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碳中和目标实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加氢合成甲醇以及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3H2(g)CH3OH(g)+H2O(g)ΔH=49.0kJmol1

    2CH3OH(g)CH3OCH3(g)+H2O(g)ΔH=23.5kJmol1

    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kJmol1。该反应(填“自发进行”或“非自发进行”或“高温自发”或“低温自发”)。

    (2)、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并命名的“Sabatier反应”实现了CO2甲烷化,在一定条件下,CH4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决定反应速率的是第步反应。

    (3)、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还可以利用Bosch反应:CO2(g)+2H2(g)C(s)+2H2O(g)代替Sabatier反应。在250时,向体积为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H21mol CO2发生Bosch反应,测得容器内气压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温度下Bosch反应的Kp=kPa-1(Kp为用气体的分压来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气体的体积分数×体系总压)。

    ②在上图基础上画出其他条件相同,向体系加入催化剂时其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2、

    I.完成下列问题

    (1)为探究不同催化剂对CO和H2生成CH3OH的选择性效果,某实验室控制CO和H2的初始投料比为1:3进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下表和下图:

    T/K

    时间/min

    催化剂种类

    甲醇的含量(%)

    450

    10

    CuO-ZnO

    78

    450

    10

    CuO-ZnO-ZrO2

    88

    450

    10

    ZnO-ZrO2

    46

    由上表可知,该反应的最佳催化剂为________;下图是CO的转化率α(CO)与温度的关系,且最高转化率对应温度为T1 , 则a、b、c、d四点对应α(CO)是该温度下的CO平衡转化率的有________。

    (2)已知1000 , 反应CO(g)+H2O(g)CO2(g)+H2(g)K4=1.0 , 该温度下,在某时刻体系中COH2OCO2H2的浓度分别为3molL11molL14molL12molL1 , 则此时上述反应的v(CO)________v(CO)(填“<”“=”或“>”)。

    II.工业生产中可以以CO2H2为原料制备清洁能源甲醇:CO2(g)+3H2(g)CH3OH(g)+H2O(l)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改变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 3vCH3OH=vH2D. CO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 3、乙二酸(H2C2O4 , 俗名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
    (1)、NaHC2O4(草酸氢钠)属于(填“强”或“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
    (2)、常温下,向20mL 0.1molL1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 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4 C2O4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如δH2C2O4=nH2C2O4nH2C2O4+nHC2O4+nC2O42]。

    当溶液中nC2O42nHC2O4=10时,溶液的pH为

    (3)、H2C2O4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生成+2价锰离子,医学上常用酸性KMnO4溶液和H2C2O4溶液反应来测定血液中钙的含量。测定方法:取2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H4)2C2O4溶液,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H2C2O4后,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

    ①滴定管盛装好KMnO4标准溶液后需排气泡,下列排气泡的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

    a.     b.       c.

    ②滴定终点的标志为

    ③下列操作中,使测定的血液中钙含量数值偏低的是(填字母)。

    a.滴定过程中振荡时有液滴溅出

    b.配制KMnO4标准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读数

    c.盛装KMnO4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水洗涤后未润洗就直接注入KMnO4标准溶液

    d.读取KMnO4标准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④若某次滴定前、滴定后酸性KMnO4标准溶液在滴定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4molL1 , 若按该滴定数据进行计算则该血液中含钙gL1

  • 4、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 , 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

    (2)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层间作用力为

  • 5、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担当。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CO2捕获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
    (1)、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用CO2H2反应制取甲酸。已知:

    共价键

    C=O

    CO

    HH

    HO

    CH

    键能/(kJmol1)

    799

    343

    436

    463

    413

    CO2(g)+H2(g)HCOOH(g) ΔH=kJmol1

    (2)、在刚性密闭容器中,HCOOH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n(H2)n(CO2)]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T1T2表示不同的反应温度。判断T1T2(填“>”“<”或“=”);

    ②图中a=

    ③A、B、C三点CO2(g)的平衡转化率αAαBαC , 由大到小的顾序为

    (3)、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写离子符号)。
  • 6、某温度下AgCl和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pX=-lgc(X),X可代表Ag+、Cl-、CrO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sp(Ag2CrO4)=10-11.4 B、区域II存在AgCl沉淀 C、反应Ag2CrO4(s)+2Cl-(aq)2AgCl(s)+CrO42(aq)的平衡常数K=108.2 D、向NaCl和Na2CrO4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产生AgCl沉淀
  • 7、在两个体积相等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均加入足量Cu0.2molNO2(g) , 分别在“恒温”和“绝热”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4Cu(s)4CuO(s)+N2(g)   ΔH , 测得两容器中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ΔH<0ΔS<0 B、乙容器的反应条件为恒容恒温 C、若两容器中CuO的质量均保持不变,则两容器中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 D、a点NO2转化率为80%
  • 8、铜板上铁铆钉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FeCu均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流从Fe流向Cu
  •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1L pH=10的浓氨水中OH的数目为104NA B、常温下,pH=7的醋酸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7NA C、100mL 1mol/L的醋酸铵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 D、向含1mol Cl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NH4+数目大于NA
  • 10、有下列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图中●和化学式中M分别代表阳离子,图中○和化学式中N分别代表阴离子,则化学式为MN2的晶体结构为
    A、 B、 C、 D、
  • 11、下列对分子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很稳定(1000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 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 C、过氧化氢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CH3COONa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Cl和Na2O2都既有配位键又有离子键 B、NCl3中N原子是sp3杂化,BCl3中B原子也是sp3杂化 C、[ Cu(H2O)4]2+离子中H提供孤电子对,Cu2+提供空轨道 D、1 mol NH4BF4中,含有2 mol配位键
  • 13、下列有关物质聚集状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态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B、晶胞是晶体结构的最小重复单元 C、晶体一定具有肉眼可见的规则外形 D、液晶态是介于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状态
  • 1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B、HCl的s-p σ键电子云图: C、H2O的VSEPR模型: D、磷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违背了洪特规则
  • 15、下列水溶液由于水解显酸性的是
    A、NaHCO3 B、NaHSO4 C、NH4NO3 D、CH3COOH
  • 16、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俗称“纳米铁”,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硝态氮。以铁屑(含少量Fe2O3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铁粉流程如下:

    (1)、写出“酸溶”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H+=Fe2++H2
    (2)、FeC2O4固体经灼烧后得到红棕色固体和COCO2混合气体,若nCO:nCO2=1:1 , 则“灼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还原”中使用的还原剂为H2 , 在“还原”前要对装置进行充分干燥处理,不得留有水,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纳米铁粉因其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吸附性、较强的还原性和反应活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的去除。催化剂协同纳米铁粉能将水体中的硝酸盐NO3转化为N2 , 其催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如图1所示。

    ①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硝酸盐(NO3-)转化为N2的过程可以描述为

    ②为有效降低水体中氮元素的含量,宜调整水体pH为4.2,当pH<4.2时,随pH减小,N2生成率逐渐降低,结合图1和图2分析原因:

  • 17、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工业制备ClO2的反应原理为:2NaClO3+4HCl=2NaCl+2ClO2+Cl2+2H2O , 该反应中每生成0.5molClO2转移电子为mol。

    ②现需要用36.5%浓盐酸配制反应所需的500mL2molL1稀盐酸,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

    (2)、将ClO2气体先用稳定剂吸收,加酸后释放出ClO2 , 可用于水果保鲜。稳定剂I和稳定剂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1所示。你认为哪种稳定剂效果更好并解释原因:

    (3)、用ClO2消毒自来水时,还可以将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难溶物除去,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测得不同pHMn2+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pH=8时水体中Mn2+转化为MnO2ClO2转化为ClO2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反应相同时间,水体中Mn2+去除率随pH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4)、国家规定,饮用水中ClO2的残留量不得高于0.8mgL1。某同学欲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测定ClO2消毒过的自来水中ClO2的残留量,进行如下实验:

    ⅰ.量取自来水样品200mL , 调节样品的pH2.0

    ⅱ.加入足量KI晶体,振荡后静置片刻;

    ⅲ.加入指示剂淀粉溶液,用10mL0.0010molL1Na2S2O3溶液恰好能将上述溶液中游离态的碘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已知:2ClO2+8H++10I=5I2+2Cl+4H2O2S2O32+I2=S4O62+2I , 则样品中ClO2的质量浓度为mgL1。(写出计算过程)

  • 18、五氧化二钒V2O5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具有强氧化性。一种以含钒废料(含V2O3MnOAl2O3)为原料制备V2O5的流程如下图:

    已知:V2O3MnO都难溶于水和碱,可溶于强酸。

    (1)、“碱浸”过程适当加热的目的是
    (2)、“滤液1”中通入过量的CO2会生成白色的沉淀(填化学式)。
    (3)、“烘干灼烧”的目的是
    (4)、“沉锰”时需将温度控制在70C左右,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为
    (5)、“煅烧”过程中有NH3生成,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方法为NH4VO3要在流动空气中煅烧的原因可能是
    (6)、已知:NH4HCO3溶液呈碱性,MnOH2开始沉淀的pH=7.8

    设计以MnSO4溶液、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MnCO3的实验方案:。(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BaCl2溶液、稀HCl、蒸馏水)

  • 19、二氧化硫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采用多种方法脱硫。
    (1)、石灰石脱硫。工业上燃煤时常在煤炭中在煤炭中加入一定量石灰石,于850C通入一定浓度的氧气,实现从源头上减少SO2的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碱性溶液脱硫。氨水、ZnO水悬浊液吸收烟气中SO2后经O2催化氧化,可得到硫酸盐。已知:室温下,ZnSO3微溶于水,ZnHSO32易溶于水;溶液中H2SO3HSO3SO3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1所示。

    ①氨水吸收SO2。向氨水中通入少量SO2 , 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通入SO2至溶液pH=5时,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阴离子是(填化学式)。

    ZnO水悬浊液吸收SO2。向ZnO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SO2 , 在开始吸收的阶段内,SO2吸收率、溶液pH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变化。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填化学式)。

    (3)、海水脱硫。海水中含有少量碳酸盐(CO32HCO3),呈微碱性8.0pH8.3。海水脱硫过程如图2所示:

    ①在SO2吸收塔中采用海水从塔顶喷洒,烟气从塔底鼓入,其目的是

    ②相比氨水脱硫,海水脱硫的优点是

  • 20、发蓝工艺是将钢铁浸入热的NaNO2碱性溶液中,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薄膜,其中铁经历了如下转化(假设NaNO2的还原产物均为NH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3Fe+NaNO2+5NaOH__3Na2FeO2+NH3+H2O B、当反应②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时,该反应需要消耗NaNO21mol C、反应③中Na2FeO2Na2Fe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上述工艺过程中,生成69.6g四氧化三铁薄膜的同时产生8.96LNH3(标准状况下)
上一页 152 153 154 155 1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