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 , 为函数的两个零点,则( )A、10 B、12 C、32 D、33
-
2、已知是单位向量,且 , 则( )A、 B、与垂直 C、与的夹角为 D、
-
3、北宋数学家沈括在酒馆看见一层层垒起的酒坛,想求这些酒坛的总数,经过反复尝试,终于得出了长方台形垛积的求和公式.如图,由大小相同的小球堆成的一个长方台形垛积,第一层有个小球,第二层有个小球,第三层有..........依此类推,最底层有个小球,共有层.现有一个由小球堆成的长方台形垛积,共层,小球总个数为 , 则该垛积的第一层的小球个数为( )A、1 B、2 C、3 D、4
-
4、已知函数 , 若存在实数 , 使得方程有个不同的实数根、、、 , 且 , 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
5、已知平面与平面是空间中距离为1的两平行平面, , , 且 , 和的夹角为.
(1)证明:四面体的体积为定值;
(2)已知 , 且 , , , , 均在半径为的球面上.当 , 与平面的夹角均为时,求.
-
6、某植物园种植一种观赏花卉,这种观赏花卉的高度(单位:cm)介于之间,现对植物园部分该种观赏花卉的高度进行测量,所得数据统计如下图所示.(1)、求的值;(2)、若从高度在和中分层抽样抽取5株,在这5株中随机抽取3株,记高度在内的株数为 , 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3)、以频率估计概率,若在所有花卉中随机抽取3株,求至少有2株高度在的条件下,至多 1株高度低于的概率.
-
7、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在杭州举行,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是亚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某高校承办了杭州志愿者选拔的面试工作.现随机抽取了100名候选者的面试成绩,并分成五组: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三、四、五组的频率之和为0.7,第一组和第五组的频率相同.(1)、求的值;(2)、估计这100名候选者面试成绩的众数和第60%分位数(分位数精确到0.1);(3)、在第四、第五两组志愿者中,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5人,然后再从这5人中选出2人,以确定组长人选,求选出的两人来自不同组的概率.
-
8、如图,下列正方体中,为底面的中点,为所在棱的中点,、为正方体的顶点,则满足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
9、在中, , , 则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 B、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
10、已知向量 , 若 , 则实数( )A、 B、 C、 D、
-
11、如果事件与事件互斥,那么( )条件.A、 B、 C、与一定互斥 D、与一定独立
-
1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用定义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3)、解不等式.
-
13、已知函数( , , )的部分图象如下图所示.(1)、求函数的解析式;(2)、写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3)、将函数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的函数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在区间上的值域.
-
14、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满足 .(1)、求角B的大小;(2)、若的外接圆半径为1,求边长b的值;(3)、若 , 求的面积的最大值.
-
15、已知向量 , .(1)、求;(2)、设 , 的夹角为 , 求的值;(3)、若向量与互相垂直,求k的值.
-
16、已知复数 , , 其中(1)、若为纯虚数,求b的值;(2)、若与互为共轭复数,求的值.
-
17、已知 , , , 则 .
-
18、已知 , 则的最大值为.
-
19、已知向量 , , , 若点A,B,C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m可以是( )A、0 B、1 C、 D、
-
20、已知函数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B、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 C、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D、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