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CC1B1BAA1B1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平面BCC1B1平面BAA1B1M,N分别在BC1AB1上,且BM=AN=a(0<a<22) , 则(       )

       

    A、直线MN//平面ABC B、a=1时,线段MN的长最小 C、a=22时,直线MN与平面BAA1B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13 D、a=2时,平面MNB与平面MNB1夹角的余弦值为13
  • 2、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有(     )
    A、已知向量a=(1,3,1)b=(2,1,1)c=(t,5,1)共面,则实数t的值为0 B、若向量a=(2,1,2)b=(4,2,m)ab的夹角为钝角,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5 C、已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1) , 点A(1,2,1)在l上,则点P(2,1,1)到l的距离为62 D、若两个不同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uv , 且u=(1,2,2)v=(2,4,4) , 则α//β
  • 3、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点E是棱CC1的中点,动点P在正方形AA1B1B内(包括边界)运动,且PD1平面BDE , 则PC长度的取值范围为(     )
    A、5,6 B、42,6 C、1255,6 D、25,6
  • 4、如图,点P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PA平面ABCD , Q为AP的中点,AB=3BC=4PA=2 , 则点P到平面BQD的距离为(       )

           

    A、513 B、1213 C、135 D、1312
  • 5、已知点D在ABC确定的平面内,O是平面ABC外任意一点,满足CD=2OCxOAyOB , 且x>0y>0 , 则2x+1y的最小值为(     )
    A、34+22 B、32+2 C、94+322 D、3+22
  • 6、同时抛掷一红一绿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用x表示红色骰子的点数,y表示绿色骰子的点数,设事件A=2x+y=64”,事件B=xy不能被2整除”,则PAB=(     )
    A、718 B、1336 C、13 D、1136
  • 7、已知某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都为40% , 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式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先由计算机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1,2,3,4表示命中,5,6,7,8,9,0表示不命中;再以三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三次投篮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12组随机数:137   960   197   925   271   815   952   683   123   436   730   257,据此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为(     )
    A、14 B、13 C、512 D、58
  • 8、已知点A(1,2,1) , 点C与点A关于平面Oxy对称,点B与点A关于z轴对称,则线段BC的长为(     )
    A、22 B、4 C、25 D、26
  • 9、已知非零向量a=x1,y1,z1,b=x2,y2,z2 , 则“x1x2=y1y2=z1z2”是“a//b”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非必要非充分条件
  • 10、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主要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四元玉鉴》,《张邱建算经》,若从上述5部书籍中任意抽取2部,则抽到《九章算术》的概率为(       )
    A、310 B、12 C、15 D、25
  • 11、已知a,bR , 则“2a<2b”是“a2>b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12、已知全集U=R , 集合P={x|a+1x2a+1}Q={x|2x5}
    (1)、若a=3 , 求UPQ
    (2)、若“xP”是“xQ”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 a的取值范围.
  • 13、若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aα,bβ , 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为
  • 14、已知整数n4 , 数列an是递增的整数数列,即a1,a2,,anZa1<a2<<an . 数列bn满足b1=a1bn=an . 若对于i2,3,,n1 , 恒有biai1等于同一个常数k , 则称数列bnan的“左k型间隔数列”;若对于i2,3,,n1 , 恒有ai+1bi等于同一个常数k , 则称数列bnan的“右k型间隔数列”;若对于i2,3,,n1 , 恒有ai+1bi=k或者biai1=k , 则称数列bnan的“左右k型间隔数列”.
    (1)、写出数列an:1,3,5,7,9的所有递增的“左右1型间隔数列”;
    (2)、已知数列an满足an=8nn1 , 数列bnan的“左k型间隔数列”,数列cnan的“右k型间隔数列”,若n=10 , 且有b1+b2++bn=c1+c2++cn , 求k的值;
    (3)、数列an是递增的整数数列,且a1=0a2=7 . 若存在an的一个递增的“右4型间隔数列bn”,使得对于任意的i,j2,3,,n1 , 都有ai+bjbi+aj , 求an的关于n的最小值(即关于n的最小值函数fn).
  • 15、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实数x0 , 然后老师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正面向上,就将黑板上的数x0乘以2再加上3得到x1 , 并将x0擦掉后将x1写在黑板上;如果反面向上,就将黑板上的数x0除以2再减去3得到x1 , 也将x0擦掉后将x1写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再抛掷一次硬币重复刚才的操作得到黑板上的数为x2 . 现已知x2>x0的概率为0.5,则实数x0的取值范围是
  • 16、若对任意x,yR , 有fx+y=fx+fy , 则函数gx=2xx2+1+fx+32024,2024上的最大值M与最小值m的和M+m=
  • 17、《见微知著》谈到:从一个简单的经典问题出发,从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从部分到整体,由低维到高维,知识与方法上的类比是探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思想阀门发现新问题、新结论的重要方法.

    阅读材料一:利用整体思想解题,运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使不少依照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简便解决方法,常用的途径有:(1)整体观察;(2)整体设元;(3)整体代入:(4)整体求和等.

    例如,ab=1 , 求证:11+a+11+b=1 .    证明:原式=abab+a+11+b=b1+b+11+b=1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当你找到第一个藤菇或作出第一个发现后,再四处看看,他们总是成群生长”类似问题,我们有更多的式子满足以上特征.

    阅读材料二:基本不等式aba+b2a>0b>0),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它是解决最值问题的有力工具.例如:在x>0的条件下,当x为何值时,x+1x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解:x>01x>0x+1x2x1x , 即x+1x2x1xx+1x2 , 当且仅当x=1x , 即x=1时,x+1x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请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ab=1 , 求11+a2+11+b2的值.
    (2)、若abc=1 , 解关于x的方程5axab+a+1+5bxbc+b+1+5cxca+c+1=1
    (3)、若正数ab满足ab=1 , 求M=11+a+11+2b的最小值.
  • 18、已知a=0.31.5,b=log1.50.3,c=1.50.3 , 则(       )
    A、a<b<c B、b<a<c C、a<c<b D、b<c<a
  • 19、已知函数f(x)=aex1lnx+lna

    (1)当a=e时,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若不等式fx1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 20、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3an+1.

    (1)证明an+12是等比数列,并求an的通项公式;

    (2)证明: 1a1+1a2+...+1an<32.

上一页 858 859 860 861 8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