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2)、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1 , 则16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
    (4)、已知N2g+2O2g=2NO2g   ΔH=+67.7kJmol1N2H4g+O2g=N2g+2H2Og   ΔH=534kJmol1 , 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5)、肼(N2H4)和NO2是一种双组分火箭推进剂。两种物质混合发生反应生成N2H2Og , 已知8g气体肼在上述反应中放出142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6)、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又知H2Ol=H2Og   ΔH=+44kJ/mol , 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2、20℃时向 20mL 0.1mol·L1 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mol·L1 NaOH 溶液,溶液 pH 变化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a 点:c(CH3COO)>c(Na)>c(H)>c(OH) B、b 点:c(Na)=c(CH3COO)>c(H)=c(OH) C、c 点:c(H)=c(CH3COO)+c(OH) D、d 点:c(Na)>c(CH3COO)>c(OH)>c(H)
  • 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V2O54502SO3(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剂效率比乙高 D、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 4、对于反应A2(g)+2B2 (g)2AB2(g) ΔH<0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变化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
    A、 B、 C、 D、
  •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与Al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中:NH4+、K、SO42、Mg2+ B、Na、K、OH-、NO3 C、Fe3+、Na、Cl-、I- D、Ca2+、HCO3、Cl-、Al3+
  • 6、向三份0.1mol/L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C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增大、减小 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增大
  • 7、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H>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c(H+)c(OH-)增大 C、在蒸馏水中加少量小苏打,Kw不变,溶液中c(H+)增大 D、向水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 8、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HA

    HB

    HC

    电离常数K

    9×10-7

    9×10-6

    1×10-2

    A、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关系:HA>HB>HC B、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NaA、NaB、NaC,NaC溶液的pH最大 C、反应HC+B-=HB+C-不能发生 D、当NaA、NaB、NaC三种溶液的pH相同时,Na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
  • 9、用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下列情况会使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
    A、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 B、碱式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记录消耗的碱液,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凹液面 D、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入未知浓度的盐酸
  • 10、对于反应A(g) +2B(g) 2C(g)   ΔH﹤0 ,下面各图能正确反映在这一反应中,反应时间t,温度T与平衡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关系的是
    A、 B、 C、 D、
  • 11、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的盐 B、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酸式盐由于可以电离出来H+ , 所以酸式盐溶液中H2O的电离一定被抑制 D、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 12、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molL1min1表示,则关系正确的是
    A、4vNH3=5vO2 B、3vNH3=2vH2O C、5vO2=6vH2O D、5vO2=4vNO
  • 13、将Mg条投入盛有稀HCl的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与下列因素:①盐酸浓度、②温度、③镁条的表面积、④溶液中cCl大小,有关系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 1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0.1molL1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   ΔH=+57.3kJmol1 B、101kPaH2g的燃烧热ΔH=285.8kJmol1 ,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8kJmol1 C、已知CH3OHl的燃烧热ΔH=726.8kJmol1 , 则有CH3OHl+32O2g=CO2g+2H2Og   ΔH=726.8kJmol1 D、已知9.6g硫粉与11.2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gFeS时放出19.12kJ热量,则Fes+Ss=FeSs   ΔH=95.6kJmol1
  • 15、为了配制NH4+浓度与Cl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①适量的HCl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       ④适量的NaOH

    A、 B、 C、 D、
  • 16、对于常温下pH=3的乙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HCl气体,乙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B、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pH变为4 C、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溶液pH减小 D、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 17、

    某小组同学探究盐对Fe3++3SCN-Fe(SCN)3 , 平衡体系的影响。

    实验I:探究KClFe3+SCN-平衡体系的影响

    将等体积、低浓度的0.005molL-1FeCl3溶液(己用稀盐酸酸化)和0.01molL-1KSCN溶液混合,静置至体系达平衡,得红色溶液a.各取3mL溶液a放入3只比色皿中,分别滴加0.1mL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

    已知:①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深,透光率低。

    FeCl3溶液中存在Fe3++4Cl-FeCl4-(黄色)。

    (1)稀盐酸酸化FeCl3溶液的目的是。采用浓度较低的FeCl3溶液制备Fe3+SCN-平衡体系,是为了避免(填离子符号)的颜色对实验干扰。

    (2)从实验结果来看,KCl溶液确实对Fe3+SCN-平衡体系有影响,且随着KCl浓度增大,Fe3++3SCN-Fe(SCN)3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实验Ⅱ:探究盐对Fe3+SCN-平衡体系产生影响的原因

    同学查阅相关资料,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原因1: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KCl溶液的加入使Fe3+SCN-平衡状态因盐效应而发生变化。

    原因2:溶液中存在副反应Fe3++4Cl-FeCl4- , 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导致Fe3+SCN-平衡状态发生变化。

    (3)基于以上分析,该组同学取等体积的溶液,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不同种类的盐晶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观察颜色变化,结果如表。

    序号

    加入少量盐溶液

    颜色

    1

    红色

    2

    KCl

    变浅

    3

    KNO3

    略变浅

    4

    NaCl

    变浅程度较大

    选择实验(填序号)可得出结论:K+的盐效应弱于Na+的盐效应。简述选择实验的理由及获得结论的依据:

    (4)取等体积的溶液a继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序号

    加入溶液

    溶液颜色

    5

    1mL浓盐酸

    变浅,溶液偏黄

    6

    1mL去离子水

    略变浅

    上述实验可证明副反应影响了Fe3+SCN-平衡体系,结合实验现象及化学用语分析副反应对Fe3+SCN-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

  • 18、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按如图所示流程由粗氧化铜样品(含少量氧化亚铁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取硫酸铜晶体。

    已知Fe3+ Cu2+ Fe2+三种离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Cu2+

    5.2

    6.4

    Fe2+

    7.6

    9.6

    Fe3+

    2.7

    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所含金属阳离子为
    (2)、物质X应选用(填序号)。

    A.氯水             B.双氧水               C.铁粉               D.高锰酸钾

    步骤②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3)、当某离子浓度等于10-5mol/L时,认为完全沉淀。结合表格中的数值,步骤③中,调节溶液pH到4.0时,溶液中cFe3+=mol/L
    (4)、步骤④的顺序为: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洗涤、自然干燥(填序号)。

    A.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     B.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晶膜       C.冷却至室温       D.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E.趁热过滤       F.过滤

  • 19、

    酸碱中和滴定和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I.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纯度。

    (1)称取4.1g烧碱样品。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2)取10.00mL待测液。用0.2010molL-1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 , 直到滴入最后半滴标准盐酸溶液,看到即可判断达到滴定终点。
    (3)根据下列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样品烧碱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假设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10.00

    0.50

    20.40

    第二次

    10.00

    4.00

    24.10

    第三次

    10.00

    2.50

    28.90

    Ⅱ盐类水解的应用。

    (4)常温时,AlCl3的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5)泡沫灭火器(所用物质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灭火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0、t℃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时Ksp(AgCl)=2×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Ag2CrO4的Ksp数量级是10-9 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固体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C、t℃时,用0.01 mol/L AgNO3液滴定20 mL 0.01 mol/L KCl0.01 molL-1K2CrO4的混合液,CrO42先沉淀 D、t℃时:Ag2CrO4(s)+2Cl(aq)2AgCl(s)+CrO42(aq)的平衡常数K=2.5×107
上一页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