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如图,在正四面体中,分别为侧棱上的点,且 , 为的中点,为四边形内(含边界)一动点, , 则( )A、 B、五面体的体积为 C、点的轨迹长度为 D、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2、已知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1,且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的方差为4 B、数据的平均数为17 C、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大于1 D、若数据的中位数为分位数为 , 则
-
3、圆O半径为1,为圆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设 , 则最小值为( )A、 B、 C、 D、
-
4、已知、分别为双曲线:( , )的左右焦点,为其左支上一点,且 , 则双曲线离心率的最大值为( )A、3 B、4 C、5 D、6
-
5、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 , 且 , , 则( )A、63 B、48 C、31 D、15
-
6、已知集合 , , 则( )A、 B、 C、 D、
-
7、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z满足zi=-2+i,则=( )A、1+2i B、-1+2i C、1-2i D、-1-2i
-
8、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 若对 , 有且仅有一个 , 使得 , 则称为“K数列”.记 , , 称数列为数列的“配对数列”.(1)、若数列的前四项依次为1,2,0,2,试判断数列是否为“K数列”,并说明理由;(2)、若 , 证明数列为“K数列”,并求它的“配对数列”的通项公式;(3)、已知正项数列为“K数列”,且数列的“配对数列”为等差数列,证明:.
-
9、某人今年月初向银行申请贷款12万元用于消费,按复利计算,并从贷款后的次月初开始还贷,分12个月还清.银行给他提供了两种还贷方式:①等额本金:在还款期内把本金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本金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②等额本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贷款月利率都为0.3%.(1)、若采取等额本金的还贷方式,求他第一个月还贷需支付多少利息;还清贷款共支付多少利息.(2)、若采取等额本息的还贷方式,设他每月还贷m元(包括本金和利息),
①求第一个月还贷后所欠银行贷款为多少元(用含m的式子表达);
②求出m的值;
③判断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的还贷方式哪种支付利息总额多,多多少元?
(参考数据 , , )
-
10、已知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若 , , 成等差数列,且.(1)、求的通项公式;(2)、在和之间插入n个数,使得这个数依次构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求数列的前n项和.
-
11、已知为数列的前n项和, , .(1)、求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 , , , 求正整数的最小值.
-
12、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则数列中的最大项是第项.
-
13、已知数列满足 , , 则数列通项公式为.
-
14、已知数列和都是等差数列,且前n项和分别为 , , 若 , 则.
-
15、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列数:1,1,2,3,5,8,13,….该数列的特点是前两个数都是1,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相邻两个数的和,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组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若记此数列为 , 有 , , 前n项和为 , 则下列对“斐波那契数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该数列的前2025项中能被3整除的有506项 C、 D、
-
16、在等差数列中,首项 , 公差 , 前n项和为 ,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 , 则必有 B、若 , 则取最大值时 C、若 , 则必有 D、若 , 则必有
-
17、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数数列既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 B、若为等差数列,则为等比数列 C、若 , 则数列为等比数列 D、若 , , , 则
-
18、已知数列满足 , 且数列是递增数列,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19、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是的导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
20、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 , , 则(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