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丁二烯是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的原料。请回答:
    (1)、在573K,可通过使丁烯脱氢制取1,3-丁二烯:

    反应I   C4H8(g)C4H6(g)+H2(g)   ΔH1= +115.73 kJ∙mol−1

    已知:该条件下,1mol H2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242kJ。

    ①写出丁烯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有利于提高C4H8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高温高压

    ③工业生产中,丁烯催化脱氢反应通常加入水蒸气反应,其理由是

    (2)、丁烯的氧化反应过程会有多个副反应同时发生,如下所示。各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ΔG=ΔH-TΔS)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主反应I       1-C4H8 +12O21,3-C4H6 + H2O

    副反应I       1-C4H8iC4H8

    副反应Ⅱ       1-C4H8c-2-C4H8

    副反应Ⅲ       1-C4H8t-2-C4H8

    副反应Ⅳ       1-C4H8+4O24CO+4H2O

    副反应V       1-C4H8 + 6O24CO2 + 4H2O

    副反应Ⅵ     1-C4H8 + 4O24CO2 + 4H2

    各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吉布斯自由能ΔG

    结合表格数据:

    ①在1000K下可能会非自发的反应是 , 判断依据是

    ②分析上图中当温度超过600K时1,3-丁二烯产率几乎为零的原因

    (3)、某一温度下,丁烯催化脱氢制取丁二烯在20 L刚性容器内,冲入1mol反应气体,达到平衡后容器的压强从1000 Pa增大到1500 Pa,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
    (4)、一种微生物-光电化学弱酸性复合系统可高效实现固定CO2并转化为CH4 , 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2、固态化合物Y的组成为Cu2S·GeFeS2 , 以Y为原料实现如下转化。

    已知:Ge与Si同族,固体D为氧化物。

    请回答:

    (1)、固体D的化学式为;用电子式表示液体E中主要成分;步骤Ⅲ中,液体E以物质的量之比1:1与CH3MgCl反应,该反应为构建Ge-C键,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气体B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B、固体C中可能含有Mg(NO2)2 C、浓盐酸与浓硝酸按体积比1:3混合得到王水 D、强度:Mg-C键> Ge-C键
    (3)、写出溶液G中所有的阴离子;设计实验验证Y中含有Cu元素
  • 3、非金属氮化物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基态N原子的电子云有个伸展方向;NH3的沸点比PH3 (填“高”或“低”),原因是;写出Ca3SiO5与足量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Cr2具有体心四方结构,如图所示。设Cr和Al原子半径分别为rCr和rAl , 则金属原子空间占有率为(列出计算表达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第三电离能大小:F>O>N>C

    B.SO2F2的结构类似H2SO4 , SO2F2中的键角∠OSO<∠FSF

    C.熔点大小:AlF3>AlBr3>AlCl3 , 推测AlF3为离子化合物

    D.能量最低的F+的2p轨道存在一个单电子

    E.得到一个电子释放的能量:Cl(g)>Br(g)

    (4)、工业上,邻硝基苯酚()常用于染料的中间体,生产硫化染料。相关的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物质

    邻硝基苯酚

    对硝基苯酚

    苯酚

    pKa

    7.22

    7.15

    10.0

    常温下,邻羟基苯酚的pKa比对硝基苯酚更小,请结合氢键的相关知识解释原因(可画图并配上文字解释说明)。

  • 4、为探究物质的理化性质,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一块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再用干冰盖上

    观察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金属镁可以跟二氧化碳反应,而且也说明了干冰易升华

    B

    灼烧铜丝至其表面变黑、灼热,伸入盛有待测溶液的试管中

    铜丝恢复亮红色

    醇可与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

    C

    将一块未打磨的Al片剪成相同的两小片,相同温度下分别投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SO4溶液和CuCl2溶液中

    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

    象;CuCl2溶液中Al片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

    Cl-能加速破坏Al片表面的氧化膜

    D

    向硫酸四氨合铜(II)溶液中加入8mL95%乙醇溶液,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

    出现蓝色晶体

    增大溶剂极性可以改变溶质溶解度

    A、A B、B C、C D、D
  • 5、在pH=7含AgCl(s)的溶液中,一定c(Cl-)范围内存在平衡关系:

    Ag++Cl-AgCl     K1

    AgCl+Cl-AgCl2     K2

    AgCl2+Cl-AgCl32     K3

    AgCl32+Cl-AgCl43     K4

    已知lgc(Ag+)、lgc(AgCl2)、lgc(AgCl32)和lgc(AgCl43)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③表示lgc(AgCl32)随lgc(Cl-)变化情况 B、随c(Cl-)增大,c(AgCl43)c(Ag+)c4(Cl)保持不变 C、P点的横坐标为2c-a D、M点存在c(Ag+)+c(H+) = c(Cl-)+c(OH-)+c(AgCl2)+5c(AgCl32)
  • 6、为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某研究小组试图利用电解法根据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来测验,其实验方案的要点为:

    ①用直流电电解氯化铜溶液,所用仪器如下图所示。

    ②在电流强度为IA,通电时间为t秒钟后,精准测得某电极上析出的铜的质量为m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B反应方程式:2Cl-_2e-=Cl2 B、电流方向:F→B→A→C→D→E C、为精确测定质量,应在高温下烘干电极再测量,从而减少O2的溶解 D、结合测得的析出物质的质量,算出1mol金属所含的原子:It×64Δm×2×1.60×1019[已知单个电子的电荷量为q=1.6×10-19C,Q为流经电路的电荷总量,Q(C)=I(A)×t(s)]
  • 7、已知Cl2溶于水存在以下平衡:

    I   Cl2+H2OHCl+HClO     K1 = 4.0×10-4

    II   Cl-+Cl2Cl3     K2 = 0.20

    298K时,测得Cl2在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中的溶解度(见表)和盐酸浓度与溶解Cl2及含氯微粒变化关系(见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盐酸浓度(molL1)

    0.200

    0.500

    1.000

    2.000

    3.000

    4.000

    Cl2溶解度(molL1)

    0.0620

    0.0630

    0.0665

    0.740

    0.0830

    0.0910

    A、盐酸浓度越大,Cl2溶解度越大 B、当c(HCl) =1.000 mol·L-1时,溶液中c(Cl2)=0.0530 mol·L-1 , 此时c(Cl3) < c(HClO) C、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时,为降低Cl2的溶解应使用浓NaCl溶液效果更佳 D、曲线b代表盐酸浓度与HClO浓度变化关系
  • 8、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与Z位于同一周期,且X、Y基态原子核外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W原子位于周期表的第13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电离能:Y > Z > X B、热稳定性:XH4>HZ C、氧化性强弱:YZ2+ > HYZ3 D、失电子能力:WH4 > BH4
  • 9、某种医用胶经元素分析仪测得存在碳、氢、氧、氮4种元素,由质谱分析法测定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3.0,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下列有关医用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该医用胶的成分具有单组分、无溶剂、黏结时无须特殊处理,聚合速度较快。

    A、氰基具有较强的极性,对碳碳双键基团有活化作用,故此常温、常压下即可发生加聚反应 B、氰基体积小且可形成氢键,增大了聚合物分子与蛋白质分子间作用力,从而表现出强黏合性 C、该化合物中存在具有极性的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有利于医用胶使用后的降解 D、对分子进行结构修饰,增加多个碳碳双键,从而形成可反复加热熔融加工的体型共聚物
  • 10、下列化学反应与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A、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 Fe2O33CO2Fe3CO2 B、R3N(R代表烃基)在水中可能存在平衡:R3NH2OR3NH+OH C、HSO3X(X代表卤素)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SO3X3OH=SO42X2H2O D、蓝铜矿[主要成分为2CuCO3·Cu(OH)2]与焦炭反应: 2CuCO3CuOH23CΔ__6Cu7CO22H2O
  • 11、化学方法呈现科学研究、化学学习等过程中常用的一般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科学研究

    化学方法

    A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

    理论模型

    B

    金刚砂具有类似金刚石结构的结构,可用作砂纸的磨料

    预测与类比

    C

    探究“Fe3+催化H2O2的分解”需要控制温度、浓度等因素相同

    变量控制

    D

    进行“探究乙酸性质”实验的同时,需要实验者做好实验规划

    化学实验设计

    A、A B、B C、C D、D
  • 12、用Cu2S、FeS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r2O72 ,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Cu2S+Cr2O72+H+=Cu2+SO42-+Cr3++H2O(未配平)

    反应②: FeS+Cr2O72+H+=Fe3+SO42-+Cr3++H2O(未配平)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处理等物质的量的Cr2O72时,反应①和②中消耗H+的物质的量相等 B、用相同物质的量的Cu2S和FeS处理Cr2O72时,Cu2S消耗更多Cr2O72 C、反应①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D、用FeS处理废水不仅可以除去Cr2O72 , 还可吸附悬浮杂质
  • 13、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从动物皮、骨中提取的明胶可用作食品增稠剂 B、向蛋白质溶液加入浓硝酸立刻有黄色沉淀生成,该反应常用于蛋白质的分析检测 C、表面活性剂烷基磺酸根离子可将油渍等污垢包裹在胶束内腔,起到去污作用 D、甜味剂三氯蔗糖的甜度是蔗糖的600倍,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可用于探究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B、图②操作可排出盛有[Ag(NH3)2]OH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C、图③装置可验证无外力下气体可通过分子的扩散自发地混合均匀 D、图④装置可用于精密测量雨水的酸度
  •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羰基硫(COS)的电子式: B、白磷的结构式: C、乙炔分子中π键示意图: D、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
  •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欲除去废水中的Cu2+、Hg2+离子,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可用Na2S作沉淀剂 B、非遗文化“打铁花”,铁水被击打化作无数火树银花点亮夜空照,此过程涉及到焰色试验 C、波尔多液(胆矾与石灰乳混合制得)作为一种常见的农药,防治虫害时涉及到蛋白质的变性 D、纤维素硝酸酯(又称硝酸纤维),极易燃烧,可用于生产火药、塑料和涂料等
  • 17、下列物质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A、3-甲基戊烷:CH3CH2CH(CH3)CH2CH3                          B、铜蓝:CuS C、石炭酸:C6H5COOH D、加热到150℃的石膏:2CaSO4·H2O
  • 18、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药物中间体对乙酰氨基沙洛尔。

    已知:① HClFe

    ROHH+CH3IROCH3

    ③酚羟基易被氧化。

    请回答:

    (1)、化合物C的官能团名称是
    (2)、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A→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化合物E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C、试剂a可以是CH3COCl D、对乙酰氨基沙洛尔的分子式是C15H15NO4
    (4)、写出B→C的反应方程式
    (5)、设计以A为原料合成E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6)、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只含一个环,且含苯环;

    1HNMR谱I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OH基团。

  • 19、磷酸二氢锂作为锂电池正极新型材料磷酸铁锂的原料,还能用于有机反应的催化剂。某研究小组制备LiH2PO4 , 设计如下流程:

       

    已知:LiH2PO4在20℃时溶解度为126g,且随温度变化不大,难溶于醇。H2CO3Ka1=5.5×107Ka2=4.7×1011H3PO4Ka1=6.9×103Ka2=6.2×108Ka2=4.8×1013

    请回答:

    (1)、第②步中H3PO4反应完全的现象是
    (2)、第③步中煮沸的目的是
    (3)、第④步调pH适合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4)、请给出方法l的操作顺序(从下列选项选择合适操作并按序排列):

    活性炭脱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

    a.趁热过滤                    b.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             c.冷却                    d.减压过滤

    e.蒸发至溶液中出现大量晶体,停止加热                                 f.乙醇洗涤             g.冷水洗涤

    (5)、方法2包括醇盐析、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根据以下图表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由图1可知,丙三醇的加入会使磷酸二氢锂的产率下降,加入量越多,产率越低,原因是丙三醇粘度很大,严重影响产物的过滤 B、由图2至图4可知,最佳控制条件是乙醇与磷酸质量比为2∶3,结晶温度0℃,结晶时间120min C、图5可知,方法1(a曲线)蒸发浓缩结晶时易得到大颗粒晶体,原因是水溶液中LiH2PO4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形成的晶核较少,晶体长大过程缓慢 D、图5可知,方法2(b曲线)乙醇盐析方法得到的晶体可用滤纸过滤
    (6)、若按nH3PO4:nLi2CO3=205:1的比例,将98.0%的高纯碳酸锂50.0g加入到磷酸溶液中,应用方法2得到104.0g LiH2PO4 , 则LiH2PO4的产率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20、以煤为原料,经由甲醇可制取甲醚,也可以制取烯烃并可以此取代传统的以石油为原料制取烯烃的路线。
    (1)、已知:在25℃和101kPa条件下,甲醇的燃烧热为-726.5kJmol1 , 乙烯的燃烧热为-1411kJmol1Rlnk=EaT+C(Ea为活化能,R、C为常数,k为平衡常数)。则:

    CH3OHl脱水生成C2H4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填“较低”、“较高”或“任意”)温度。

    ②甲醇脱水生成乙烯的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实验数据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kJmol1

       

    (2)、以煤为原料气化产生的原料气可以用来合成CH3OHCH3OCH3 , 合成气平衡转化率随氢碳比 (nH2nCO)的变化如图2所示:甲醇制取烃的过程中,会发生多种反应,可以生成CH4C2H4C4H8等,一定条件下,测得各烃的质量分数、CH3OH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成CH3OCH3的最佳氢碳比为1.0

    B.甲醇制取烃的过程中,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H4的生成

    C.甲醇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一般控制在350℃~400℃比较合适

    D.甲醇制取烃的过程中,CH3OH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

    ②原料气合成CH3OHCH3OCH3过程有如下反应发生:

    反应Ⅰ   2H2g+COgCH3OHg   ΔH=91kJmol1

    反应Ⅱ   COg+H2OgCO2g+H2g   ΔH=41kJmol1

    反应Ⅲ   2CH3OHgCHOCH3g+H2Og   ΔH=24kJmol1

    图2中原料气合成CH3OCH3的转化率高于CH3OH的原因

    ③在350℃,1MPa下,甲醇制取乙烯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t1为该条件下的平衡时刻)。画出在相同条件下,向容器中添加氮气作稀释剂时甲醇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