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了测量障碍物两侧AB之间的距离,一定能根据以下数据确定AB长度的是(    )

    A、abγ B、αβγ C、aβγ D、αβb
  • 2、某学校开展测量旗杆高度的数学建模活动,学生需通过建立模型、实地测量,迭代优化完成此次活动.在以下不同小组设计的初步方案中,可计算出旗杆高度的方案有
    A、在水平地面上任意寻找两点AB , 分别测量旗杆顶端的仰角αβ , 再测量AB两点间距离 B、在旗杆对面找到某建筑物(低于旗杆),测得建筑物的高度为h , 在该建筑物底部和顶部分别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αβ C、在地面上任意寻找一点A , 测量旗杆顶端的仰角α , 再测量A到旗杆底部的距离 D、在旗杆的正前方A处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α , 正对旗杆前行5m到达B处,再次测量旗杆顶端的仰角β
  • 3、如图,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甲秀路,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甲秀楼始建于明朝,后楼毁重建,改名“凤来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甲秀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某研究小组将测量甲秀楼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选取了与该楼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D , 现测得BCD=23°CDB=30°CD=11.2m , 在C点测得甲秀楼顶端A的仰角为72.4° , 则甲秀楼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tan72.4°3.15sin53°0.8)(    )

    A、20m B、21m C、22m D、23m
  • 4、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 且c=4A=π3 , 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0,43) B、(2,43) C、(23,43) D、(0,23)
  • 5、湖南省衡阳市的来雁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因鸿雁南北迁徙时常在境内停留而得名.1983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测量来雁塔的高度,因地理条件的限制,分别选择C点和一建筑物DE的楼顶E为测量观测点,已知点A为塔底,A,C,D在水平地面上,来雁塔AB和建筑物DE均垂直于地面(如图所示).测得CD=18m,AD=15m , 在C点处测得E点的仰角为30°,在E点处测得B点的仰角为60°,则来雁塔AB的高度约为(    )(31.732 , 精确到0.1m

    A、35.0m B、36.4m C、38.4m D、39.6m
  • 6、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 且a=7b=3c=5 , 则(    )
    A、ABC为锐角三角形 B、ABC为直角三角形 C、ABC为钝角三角形 D、ABC的形状无法确定
  • 7、十字测天仪广泛应用于欧洲中世纪晚期的航海领域,主要用于测量太阳等星体的方位,便于船员确定位置.如图1所示,十字测天仪由杆AB和横档CD构成,并且ECD的中点,横档与杆垂直并且可在杆上滑动.十字测天仪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2,手持十字测天仪,使得眼睛可以从A点观察.滑动横档CD使得AC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眼睛恰好能观察到太阳,此时视线恰好经过点DDE的影子恰好是AE . 然后,通过测量AE的长度,可计算出视线和水平面的夹角CAD(称为太阳高度角),最后通过查阅地图来确定船员所在的位置.

    (1)、在某次测量中,AE=40 , 横档的长度为20,求太阳高度角的正弦值.
    (2)、在杆AB上有两点A1A2满足AA1=12AA2 . 当横档CD的中点E位于Ai时,记太阳高度角为αi(i=1,2) , 其中α1α2都是锐角.证明:α1<2α2
  • 8、(2023·云南保山·二模)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1BC=3AD=CD=2.

    (1)、当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O时,求角C
    (2)、当四边形ABCD面积最大时,求对角线BD的长.
  • 9、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 且sin2C+23sin2C=3,C(0,π2)
    (1)、若a=3,b=4 , 求c的值以及ABC的面积;
    (2)、若BM=λBC(0<λ<1),tanBAC=142 , 求cosBAC的值以及AMCM的取值范围.
  • 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π2B=π6 , 且ABC的外接圆半径为4.

    (1)、若BC=42AD=22 , 求ACD的面积;
    (2)、若D=2π3 , 求BCAD的最大值.
  • 11、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中,AB=BC=15,CD=3,AD=5

    (1)、若A,B,C,D四点共圆,求AC
    (2)、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
  • 12、如图,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 已知B=60,A=45,ca=3B的平分线BD交边AC于点D,AB边上的高为CF,BC边上的高为AE,BDCF=PAECF=R,BDAE=Q , 则PQR=PQ=.

  • 13、如图,平面四边形ABCD中,AB=3,AC=2BC,AD=DC,ADC=90 , 则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为.

  • 14、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小部分a与较大部分b的比值等于较大部分b与整体部分a+b的比值,其比值为512 , 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四名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椭圆Γ的焦点在x轴上,上顶点为B , 右顶点为A , 左焦点为F . 小欧提出只要满足BFBA=0 , 椭圆Γ的离心率就等于512 B、一顶角等于36°的等腰三角形,小斯通过正、余弦定理和二倍角公式,算得该三角形底边长与腰长的比值等于512 C、假设nN* , 小莱发现若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an}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fn+2=fn+1+fn相同,则数列{an}的公比等于512 D、小利在阅读时了解到:古老的雅典帕提农神庙,其柱顶至屋顶的距离a与柱高b满足log4a=log6b=log9(a+b) , 则ab=512
  • 15、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线性回归直线y^=b^x+a^必过样本点的中心(x¯,y¯) B、若平面α平面γ , 平面β平面γ , 则平面α//平面β C、若“1a<1b , 则a>b”的逆命题为假命题 D、ABC为锐角三角形,则sinA>cosB.
  • 1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AD=2A=π4 , 沿BDABD折起,则三棱锥ABCD的体积最大时,三棱锥ABCD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32π B、2π C、3π D、4π
  • 17、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为了测量某个瀑布的实际高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沿一段水平山道步行至与瀑布底端在同一水平面时,在此位置测得瀑布顶端的仰角正切值为32 , 沿山道继续走20m , 测得瀑布顶端的仰角为π3.已知该同学沿山道行进的方向与他第一次望向瀑布底端的方向所成角为π3.根据这位同学的测量数据,可知该瀑布的高度为m;若第二次测量后,继续行进的山道有坡度,坡角大小为π4 , 且两段山道位于同一平面内,若继续沿山道行进202m , 则该同学望向瀑布顶端与底端的视角正切值为.(此人身高忽略不计)
  • 18、已知点B在点C正北方向,点D在点C的正东方向,BC=CD , 存在点A满足BAC=16.5°,DAC=37° , 则BCA=(精确到0.1度)

  • 19、如图,某校测绘兴趣小组为测量河对岸直塔AB(A为塔顶,B为塔底)的高度,选取与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CD(BCD不在同一直线上),测得CD=s.测绘兴趣小组利用测角仪可测得的角有:ACB,ACD,BCD,ADB,ADC,BDC , 则根据下列各组中的测量数据可计算出塔AB的高度的是(    )

    A、s,ACB,BCD,BDC B、s,ACB,BCD,ACD C、s,ACB,ACD,ADC D、s,ACB,BCD,ADC
  • 20、如图,在海面上有两个观测点B,D,BD的正北方向,距离为2km , 在某天10:00观察到某航船在C处,此时测得CBD=45,5分钟后该船行驶至A处,此时测得ABC=30,ADB=60,ADC=30 , 则(    )

    A、观测点B位于A处的北偏东75方向 B、当天10:00时,该船到观测点B的距离为6km C、当船行驶至A处时,该船到观测点B的距离为6km D、该船在由C行驶至A的这5min内行驶了2km
上一页 1195 1196 1197 1198 11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