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邢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高中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邯郸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承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保定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
- 四川省雅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文科)
-
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满足 , , 则( )A、 B、1 C、3 D、9
-
2、若集合 , 集合 , 则的子集个数是( )A、1 B、2 C、3 D、4
-
3、已知函数 .(1)、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求的值;(2)、若 , 证明:;(3)、若在上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求正实数的取值范围.
-
4、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右焦点到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1,两动点在双曲线上,线段的中点为 .(1)、证明:直线的斜率为定值;(2)、为坐标原点,若的面积为 , 求直线的方程.
-
5、如图,在四棱锥中, , , 平面平面 .
(1)、证明:平面;(2)、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 -
6、某区中考体育科目有必选项目和选考项目,其中篮球为一个选考项目.该区体育老师为了了解初中学生的性别和喜欢篮球是否有关,随机调查了该区1000名初中学生,得到成对样本数据的分类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性别
是否喜欢篮球
合计
喜欢
不喜欢
男生
450
150
600
女生
150
250
400
合计
600
400
1000
(1)、依据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该区初中学生的性别与喜欢篮球有关联;(2)、用按性别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参与调查的喜欢篮球的600名初中学生中抽取8名学生做进一步调查,将这8名学生作为一个样本,从中随机抽取3人,用X表示随机抽取的3人中女生的人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附:参考数据
, 其中 .
0.1
0.05
0.01
0.005
0.001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
7、定义离心率的椭圆为“西瓜椭圆”.已知椭圆是“西瓜椭圆”,则.若“西瓜椭圆”的右焦点为 , 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以线段为直径的圆过点 , 则 .
-
8、在中, , 点在线段上,且 , 则的面积为 .
-
9、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用数字作答)
-
10、如图,几何体的底面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底面 , , 则( )
A、当时,该几何体的体积为45 B、当时,该几何体为台体 C、当时,在该几何体内放置一个表面积为S的球,则S的最大值为 D、当点到直线距离最大时,则 -
11、已知函数 , 则( )A、在上单调递增 B、是函数的极大值点 C、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D、当时,有三个零点
-
12、中国象棋是一种益智游戏,也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某学校举办了一次象棋比赛,李明作为选手参加.除李明之外的其他选手中,甲、乙两组的人数之比为 , 李明与甲、乙两组选手比赛获胜的概率分别为0.6,0.5.从甲、乙两组参赛选手中随机抽取一位棋手与李明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明与甲组选手比赛且获胜的概率为 B、李明获胜的概率为 C、若李明获胜,则棋手来自甲组的概率为 D、若李明获胜,则棋手来自乙组的概率为
-
13、已知函数及其导函数的定义域均为 , 且对于恒成立,则( )A、 B、 C、 D、
-
14、已知点在圆上运动,点 , 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
15、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 , 且 , 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有交点,且交点个数为奇数,则( )A、 B、0 C、1 D、2
-
16、设为抛物线的焦点,点在上,且在第一象限,若直线的倾斜角为 , 则( )A、2 B、3 C、4 D、5
-
17、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A、4 B、2 C、 D、
-
18、复数(其中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19、已知集合 , 则( )A、 B、 C、 D、
-
20、对于数列 , 若存在常数 , , 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 , 恒有成立,则称数列是从第项起的周期为的周期数列.当时,称数列为纯周期数列;当时,称数列为混周期数列.记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设各项均为正整数的数列满足:.(1)、若对任意正整数都有 , 请写出三个满足条件的的值;(2)、若数列是纯周期数列,请写出满足条件的的表达式,并说明理由;(3)、证明:不论为何值,总存在使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