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四校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 江苏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迎考化学试题
-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卷
- 广东省广州奥林匹克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 广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 八月阶段训练化学试题
-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化学试题
- 浙江省嘉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基础测试化学试题
-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
1、可充电电池的产物为碳酸锂和单质碳。碳酸锂导电性较差,向电解液中添加KI,I-吸附在石墨正极,可明显改善电极堵塞,降低充电电压。充电时阳极区可能的反应为:;(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可以使用水系电解液 B、KI的作用是作催化剂降低反应△H C、步骤(Ⅱ)反应: D、放电时,每消耗 , 理论上同时消耗14gLi -
2、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足量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42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6NA C、标准状况下,22.4 LSO3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20 g重水(D2O)含的有中子数为NA
-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2-甲基-1-丁烯的键线式:
B、的晶胞结构:
C、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D、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物主要成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越王勾践青铜剑
B.元青花瓷瓶
C.睡虎地竹简
D.石家河玉人像
A、A B、B C、C D、D -
5、二氧化碳的排放日益受到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关注,其综合利用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Ⅰ:
反应Ⅱ:
则反应 , 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
(2)、①向体积均为V 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3 mol , 分别在0.1MPa和1MPa下发生上述反应Ⅰ和反应Ⅱ,分析温度对平衡体系中、CO、的影响,设这三种含碳气体物质的量分数之和为1,其中CO和在这三种含碳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能判断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的是(填标号)。
A.的消耗速率和的消耗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图中表示1MPa时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填字母),理由是;550℃、0.1MPa条件下,t min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L,反应Ⅱ的。(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一种从高炉气回收制储氢物质HCOOH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如图所示:
某温度下,当吸收池中溶液的pH=8时,此时该溶液中[已知:该温度下 , ]。
-
6、已知在25 ℃和T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则该温度T(填“>”“<”或“=”)25 ℃。(2)、图中四点间的大小关系:(用A、B、C、D表示)。(3)、在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固体,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4)、T ℃时,将的溶液与的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则溶液与溶液的体积比为。(5)、25℃时, , 溶液的约等于(已知)。将浓度相等的HF与NaF溶液等体积混合,判断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7、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A、Na2O与水反应 B、铝和氧化铁反应 C、CaCO3受热分解 D、锌与盐酸反应(2)、还原法可将还原为脱除,已知:4NH3(g) + 6NO(g) = 5N2(g) + 6H2O(g)。若有15g NO被还原,则该反应释放的能量为。(3)、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是一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寿命可达740年之久。已知:键能是指断开(或生成)1mol化学键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能量,部分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
a
b
c
则3F2(g) + N2(g) = 2NF3(g) 。
(4)、卤化镁高温分解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温度下MgF2(s)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比较热稳定性:MgBr2(填“>”或“<”)MgCl2。
③反应MgI2(s)+Br2(g)=MgBr2(s)+I2(g) △H=kJ·mol-1。
-
8、已知在25℃时,醋酸、次氯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醋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1)、写出亚硫酸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2)、相同条件下,CH3COOH、、、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3)、在相同条件下,、、和结合的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4)、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下列量会变小的是A. B. C.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少量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
B.少量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
C.过量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
9、已知:
;
;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代表的燃烧热 -
10、下列实验事实与相关的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解释或结论
A
进行铝热反应实验时,需要加入氯酸钾,插上镁条,并点燃镁条
铝热反应是吸热反应
B
用硫酸和氢氧化钡稀溶液可以准确测定中和热
硫酸和氢氧化钡分别是强酸和强碱
C
锌与稀硫酸反应实验,产生氢气的速率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随着反应进行,c(H+)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D
向Fe(NO3)2溶液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Fe(NO3)2已变质
A、A B、B C、C D、D -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50℃时,的纯碱溶液中, B、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的盐酸与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将水加热到100℃,测得其 , 则液体呈酸性 D、常温时,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
1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常温下,测得醋酸溶液的 B、常温下,将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测得 C、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与同样颗粒大小的锌反应时,产生的起始速率相等 D、在相同条件下,0.1 mol/L的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0.1 mol/L的盐酸的导电性弱
-
13、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 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X的平衡转化率 -
14、一定量铁粉和水蒸气在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操作是A、增加铁粉质量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 , 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 , 使容器体积增大
-
15、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10mL2%H2O2溶液
无。
②
无
③
10mL4%H2O2溶液
MnO2粉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和②对比研究的是H2O2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②和③对比研究的是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5mL 2%H2O2溶液 D、实验③的反应速率应比实验①的快 -
16、工业上由CO2和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0。下列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
17、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NaHCO3 B、葡萄糖 C、氨水 D、H2S
-
18、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
反应
大气固氮
工业固氮
温度/℃
27
2000
25
400
450
平衡常数K
0.1
0.507
0.152
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分析数据可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的原因:。
③下图是工业固氮反应达到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L(、)、X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其中X代表的是(填“温度”或“压强”);(填“>”“<”或“=”)原因是。
(2)、实验室模拟工业固氮,在压强为PMPa的恒压容器中充入和 , 反应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Ⅱ是经过一定时间反应后的曲线,I是平衡时的曲线。
①图中b点N2的转化率为;(“>”“=”或“<”)。
②475℃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的代数式Kp=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平衡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列式无需化简)
-
19、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和)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1)、工业上采用高温热分解的方法制取 , 在膜反应器中分离 , 发生的反应为 , 已知:① ;
② , 则(用含、的式子表示)。
(2)、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的经两步反应氧化成 ,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则 。全部被氧化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将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①该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是 , 图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已知上述总反应生成时放出热量,则该总反应中转移个电子时,放出热量。(用含a的式子表示)
-
20、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其反应原理为 。若使HCl的平衡转化率和化学反应速率正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移走 B、增大压强 C、加入HCl D、使用高效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