

    NaHCO3溶液

    分液

    C

    Cl2(HCl)

    饱和食盐水

    洗气

    D

    NH4Cl溶液(FeCl3)

    NaOH溶液

    过滤

    A、A B、B C、C D、D
  • 6、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氯气的共价键电子云轮廓图    B、基态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C、S2的结构示意图:    D、空间充填模型   可以表示CO2CS2
  • 7、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舟十七号”发动机的耐高温结构材料Si3N4属于分子晶体 B、“天问一号”火星车的热控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属于胶体 C、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的燃料为“零碳甲醇”,甲醇具有还原性 D、“玉兔号”月球车采用的太阳能刚性电池阵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8、

    丙烯制丙烯腈

    【原理一】由乙炔与HCN反应制得。

    CHCHg+HCNgCH2=CH-CNg

    某兴趣小组使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该原理合成丙烯腈。

    已知:①电石的主要成分是CaC2 , 还含有少量硫化钙;

    HCN易挥发,有毒,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1)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装置B的用途是________。

    (3)装置D中可盛放的溶液是______。

    A. 饱和食盐水B. 蒸馏水C. NaOH溶液D. KMnO4溶液

    【原理二】以丙烯、氨气和空气中O2(空气中O2体积分数约为20%)为原料,在催化剂条件下生产丙烯腈的过程中会同时生成副产物丙烯醛。

    主反应:CH2=CH-CH3g+NH3+32O2gCH2=CH-CNg+3H2Og

    副反应:CH2=CH-CH3g+O2gCH2=CH-CHOg+H2Og

    在恒压、460时,保持丙烯和氨气的总进料量和空气的进料量均不变,丙烯腈和丙烯醛的平衡产率随进料气中nn的值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4)相比原理1而言,原理2的优点是________。

    (5)丙烯腈的平衡产率是________。

    A.曲线a       B.曲线b

    (6)由图可知,原料氨气、丙烯和空气的理论最佳进料体积比为________。

  • 9、丙烷脱氢制丙烯

    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发生的主要反应及能量变化如图。

    (1)、如图所示,上述两个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A.低温       B.高温

    (2)、为提供反应所需热量,恒压时若向原料气中掺入高温水蒸气,则K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3)、升温时,丙烷的平衡转化率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4)、温度升高,副反应更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10、

    除草剂苯嘧磺草胺的中间体K合成路线如图。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加成反应D. 消去反应

    (2)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3)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a.均含有苯环和相同官能团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有1个不对称碳原子       d.核磁共振氢谱图证明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已知:

    (5)若G+HI+F , 推测H的结构简式________。

    (6)K的分子式为C13H7ClF4N2O4。除苯环外,K分子中还有个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环,在合成K的同时还生成产物甲醇和乙醇。由此可知,在生成K时,E分子和J分子断裂的化学键均为CO键和______。

    A. CNB. CCC. CHD. NH

    (7)推测K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8)乙酰乙酸乙酯(),简称三乙,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原料。结合提示信息,设计以乙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酰乙酸乙酯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合成路线的表示方式为:)

  • 11、

    废电池中含磷酸铁锂,提锂后的废渣主要含FePO4Fe3PO42和金属铝等,以废渣为原料制备电池级FePO4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ⅰ.FePO4Fe3PO42均难溶于水;

    ⅱ.将Fe3+转化为Fe2+有利于更彻底除去Al3+

    (1)酸浸前,将废渣粉碎的目的是

    (2)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加入硝酸溶解FePO4的原因:

    在酸浸液中加入进行电解,电解原理的如图2所示,电解过程中cFe2+:cFe3+不断增大。

    (3)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推测CH3OH在电解中的作用:

    “沉淀”过程获得纯净的FePO4。向“氧化”后的溶液中加入HCHO , 加热,产生NOCO2

    (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量:

    ______NO3+______HCHO+______=______NO+______CO2+______H2O

    当液面上方不再产生红棕色气体时,静置一段时间,产生FePO4沉淀。阐述此过程中HCHO的作用:

    (5)过滤得到电池级FePO4后,滤液中主要的金属正离子有

    A.Fe2+       B.Fe3+       C.Al3+

    回收得到的FePO4可以与Li2CO3和过量碳粉一起制备LiFePO4电池。LiFePO4电池中铁的含量可通过如下方法测定:称取1.600g试样用盐酸溶解,在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SnCl2溶液,再加入HgCl2饱和溶液,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0.0300molL1K2Cr2O7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紫色,消耗K2Cr2O750.00mL

    已知:2Fe3++Sn2++6Cl=SnCl62+2Fe2+

    4Cl+Sn2++2HgCl2=SnCl62+Hg2Cl2

    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6)实验中加入HgCl2饱和溶液的目的是

    (7)计算铁的百分含量Fe%。(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精确到0.1%)

  •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尝试探究CuNO32溶液与NaHSO3溶液的反应。向2mL1molL1NaHSO3溶液(pH=4)中逐滴加入1molL1CuNO32溶液,溶液变为绿色,静置24小时后,溶液变蓝,底部产生大量砖红色沉淀。

    (1)测得NaHSO3溶液pH=4 , 结合离子方程式分别从电离和水解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CuNO32溶液与NaHSO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检验反应体系中是否含有SO42即可证明,检验SO42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上述方法不能排除空气中O2的干扰,应该进一步分析沉淀的成分。对反应产物中的砖红色沉淀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砖红色沉淀为Cu2O

    假设2:砖红色沉淀为Cu

    假设3:________。

    查阅资料1:Cu+CuCl(白色难溶固体)

    (4)将砖红色沉淀过滤洗涤后,滴加1molL1盐酸,_______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假设1成立,同时溶液变为蓝绿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丙同学做对照实验时,向Cu2O中滴加1molL1盐酸至过量后,没有观察到溶液变蓝和生成气体的现象。因此,他认为砖红色沉淀中还可能含有其它成分,并设计实验验证。

    (5)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Cl2SO2 , 在试管口用蘸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检验,发现蓝色褪去,确定该气体为________。

    A.Cl2       B.SO2

    (6)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向红色沉淀中加入过量氨水,发现沉淀溶解立即变蓝。

    查阅资料2:

    (7)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上述资料中CuNH32+被空气氧化缓慢变蓝的原理________。

    (8)上述实验现象表明,砖红色沉淀中除了含有Cu+外,一定含有______。

    A. SO42B. SO32C. HSO3D. Cu2+
  • 13、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在对方离子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变形,原子轨道间产生重叠。离子的电子云变化程度与其本身半径大小密切相关。而离子的电子云变化越大,会使离子键逐渐向共价键过渡,使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根据AgFAgClAgBrAgI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从电子云变化的角度推测原因
  • 14、已知:KspAgI=8.5×10-17KspAgCl=1.8×10-10。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NaI的混合液中逐渐加入AgNO3粉末,当溶液中I-浓度下降到mol/L,AgCl开始沉淀?(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5、Na2SO3氧化变质为Na2SO4后,解释S原子不能做配位原子的理由
  • 16、AgSO323的稳定性受溶液pH影响。pH过高时,会产生Ag2O等难溶物;pH过低时,会产生(填写化学式)。
  • 17、AgSO323离子中的中心离子是 , 配体是
  • 18、SO32S原子的杂化形式是

    A.sp       B.sp2       C.sp3

  • 19、比较S原子和O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
  • 20、基态硫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可以是
    A、 B、 C、 D、
上一页 175 176 177 178 1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