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P中,AP//BCAPABAB=BC=12APDAP的中点,EF分别为PCPD的中点,将PCD沿CD折起得到四棱锥PABCD , 如图(2).

    (1)、在图(2)中,求证:EFPA
    (2)、在图(2)中,G为线段BC上任意一点,若AP//平面EFG , 请确定点G的位置.
  • 2、《九章算术》里说:“斜解立方,得两堑堵,斜解堑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如图,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为“堑堵”,沿截面PAC将一个“堑堵”截成两部分,其三棱锥称为“鳖臑”.在鳖臑PABC中,PAAB,AB=2 , 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π , 当此鳖臑的体积V最大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A=BC=22 B、此鳖臑的体积V的最大值为726 C、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 D、三棱锥PABC的内切球的半径为1472
  • 3、已知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为圆M的直径,若点P为圆M上一动点,则PAPC+1的取值范围为(     )
    A、0,16 B、[4,8] C、[2,16] D、[3,13]
  • 4、如图,在ABC中,点Р在ABC所在平面外,点O是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且点O在ABC的内部.若PA,PB,PC两两垂直,那么点О是ABC的(       )

    A、外心 B、内心 C、垂心 D、重心
  • 5、若圆台的高是23 , 一个底面半径是另一个底面半径的2倍,母线与下底面所成角的大小为60 , 则这个圆台的侧面积是(       )
    A、24π B、83π C、93π D、27π
  • 6、如图,有一古塔,在A点测得塔底位于北偏东30°方向上的点D处,在A点测得塔顶C的仰角为30° , 在A的正东方向且距D75mB点测得塔底位于西偏北45°方向上(ABD在同一水平面),则塔的高度CD约为(     )(21.414

    A、34.20m B、35.35m C、35.75m D、36.20m
  • 7、已知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如图所示,A'C'=6B'C'=4 , 则边AB上的中线的实际长度为(     )

       

    A、4 B、19 C、26 D、5
  • 8、如果e1,e2表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个基底,那么下列四组向量,不能作为一个基底的是(       )
    A、e2,e12e2 B、e1+2e2,e2+2e1 C、e13e2,6e22e1 D、e1e2,e13e2
  • 9、已知倾斜角为π4的直线l与椭圆C:x24+y2=1交于A,B两点,PAB中点,O为坐标原点,则直线OP的斜率为(       )
    A、1 B、12 C、13 D、14
  • 10、已知集合M=θ1,θ2,,θnnN* , 设函数fn(x)=sin2xθ1+sin2xθ2++sin2xθn.
    (1)、当M=0,π2π4,π2时,分别判断函数f2(x)是否是常数函数?说明理由;
    (2)、已知Mθ|θ=12kNk12 , 求函数f3(x)是常数函数的概率;
    (3)、写出函数fn(x)(n2)是常数函数的一个充分条件,并说明理由.
  • 11、已知函数fx=axlnx1a
    (1)、当a=1时,求曲线y=fx1,f1处的切线方程;
    (2)、若fx有极小值,且极小值小于0,求a的取值范围.
  • 12、“x>2”是“x2>2x”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13、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过点H3,1 , 离心率为63 , 斜率为13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异于点HMN两点,且HMHN均不与x轴垂直.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MN=10P为椭圆的上顶点,求PMN的面积;
    (3)、记直线HMHN的斜率分别为k1k2 , 证明:k1k2为定值.
  • 14、若直线l1:3xy3=0与直线l2:x+my+23=0平行,则l1l2之间的距离为.
  • 1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4,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4,1,2) B、(4,1,2) C、(4,1,2) D、(4,1,2)
  • 16、已知函数Fx=x2fx , 且x=0Fx的极小值点,则fx可以是(       )
    A、sinx B、lnx+1 C、ex D、x1
  • 17、已知实数x>0,y>0,1x+1+1y+1=1 , 则x+2y的最小值是.
  • 18、坐标平面内点P的坐标为sin5,cos5 , 则点P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19、泰勒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定理,它可以将一个函数在某一点处展开成无限项的多项式.当fxx=0处的nnN*阶导数都存在时,它的公式表达式如下:fx=f0+f'0x+f02!x2+f′′′03!x3++fn0n!xn+ . 注:f'0表示函数fx在原点处的一阶导数,f0表示在原点处的二阶导数,以此类推,和fn0n3表示在原点处的n阶导数.
    (1)、求fx=ln1+x的泰勒公式(写到含x3的项为止即可),并估算ln1.1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2)、当x>0时,比较ln1+xxx22的大小,并证明;
    (3)、设nN* , 证明:k=1n2k12k2<ln(1+n)<k=1n1k
  • 20、已知函数fx=sinxcosx+cos2xxR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函数fx最大值;
    (3)、求fx的单调增区间.
上一页 661 662 663 664 6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