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设集合 , , , 则( )A、 B、 C、 D、
-
2、现有A,B两个不透明盒子,都装有m个红球和m个白球,这些球的大小、形状、质地完全相同.(1)、若 , 甲、乙、丙依次从A盒中不放回的摸出一球,设X表示三人摸出的白球个数之和,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2)、若 , 从A、B两个盒子中各任取一个球交换放入另一个盒子中,次这样的操作后,记A盒子中红球的个数为 , 求:
(i)的概率;
(ii)的分布列.
-
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动圆M与圆外切,同时与圆内切,记圆心M的轨迹为E.(1)、求E的方程;(2)、已知三点T,P,Q在E上,且直线TP与TQ的斜率之积为;
(i)求证:P,O,Q三点共线;
(ii)若 , 直线TQ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求四边形OPAB面积的最大值.
-
4、已知 .(1)、讨论的单调性;(2)、当n为正整数时,试比较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
5、如图,在三棱柱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 分别是线段 , 的中点,在平面内的射影为 .(1)、求证:平面;(2)、若点为线段上的中点,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
6、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A;(2)、如图所示,D为平面上一点,与构成一个四边形ABDC,且 , 若 , 求AD的最大值.
-
7、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且满足 , , 则.
-
8、已知集合 , 集合 , 若 , 则 .
-
9、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已知变量 , 的线性回归方程 , 且 , 则 B、数据4,6,7,7,8,9,11,14,15,19的分位数为11 C、已知随机变量最大,则的取值为3或4 D、已知随机变量 , 则
-
10、已知是圆上两点.若 ,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11、公元9世纪,阿拉伯计算家哈巴什首先提出正割和余割概念,1551年奥地利数学家、天文学家雷蒂库斯在《三角学准则》中首次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之比定义正割和余割,在某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斜边与其邻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正割,用sec(角)表示;锐角的斜边与其对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余割,用csc(角)表示,则=( )A、4 B、8 C、 D、
-
12、展开式中系数为无理数的项共有(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椭圆中心作斜率为的一条弦 , 将坐标平面沿轴折成一个直二面角.(1)、求折起后的连线与轴所成夹角的大小;(2)、若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且过点 , 求:
(ⅰ)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设点 , 过点作平面的垂线 , 且 , 问:椭圆上是否存在点 , 使得三角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最小?若存在,求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4、已知数列中, , .(1)、计算的值;(2)、记 , 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3)、记 , 求使成立的的最大值(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
-
15、已知函数 ,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若有极大值点 , 且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
16、已知△中,是边上的点且 , 面积是面积的 倍.(1)、求 的值;(2)、若 , ,求和的面积.
-
17、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是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光明工程”.为了解青少年的视力与学习成绩间的关系,对某地区今年初中毕业生的视力和中考成绩进行调查.借助视力表测量视力情况,测量值5.0及以上为正常视力,5.0以下为近视.现从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的视力测量值和中考成绩数据,得到视力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其中,近视的学生中成绩优秀与成绩一般的人数比例为 , 成绩一般的学生中视力正常与近视的人数比例为 .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数据,将下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视力情况与学习成绩有关;
学习成绩视力情况
视力正常
近视
合计
成绩优秀
成绩一般
合计
(2)将频率视为概率,从该地区今年初中毕业生中随机抽取3人,设近视的学生数为 , 求的分布列与期望.
附: , 其中 .
0.100
0.050
0.010
2.706
3.841
6.635
-
18、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对于 , 定义集合.已知函数.若对于任意的 , 都有 ,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9、设抛物线的焦点为 , 点. 若线段的中点在抛物线上,则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20、已知 , 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