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硼单质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应用。(1)、硼与硅相似,也能与氢形成一类化合物——硼烷。常见的有乙硼烷、丁硼烷、己硼烷等。极易发生水解生成和 ,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乙硼烷生产中可用来与试剂X反应制备硼氢化钠 , 且符合原子经济性反应,试剂X的化学式为。同时硼氢化钠的另一种制备方法为与试剂X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氧化 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氨硼烷乙烷 C、是一种一元弱酸,可以与甲醇反应生成为无机酸酯 D、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氮化硼结构与石墨相似,熔点低(3)、氨硼烷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氨硼烷分子间存在“双氢键”使氨硼烷的熔点明显升高。“双氢键”能形成的原因是。(4)、在一定条件下氨硼烷和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其中溶液中的阴离子为。设计实验检验该反应后的溶液中阳离子。
-
2、铁、铜、锌是形成许多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的重要组成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铜在元素周期表区。(2)、铜和锌同周期且相邻,现有几种铜、锌元素的相应状态,①锌:、②锌:、③铜:、④铜: , 失去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由大到小排序是。(3)、向溶液中滴加氨水可以得到型离子化合物,其阳离子结构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极性共价键、配位键和氢键
B.溶液中的阴离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C.电负性大小:
D.往该溶液中继续加95%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析出深蓝色晶体
②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 , 原因是。
(4)、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①改性是一种优良的磁性材料,该晶胞的的结构如图所示,研究发现结构中的只可能出现在图中某一“▲”所示位置上,请确定所在晶胞的位置(填a或b或c)。
②普鲁士蓝晶体属立方晶系,晶胞棱长为。铁-氰骨架组成小立方体,Fe粒子在顶点,在棱上,两端均与Fe相连,立方体中心空隙可容纳 , 如图所示(在图中省略)。普鲁士蓝中与个数之比为;该晶胞的化学式为。
-
3、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离子,常使用处理以降低其毒性。已知:
现向的溶液中不断滴加入的溶液至溶液体积加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将的溶液改为的溶液则现象为生成沉淀并且沉淀不消失 C、该实验的现象为先生成沉淀,随后沉淀消失 D、随着不断加入溶液,溶液的不断升高 -
4、已知有以下有机反应(图1)与反应装置(图2):
其中A,B,C,D的百分含量随着X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A
40%
30%
10%
5%
4%
2%
0%
物质B
40%
30%
10%
5%
4%
2%
0%
物质C
15%
30%
65%
60%
40%
20%
1%
物质D
5%
10%
15%
30%
52%
76%
9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D相比于物质C在该反应中更稳定 B、反应1的活化能小于反应2的活化能 C、增大B气流的流速,处的比值不变 D、若需提高物质C的产率,可将管道的出口设计相对更远 -
5、电解法合成氨因其原料转化率大幅度提高,有望代替传统的工业合成氨工艺。利用工业废水发电进行氨的制备(纳米作催化剂)的原理如图所示,其中M、N、a、b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b极区发生的变化视为按两步进行,其中第二步为(未配平)。
A、M极是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B、在b极发生电极反应: C、理论上废水发电产生的与合成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上述废水发电在高温下进行优于在常温下进行 -
6、阿司匹林片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辅助成分是淀粉。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Ⅰ研碎的目的为了增大接触面积,加快乙酰水杨酸的溶解 B、操作Ⅱ可观察到溶液显红色,操作Ⅴ可观察到溶液显紫色 C、操作Ⅲ目的为了加快酯基的水解,可用足量溶液替代,仍可显色 D、操作Ⅳ为了中和过量硫酸,否则溶液酸性过强不易显色 -
7、已知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Z分别处于不同周期,W、X、Y、Z形成的化合物是核酸采样管中红色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B、W分别与X、Y、Z结合均可以形成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 C、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D、单质的氧化性:Y>X> W
-
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发现青蒿素分子中的某结构在提取过程中对热不稳定,青蒿素分子结构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水溶性好,且青蒿素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B、根据结构分析青蒿素能与碘化钠作用生成碘单质 C、可采用低温、乙醇冷浸等方法,萃取出青蒿素 D、青蒿素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A、检验溶液中的: B、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 C、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向苯酚浊液中加入少量溶液:
-
10、工业上常用碱性废液吸收 , 反应原理为 , 部分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1”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过程2”可表示为 D、吸收过程中存在反应:
-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理论上说,石墨合成金刚石需要高温高压条件,由此可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一个吸热、熵减的反应 B、已知: , 可以研究合适的催化剂有助于降低碳的排放 C、已知: , 说明该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的决定因素是熵增 D、已知: , 根据其自发条件可知
-
12、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及操作正确的是
A.制备
B.溶液加热
C.试剂存放
D.气体干燥
A、A B、B C、C D、D -
13、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以石英砂为原料制备高纯硅,还需要用到焦炭、氯化氢等原料 B、工业上合成氨用冷水将氨气吸收分离脱离反应体系 C、工业上生产玻璃和水泥时均使用石灰石作为原料 D、工业上制取钠单质普遍采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
14、实验得到的乙酸乙酯混合物中除去乙酸和乙醇,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
B、
C、
D、
-
15、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共价键电子云图:
B、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C、1,3-丁二烯的键线式:
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
16、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水溶液呈碱性的有机物是A、 B、 C、 D、
-
17、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技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为:3H2(g)+N2(g)2NH3(g) ΔH= -92.4 kJ/mol。(1)、判断该反应的自发性并说明理由。(2)、在一定温度下,NH3溶于水的过程及其平衡常数为:
NH3(g)NH3(aq) K1=
NH3(aq)+H2O(l)NH3·H2O(aq) K2
NH3·H2O (aq) (aq)+OH-(aq) K3
忽略H2O的电离,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以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为c,用平衡压强p和上述平衡常数表示,则c=。
(3)、工业合成氨流程示意图如图1:①工业上通常在400~500℃下进行合成氨反应,用碰撞理论解释为什么不在常温下进行反应。
②干燥净化的目的是 , 装置 A的作用为 , B处的物质主要是(写出物质并注明状态)。
③工业上N2和H2混合气反应后经过图1中的过程再及时补充N2和H2进入合成塔反应,以一定量的N2和H2为研究对象,计算转化率时不考虑新补充进入的N2和H2 , 循环过程中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图2所示进程中表示热交换过程的是。
A. a1→b1 B. b1→c1 C. c1→a2 D. a2→c1 E. c1→b2 F. b2→c2 G. c2→a3 H.a3→c2
(4)、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为Rlnk=-+C(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假设使用现有合成氨催化剂铁触媒时的图象如图所示,2016 年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合成氨条件降为350℃、1MPa,在图中画出在使用该高效催化剂下Rlnk与的关系图。 -
18、已知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A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元素基态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同;C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nsnnp2n; D元素基态原子中只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最外层只有一种自旋方向的电子;E与D的最高能层数相同,但其价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且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F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次外层的所有轨道的电子均成对。(1)、请用元素符号完成下列空白:
①A、B、C、D四种元素的电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D、E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元素的逐级电离能按照I1、I2、I3……的顺序,最先出现Ix>Ix-1时的x=。(3)、F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与 其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符号为 , 该元素价电子层轨道表示式为。(4)、C与F形成的某晶体晶胞如图所示,则该晶体化学式为。 -
19、国家标准规定,酿造的食醋中醋酸的含量不得低于3.5g/100 mL,即每100mL食醋中,折算成的醋酸含量不得低于3.5g。某实验小组拟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食用白醋的总酸含量(g/100mL),设计如下实验:
①用移液管(一种精确量取液体的仪器)量取25.00mL该白醋样品,置于250mL容量瓶中,配制得待测白醋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量取容量瓶中的20.00mL待测白醋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
③用碱式滴定管盛装0.1000 mol· L-1NaOH标准溶液,静置,读取数据,记录为NaOH标准溶液的初读数;
④滴定,并记录NaOH标准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几次,数据记录如下表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4
V(NaOH)/mL(初读数)
0.10
0.35
0.00
0.20
V(NaOH)/mL(终读数)
20.08
20.35
?
20.22
V(NaOH)/mL(消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选用的指示剂为。(2)、上述测定过程提及的下列仪器,在使用前不能润洗的是_______。A、容量瓶 B、锥形瓶 C、碱性滴定管 D、酸式滴定管(3)、表格中“?”处的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则该读数为mL,该白醋样品中总酸含量为g/100mL(保留一位小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填“是”或“否”)。(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溶液,开始时平视,后俯视读数,最终结果偏大
B.本实验终点的颜色变化情况是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流速,右手摇动锥形瓶
D.将碱式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快速放液以放出滴定管内部气泡
E.滴定开始阶段可以连续滴加,接近终点时,改为缓慢滴加一滴
-
20、常温下,常见的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酸
CH3COOH
HClO
NH3·H2O
H2SO3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1.75×10-5
4.0×10-8
1.8×10-5
Ka1=1.4×10-2
Ka2=6.0×10-8
Ka1=4.5×10-7
Ka2=4.7×10-11
(1)、将少量C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常温下,某氨水的浓度为2.0 mol·L-1①该溶液中的c(OH-)= 。
②把SO2通入氨水中,当溶液呈中性时,=。
(3)、已知常温下0.1 mol·L-1的CH3COONa和NaHCO3的pH分别为8.9和8.3,而水解常数Kh(CH3COO-)<Kh(),则NaHCO3溶液pH更小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