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若复数z满足z=1 , 则z1的最大值为(       )
    A、1 B、2 C、2 D、3
  • 2、设sinθcosθ=105 , 则sin2θ=(       )
    A、45 B、35 C、35 D、45
  • 3、盒中有3个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球,其中1个白球、2个红球,从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摸出2个球.则恰好摸出一个红球一个白球的概率为(       )
    A、13 B、12 C、23 D、56
  • 4、已知DE分别为ABC的边ABAC的中点,若BC=12,16D2,3 , 则点E的坐标为(       )
    A、4,5 B、1,1 C、5,7 D、8,11
  • 5、从某小区抽100户居民进行月用电量调查,发现他们的月用电量(单位:度)都在50,350内,进行适当分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x的值;
    (2)、请结合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本小区月用电量落在50,200内的用户月用电量的平均数;
    (3)、抽取的100户居民月用电量落在50,200内的用户月用电量的方差为1600,所有这100户的月用电量的平均数为188度,方差为5200,且小区月用电量落在50,200内的用户数的频率恰好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相同,估计本小区月用电量在200,350内的用户月用电量的标准差.
  • 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BC,ADDCBC=CD=12AD=1,E为棱AD的中点,PA平面ABCD , 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45°

    (1)、求证:平面PAB平面PBD
    (2)、求直线PA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点C到平面PAB的距离.
  • 7、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CAC,BCCC1 , 点DAB的中点.

    (1)、求证:AC1//平面CDB1
    (2)、若侧面AA1C1C为菱形,求证:AC1平面A1BC.
  • 8、设两个向量a,b满足a=2,0,b=12,32
    (1)、求a+b方向的单位向量;
    (2)、若向量2ta+7b与向量a+tb反向,求实数t的值.
  • 9、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分别为B1C1,DD1BB1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序号有.

    NPBM四点共面;②AD1//平面NMP;③PNBC1所成角为60°.

  • 10、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AD=2,ACBDO , 则AOBD等于
  • 11、已知函数fx=3sin2x+cos2x+1 , 则(       )
    A、fx的最小正周期是π B、fx的图象关于点π12,1中心对称 C、fx+π12是偶函数 D、fxπ6,3π2上恰有4个零点
  •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3DC , 点M满足CM=2MDNBC的中点.设AB=aAD=b , 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BD=ab B、AC=13a+b C、BM=89a+b D、AN=23a+13b
  • 1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EAD上一点,BEAC=0 . 若BE=λBA+μBC , 则λ+μ的值为(       )

    A、107 B、98 C、2516 D、2918
  • 14、若sinαπ6=22 , 则cosπ32α=(       )
    A、12 B、0 C、1 D、1
  • 1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 若a=3csinC=15 , 则sinA=(       )
    A、15 B、25 C、35 D、45
  • 16、已知一组数据2,3,4,1,5,则其上四分位数为(       )
    A、1 B、2 C、3 D、4
  • 17、已知复数z=25ii , 则z的实部为(       )
    A、2 B、2 C、5 D、5
  • 18、已知fx=2x3n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和为512,且fx=a0+a1x1+a2x12++anx1n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1+a2++an=1 B、a0+a1++an=39 C、f6除以8所得的余数为1 D、a1+2a2+3a3++nan=18
  • 19、等差数列的特点是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相等.如果数列an不是等差数列,但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构成等差数列,即anan1是等差数列,则an叫作二阶等差数列.与前述类似,若anan1是二阶等差数列,则an叫作三阶等差数列.如此可以对更大的整数m归纳地定义m阶等差数列.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始于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隙积术,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中明确地推得一些对高阶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将此类问题进一步推广.
    (1)、已知数列an为二阶等差数列,其前5项分别为2,3,5,8,12.

    ①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②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2)、若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n , 数列bn的前n项和记为Tn , 若将数列Tn的前n项和记为Tn2 , 数列Tn2的前n项和记为Tn3,依次类推.

    ①求Tn3

    ②求Tnm(只写出结果).

    参考数据:13+23+33++n3=n2(n+1)24

  • 20、已知拋物线Γ:y2=2px(p>0)的焦点为F,Γ上任意一点PF的距离与到点E2,0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3.
    (1)、求拋物线Γ的标准方程;
    (2)、已知过点E的直线l1,l2Γ分别交于点A,C与点B,D , 延长AB,DC交于点Q , 线段ACBD的中点分别为M,N

    ①证明:点Q在定直线上;

    ②若直线l1l2 , 直线OM,ON的斜率分别为k1,k2 , 求k1k2的取值范围.

上一页 370 371 372 373 3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