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成功发射了一枚搭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准确地落入了原定落点——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圆满完成预定任务。该洲际弹道导弹疑似为东风-31AG型导弹,采用的固体燃料为羟基聚丁二烯,燃料推进剂为高氯酸铵(我国早期的火箭燃料为液体燃料肼N2H4、偏二甲肼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导弹固体燃料燃烧时能量转化主要形式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 B、该导弹固体燃料羟基聚丁二烯属于有机高分子 C、表示肼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g ΔH=534kJ/mol D、该导弹发动机壳体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2、电影《焚城》的创作灵感来自2016年的一则新闻事件,结合1987年巴西戈亚尼亚的灾难事故,提醒公众“洋垃圾”带来的社会现实问题。影片中不法商人为谋取高额利润,将电子垃圾偷偷从国外转卖至香港,导致一个大型垃圾回收场的医疗废弃设备发生放射性物质铯-137的泄漏,引发城市危机。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进入高辐射区的人员必须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

    ②铯-137是质量数为137的一种铯的同位素原子

    ③铯与钠为同主族元素,预测Cs2CO3溶液遇酚酞变红

    ④可通过用水溶解铯-137消除辐射污染

    ⑤7.8g Na2O2完全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 3、人们在观察客观事物的运动时,必须掌握与运动速率相对应的时间分辨技术。化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A.H。Zewail)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采用了可以分辨分子、原子飞秒级变动图像的激光脉冲技术来测定ICN发生的光分解反应速率,跟踪反应过程,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激光脉冲技术能观察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激光脉冲技术能检测化学反应中寿命极短的中间体或过渡态 C、人们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制造出新物质、新元素 D、化学反应过程一定有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 4、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企业之一,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口罩的过程中涉及的下列过程,有一个过程与其他三个的本质不同的是

    A.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

    B.丙烯催化聚合得到聚丙烯

    C.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

    D.用环氧乙烷对熔喷布进行消毒杀菌

    A、A B、B C、C D、D
  • 5、某立方晶系的硫锰矿晶胞,沿c轴将原子投影到ab平面,投影图如下(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括号中c数据为原子在c轴方向的原子坐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态Mn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B、晶体中S的配位数是6 C、Mn位于晶胞的顶角和面心 D、若晶体密度为ρgcm3 , 则最近的两个硫原子之间的距离为2287×4NAρ3cm
  • 6、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l-、SO42 , 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HCO3 B、Ba2+ C、Ag+ D、Al3+
  • 7、6-硝基胡椒酸是合成心血管药物奥索利酸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中的某一步如下:

    下列有关X和Y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官能团的个数相等 B、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C、二者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 D、均能溶于碱性水溶液
  • 8、某新型钠离子二次电池(如图)用溶解了NaPF6的二甲氧基乙烷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嵌入PbSe中的Na变成Na+后脱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电路通过1mol电子时,理论上两电极质量变化的差值为23g B、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为:Na3V2PO43xe=Na3xV2PO43+xNa+ C、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的Na+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D、电解质溶液不能用NaPF6的水溶液替换
  • 9、用CO2制备C2H4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2CO2(g)+6H2(g)C2H4(g)+4H2O(g)   ΔH1

    Ⅱ.CO2(g)+H2(g)CO(g)+H2O(g)   ΔH2>0

    (1)、已知298K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所示(忽略ΔH随温度的变化):则ΔH1=kJmol1

    物质

    CO2g

    H2Ol

    H2Og

    COg

    H2g

    C2H4g

    相对能量(kJ/mol)

    -393

    -286

    -242

    -110

    0

    52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若要提高反应Ⅰ中CO2的平衡转化率并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增大压强 B、增大H2浓度 C、降低温度 D、液化分离出水蒸气
    (3)、向某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nCO2:nH2=1:3充入CO2H2 , 在不同催化剂(M、N)下发生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O2的转化率、C2H4的选择性(含碳生成物中C2H4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的催化效果好(填“M”或“N”)。

    ②500~800K之间,乙烯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5.0mol CO28.0mol H2 , 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 。测得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虚线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①由图分析,KxKy(填“>”“<”或“=”)。

    ②已知z点体系的压强为200kPa , 则T0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Θ=(保留2位小数,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的dD(g)+eE(g)gG(g)+ hH (g),KΘ=(pGpΘ)g(pHpΘ)(pDpΘ)(pEpΘ)e , 其中pΘ=100kPapGpHpDpE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5)、利用电解法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则电极a为电解池的极,a极反应式为

  • 10、一种由烃A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的有机物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C2H5-Br+NaOHΔCH2=CH2↑+H2O

    A的质谱图如图1所示。B是一种二溴代烃,B的HNMR如图2所示。C是一种二烯烃。

    (1)、A的分子式为; B的结构简式是;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2)、写出两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两个峰的炔烃的结构简式:
    (3)、根据系统命名法,写出A的命名:
  • 11、

    碘是生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海带、海藻等食物含碘量最为丰富。某小组通过实验提取并测定干海带中碘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Ⅰ.从海带中提取碘。该小组同学按如图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1)步骤i中需要用到含硅酸盐材质的仪器有(填仪器名称)。

    (2)步骤iii中双氧水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滴定法测海带中碘的含量。

    Na2S2O3滴定I2的水溶液,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原理为:2Na2S2O3+I2=2NaI+Na2S4O6

    (3)用滴定管(填入酸式或者碱式)量取I2的水溶液。
    (4)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定,在滴定终点附近,反复变回蓝色,一直测不到终点。

    ①提出猜想

    猜想1:碘离子被氧化;

    猜想2:碘离子被步骤iii中过量的H2O2氧化;

    ②验证猜想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原海带浸出液,加入硫酸酸化,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鼓入空气

    待测液始终保持无色

    猜想1不成立

    2

    将2mL0.1mol/L   KI溶液、2滴0.1mol/LH2SO4溶液、2滴淀粉溶液和1滴0.2mol/LH2O2溶液混合配制待测液,用Na2S2O3溶液滴定

    猜想2不成立

    ③查阅资料   小组同学认为可能是反应速率不同造成的,H2O2氧化I-速率(填“快于”或“慢于”)Na2S2O3还原I2的速率,导致待测液反复变为蓝色。

    ④优化设计  鉴于反应终点无法到达的问题,请提出合理的修正方案

    ⑤完成实验  小组同学修正方案后,取5.000 g干海带进行测定,消耗15.75 mL 0.1000molL1 Na2S2O3溶液,则干海带中碘的含量为mg/g(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2、表是25℃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式AgClAg2CrO4
    CH3COOHHClOH2CO3
    Ksp或KaKsp=1.8×10-10Ksp=9.0×10-12Ka=1.8×10-5Ka=3.0×10-18Ka1=4.1×10-7
    Ka2=5.6×10-11
    A、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CO32+2HClO C、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中至c(CH3COOH):c(CH3COO)=5:9,此时溶液的pH=5 D、向浓度均为1.0×103 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1.0×103mol•L1的AgNO3溶液,CrO42先形成沉淀
  • 1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丁烷互为同系物 B、   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5个 C、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烷烃则不能,说明苯环活化了甲基
  • 14、酞菁钴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催化剂等方面,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Co参与形成的均为单键,部分化学键未画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酞菁钴分子中C、N原子均存在孤电子对 B、酞菁钴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杂化 C、与Co(Ⅱ)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是2号和4号N原子 D、1号和3号N原子分别与周围3个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V形
  • 15、常见的铜的硫化物有CuSCu2S两种。已知:晶胞中S2的位置如图1所示,铜离子位于硫离子所构成的四面体中心,它们的晶胞具有相同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Cu2S的晶胞参数apm , 阿伏如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是体心立方最密堆积 B、Cu2S晶胞中,Cu+填充了晶胞中一半四面体空隙 C、CuS晶胞中,S2配位数为8 D、Cu2S晶胞的密度为640NAa310-30gcm-3
  • 16、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pOH [pOH=-lg 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和N点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B、Q点溶液中,c(H+)=c(OH),pH =7 C、M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Q点溶液的导电性 D、N点溶液加水稀释,c(NH4+)c(NH3·H2O)变小
  • 17、工业上通过在高温条件下用焦炭还原Ca3PO42来生产白磷。为优化生产条件,往往会向原料中添加石英砂。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2Ca3PO42s+10Cs6CaOs+P4g+10COg(Ⅰ)ΔH1>0

    CaOs+SiO2sCaSiO3s(Ⅱ)ΔH2<0

    (1)、2Ca3PO42s+10Cs+6SiO2s6CaSiO3s+P4g+10COg(Ⅲ)的反应热ΔH3=(用代数式表示)。
    (2)、在一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焦炭、Ca3PO42SiO2 , 控制反应温度为T1 , 发生以上三个反应。下列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填标号)。
    A、气体中P4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3)、CH4也可以作为制取白磷的还原剂,反应方程式为6Ca3PO42s+10CH4g+18SiO2s18CaSiO3s+3P4g+10COg+20H2Og (Ⅳ)ΔH4>0。在一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a3PO42SiO2并通入一定量的CH4 , 在不同的压强下,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测得CH4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上图中压强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判断依据是

    M点与N点以CO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MvN(填“>”、“=”或“<”)。

    ③温度为T0时,若p1=100kPa , 则CH4的平衡转化率为 , 反应Ⅳ的平衡常数Kp4=(列出算式即可)。

  • 18、有机化合物W是一种镇痛药物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RCNH2O,H+RCOOH(R为烃基或H,下同);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为。W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E的结构简式为。C→D的反应类型为
    (3)、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苯环,且仅有两个侧链;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③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4)、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结合上述信息,以为原料三步合成的路线为 , 其中“一定条件”为 , M的结构简式为
  • 19、氮化硅陶瓷是一种烧结时不收缩的无机材料陶瓷。以N2、H2、SiCl4气体(沸点57.6℃,极易水解,具有腐蚀性)为原料在高温下制备氮化硅的实验装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甲中少量CuSO4的作用为
    (2)、乙中为NH4Cl和NaNO2的浓溶液,85℃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加热方式为
    (3)、丁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戊装置的作用为
    (4)、实验结束时,停止加热丁装置,再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目的是
    (5)、实验结束后丁装置硬质玻璃管增重2.8g,己装置增重15.56g,该实验氮化硅的产率为(不考虑SiCl4在丙和戊中的损耗)。
  • 20、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2O4MgOSiO2Al2O3FeO)为原料制备Cr2O3和金属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焙烧”所得固体中含有Na2CrO4

    ②25℃时,KspAl(OH)3=1×1033KspFe(OH)3=4×1038KspFe(OH)2=8×1016KspMg(OH)2=2×1011

    ③溶液中离子浓度1×1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FeCr2O4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渣Ⅲ”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试剂X”为
    (3)、“煅烧”反应时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种单质,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25℃时,“调pH”的最小值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通入“过量CO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下列仪器中,“操作Y”需要用到的有(填标号)。

上一页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