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常温时,Ka1(H2C2O4)=10−1.2 , Ka2(H2C2O4)=10−3.8 , Ksp(BaC2O4)=10−7.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 H2C2O4溶液,有c(H+)=c(HC2O4)+2c(C2O42) B、向H2C2O4溶液中加KOH溶液至中性时:c(C2O42)>c(HC2O4)>c(H2C2O4) C、向0.1 mol·L−1 KHC2O4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浅红色 D、向0.2 mol·L−1 H2C2O4溶液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 2、在金属硫化物负载的Rh−Fe催化剂作用下,CH4可在室温下高效转化为CH3COOH,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从原子利用率角度分析,不符合绿色化学 B、若以CD4为原料发生上述转化,产物溶于H2O可得到CD3COOD和CD3COOH C、反应过程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D、每消耗1 mol O2 , 可生成1 mol CH3COOH
  • 3、金属钼(Mo)形成的某种硫化物可用作固态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A、B两层不断重复),图2为单层俯视图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晶体属于混合型晶体 B、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oS2 C、该物质也可用作润滑剂 D、S原子的配位数为6
  • 4、某电化学制冷装置如图所示。[Fe(H2O)6]2+和[Fe(H2O)6]3+在电极上发生相互转化,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经由泵推动电解质溶液的循环流动实现制冷。装置只通过热交换区域Ⅰ和Ⅱ与环境进行传热,其他区域绝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是阴极,电极反应为[Fe(H2O)6]2+-e=[Fe(H2O)6]3+ B、已知②处的电解液温度比①处的低,则电极b处发生放热反应 C、多孔隔板只起到阻止两电极区阳离子移动的作用 D、电流方向:电源正极→电极a→电解质溶液→电极b→电源负极
  • 5、一定温度下,将体积比为2∶1的C2H4、H2按一定流速进入装有催化剂的恒容容器(入口压强为100 kPa)发生反应:

    ⅰ.2C2H4(g)C4H8(g)   ΔH1=−104.7 kJ·mol−1

    ⅱ.2C2H4(g)+H2(g)C4H10(g)   ΔH2=−230.7 kJ·mol−1

    反应的进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图示,反应*C2H5+*C2H4→*C4H9是生成C4H10的决速步骤 B、生成C4H8(g)的活化能大,是C4H8(g)选择性低的主要原因 C、反应ⅱ在高温条件下自发 D、若减小入口压强,则反应速率减慢,C2H4转化率降低
  • 6、为探究铁元素的性质,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垫陶土网用酒精灯加热,且应先于装置②开始加热 B、装置②中的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__Fe3O4+4H2 C、检验生成气体的还原性:虚线框内选择装置乙,将灼烧后的铜丝趁热伸入试管中 D、反应结束后,取装置②中固体,加稀硫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未变红色,说明固体中无+3价铁生成
  • 7、腺嘌呤核苷酸是重要的遗传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 B、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 C、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D、完全水解生成的碱基分子式为C5H7N5
  • 8、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Ca(OH)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2OH+SO2=SO32+H2O B、K2CrO4溶液中加H2SO4后变色:2CrO42(黄色)+2H+Cr2O72(橙红色)+H2O C、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HCHO+2[Ag(NH3)2]OH2Ag↓+HCOONH4+3NH3+H2O D、SiCl4水解:SiCl4+2H2O=SiO2↓+4HCl
  •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植物油在空气中放置主要因水解而变质 B、浓硝酸可与金属反应,不能用金属容器存放浓硝酸 C、在豆浆中加入MgCl2溶液可制豆腐,是因为MgCl2溶液使蛋白质变性析出 D、肥皂可洗去油污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憎水基
  • 10、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aClNaO2Na2O2H2ONaOHCl2NaClO

    A、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Na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 B、反应②的条件是加热或点燃 C、反应③中每消耗0.1 mol Na2O2 , 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D、反应④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O>N>C B、第三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Cl C、酸性:HNO3<H3PO4 D、离子键的百分数:Na2O<MgO
  • 1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上沾了少量苯酚,先用稀NaOH溶液冲洗,再用水清洗 B、金属Mg燃烧,用灭火毯(主要成分为石棉布)灭火 C、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注意防护和通风 D、废液中的Pb2+应先转化为沉淀,再将沉淀物集中送至环保单位处理
  • 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纯铝中加入合金元素可制得硬铝,用于航空航天材料 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作为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C、石油工业中的分馏、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D、氯乙烷汽化时大量吸热,具有冷冻麻醉的作用,可用于肌肉拉伤等的镇痛
  • 1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的系统命名为:3,5−二甲基己烷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810 C、用电子式表示Na2O的形成过程: D、HCl分子中σ键的电子云轮廓图:
  • 15、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是
    A、CH4 B、H2O2 C、C2H2 D、NH3
  • 16、电解熔融Al2O3Al时常添加少量CaF2MgF2以提高导电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大小:γAl3+>γO2 B、电负性大小:χO>χF C、电离能大小:I1Al>I1Mg D、碱性强弱:CaOH2>MgOH2
  • 17、钴(Co)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与Fe处于同族,钴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利用过硫酸钠(Na2S2O8)氧化法从钴渣中回收钴。在加热条件下控制pH为4.0-4.5,可将净化液中Co2+氧化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钴净化液中的Co2+也可经草酸沉淀为CoC2O42H2O而分离,草酸钴晶体热解可制得钴的氧化物。

    ①以不同浓度的草酸为沉淀剂,Co沉淀率随pH变化如图-1所示。Co沉淀率随pH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

    ②若使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Co沉淀率随pH变化如图-2所示。pH>4.0时,Co沉淀率随pH增大而略有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3)、Co3O4是光热催化甲醇、甲苯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理想材料。Co3O4光热催化氧化甲醇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3所示。

    ①吸附在Co3O4表面的甲醇与催化剂表面活性晶格氧反应脱水形成中间体 , 中间体再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成甲酸盐,最终氧化产物为H2OCO2

    ②研究表明,催化反应体系湿度过大时,CO2产率明显减小,可能的原因是

    ③实验室模拟Co3O4光热催化氧化甲醇。模拟太阳光照下,在“自制光热反应器”进气口以100 mLmin-1流速通入模拟污染空气VCH3OH:VO2:VN2=1:21:78至催化剂表面,出气口测得VCH3OH:VCO2=2:47。已知CH3OH的转化率为96%,则CO2的产率(×100%)为

  • 18、失活三元催化剂[含金属铂(Pt)、钯(Pd)和铑(Rh)]回收贵金属的前处理是利用金属捕捉剂(铁粉)火法富集生成金属混合物,后续回收铑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酸溶2”中Pt、Pd和Rh分别转化为H2PtCl6H2PdCl4H3RhCl6

    ②“含铂沉淀”、“含钯沉淀”的主要成分分别为K2PtCl6K2PdCl6

    (1)、“酸溶1”、“酸溶2”中加浓HCl的主要目的分别是
    (2)、写出“酸溶2”中Pt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PtCl62的结构是稳定的正八面体(如图所示),像一个巨大的、电荷密度很低的“慵懒”的阴离子。推测H2PtCl6的酸性较(填强或弱)。

    (3)、“还原”中若直接用铁还原,铑的还原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4)、“沉钯”后的溶液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分离得到Rh。

    步骤1:用DETA(H2NCH2CH2NHCH2CH2NH2)沉铑:理论上DETA与Rh(III)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将含铑沉淀灼烧、高温还原可得铑粉。

    步骤2:从步骤1沉铑后的滤液中回收铑:___________,再加入稍过量的SnCl2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原理:6Sn2++RhCl63+15Cl=RhSnCl354+SnCl62},___________,得到铑富集渣。[KspSn(OH)2=1.4×1028。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Zn粉、0.5molL1HCl溶液、蒸馏水]。

    ①补充完整步骤2中的实验操作:

    ②分析SnCl2溶液的作用:

  • 19、Ag是一种常见金属,其含硫化合物有多种,如:Ag2SAg2SO3AgSO323Ag2SO4等。
    (1)、Ag单质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为立方体,Ag原子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请在图中用短线将Ag原子A和与其等距离且最近的Ag原子连接起来:

    (2)、Ag2SO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溶于氨水。写出Ag2SO3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室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Ag2SO3

    方法I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迅速反应。

    方法II向AgNO3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

    ①写出方法I生成Ag2SO3的化学方程式:

    ②利用方法II制取Ag2SO3时,加入的饱和Na2SO3溶液的量不宜过多,原因是

    ③根据物质性质分析,SO2AgNO3溶液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Ag。但利用方法I制取Ag2SO3时,反应收集到的沉淀中Ag的含量非常少,可能的原因是

    (4)、实验室通过如下过程测定某银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称取制备的银样品1.000g,加适量稀硝酸溶解,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再用0.1000molL1NH4SCN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血)红色。

    已知:Ag++SCN=AgSCN(白色)

    ③重复②的操作两次,所用NH4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2.00mL。则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

  • 20、钨(W)是国家重大战略资源的一种稀有金属。一种以黑钨精矿(主要成分是FexMn1xWO4 , 含少量CaWO4)为原料制备WCl6的流程如下:

    已知:KspCa3PO42=2×1029KspCaWO4=8×109

    (1)、钨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VIB族,基态钨原子核外有4个未成对电子,则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碱浸”之前先把黑钨精矿进行“粉碎”,“粉碎”的目的是
    (3)、“碱浸”可制得Na2WO4Na2WO4是制备WO3nH2O的前驱体。已知浸渣中含有FeOH2MnOH2FexMn1xW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入Na3PO4可提高钨元素的浸出率,其原理是(结合沉淀溶解平衡,用平衡常数进行说明)。
    (4)、工业上也可用废弃纯钨棒(W)在空气存在的条件下,溶于熔融的氢氧化钠中制得Na2W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在实验室中对WO3nH2O进行“煅烧”,所用到的仪器除了有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还有
    (6)、调节“碱浸”后的滤液pHpH过低WO42会形成多钨酸根离子,其中最主要的是HW6O216W12O4110 , 写出生成W12O4110的离子方程式: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