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zC , 且z22i=1 , 则z+22i的最小值是(       )
    A、2 B、5 C、4 D、3
  • 2、O''A''B''OAB在斜二测画法下的直观图,其中O''B''=2O'A'=4 , 则OAB的面积是(     )

    A、22 B、4 C、8 D、82
  • 3、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为abc , 若a=4b=43A=π6 , 则角B的大小为(       )
    A、π3 B、π32π3 C、2π3 D、π6
  • 4、已知z=1+2i1ii为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为(       )
    A、32i B、32i C、12 D、32
  • 5、定义向量 OM=a,b的“伴随函数”为. fx=asinx+bcosx 函数. fx=asinx+bcosx的“伴随向量”为 OM=a,b.
    (1)、在 OAB中,已知 OA=6,3OB=3,3点M 为边AB上的点,且 OM=13OA+λOB求出向量 OM的“伴随函数”fx , 并直接写出fx的最大值M
    (2)、已知向量 a=2sinx2,2b=3cosx2,12sin2x2 函数 fx=ab求函数fx的“伴随向量” OM的坐标;
    (3)、已知 OM=ON=1向量 OMON的“伴随函数”分别为fxgx , 设 OP=λOM+μONλ>0,μ>0OP的“伴随函数”为hx , 其最大值为m. 求证: 向量 OM=ON的充要条件为 m=λ+μ.
  • 6、在ABC中,满足c+3asinBbacosB=0
    (1)、求A
    (2)、若a=219 , 边BC上的中线,AD=7 , 求ABC的周长和面积.
  • 7、在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A平面ABCD.

    (1)、求证:BDPC
    (2)、若P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为45°;

    ①求点B到平面PCD的距离;

    ②求二面角DPCA的余弦值.

  • 8、已知向量a=2,mb=1m,6mR

    (1)若a+b=ab , 求实数m的值;

    (2)若a,b为钝角,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 9、已知点A(0,1),B(32,32),C(32,2) , 点P(x,y)ABC内(包含边界)一动点,请你结合所学向量的知识,求出3x+yx2+y2的最大值为.
  • 10、为了测量某建筑物的高度AB,可以选与底部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D . 现测得BCD=30°,BDC=120°CD=100米,并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60° , 则该建筑物的高度AB=米.

       

  • 11、如图,矩形ABCD中,AB=4BC=2E为边AB的中点,沿DEADE折起,点A折至A1处(A1平面ABCD),若M为线段A1C的中点,平面A1DE与平面DEBC所成二面角α , 直线A1E与平面DEBC所成角为β , 则在ADE折起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BMA1D B、A1EC面积的最大值为22 C、sinα=2sinβ D、三棱锥A1EDC体积最大时,三棱锥A1ED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16π
  • 12、如图, 在ABC中,DBC的中点, AE=2ECADBE交于点F , 若 CF=xAB+yAC , 则下面对于x,y的描述正确的是(       )

    A、2x+3y=1 B、2x3y=1 C、xy=1 D、x+y=1
  • 13、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       )
    A、acosA=bcosB=ccosC 则△ABC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B、A=60a=3b=22 , 则△ABC有两解 C、acosA=bcosB , 则△ABC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D、tanA+tanB+tanC>0 , 则△ABC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14、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 且2b=a+c , 设ABC的面积为S , 若ABBC=233S , 则此三角形的形状为(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 15、已知一个圆锥的高为6,底面半径为8,现在用一个过两条母线的平面去截圆锥,得到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
    A、100 B、50 C、48 D、24
  • 16、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祖暅原理用现代语言可以描述为“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例如,可以用祖暅原理推导半球的体积公式,如图,底面半径和高都为R的圆柱与半径为R的半球放置在同一底平面上,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半径为R , 高为R的圆锥后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用任何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α去截这两个几何体时,所截得的截面面积总相等,由此可证明半球的体积和新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若用平行于半球底面的平面α去截半径为R的半球,且球心到平面α的距离为22R , 则平面α与半球底面之间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

    A、5224πR3 B、7224πR3 C、5212πR3 D、7212πR3
  • 17、在 ABC中, 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 已知a=23 , 若asinB=bsin(A+π3) , 则ABC的外接圆半径等于(       )
    A、3 B、2 C、23 D、4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则a=b B、a//bb//ca//c C、m=nn=k   则m=k D、ab=acc=b
  • 19、复数z=3-i1+i2的模|z|是(       )
    A、12 B、1 C、2 D、4
  • 2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BCADADCDBC=2AD=3CD=3 , 边AD上一点E满足DE=1 , 现将ABE沿BE折起到A1BE的位置,使平面A1BE平面BCDE,如图所示.

    (1)、在棱A1C上是否存在点F,使直线DF//平面A1BE , 若存在,求出A1FA1C ,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求二面角A1BCD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上一页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