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4月至12月,教育部举办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通过开展“法治青年说”、“宪法卫士”行动计划、宪法主题歌曲传唱等具体活动,加强学生宪法法治教育。这有利于学生(   )

    ①学习宪法        ②认同宪法        ③完善宪法        ④践行宪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2025年4月15日,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室发布主题宣传片《守护·十年》。有一段解说词写道:“是十四亿心跳同频共振,将‘国家安全’四字写成屋檐下的家常,国家安全,我们共同守护。”这 告诉我们(   )
    A、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B、应当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C、维护国家安全就是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经济安全为根本
  • 3、 有着百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经常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志愿者给大家普及故宫文化,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既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这主要说明(   )
    A、法律护平安 B、奉献助成长 C、诚信促文明 D、知耻守底线
  • 4、2025年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书香芬芳,同学们纷纷展示读书随笔。

    随笔一:

    樊锦诗,坚守苍茫戈壁,让莫高窟壁画永放光芒。那些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值得尊重的。

    随笔二:

    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城市的干净整洁。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是值得尊重的。

    以上随笔内容说明,尊重他人要(   )

    A、自觉维护秩序 B、冷静处理矛盾 C、勇于承认过错 D、平等对待他人
  • 5、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从电商平台到休闲娱乐,再到数字支付,11亿多网民的背后,蕴藏着强大的数字经济动力和消费潜力。这表明网络(   )

    ①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③成为唯一的消费平台        ④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好朋友之间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下列“微点评”与“日常点滴”匹配恰当的是(   )

    序号

    日常点滴

    微点评

    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

    珍惜师生情谊

    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

    构建和谐家庭

    遇见邻居热情打招呼

    做到以礼待人

    拒绝陌生网友的约见

    慎重结交网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2025年4月14日,健康体重管理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管好体重,为健康和幸福“储值”,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合理饮食        ②充足睡眠        ③过度用眼        ④适量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开卷有益”启示我们要(   )
    A、坚持读书学习 B、学会欣赏自己 C、精心呵护友谊 D、传递美好情感
  • 9、 某班学生围绕“关注济宁发展担当时代使命”开展研究性学习。

    【实践探究】

    济宁市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担当,彰显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厚度”“温度”,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新篇章。同学们调研并整理了如下资料:

    “速度”

    市委明确了济宁“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目标定位和3年左右时间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的发展目标,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十个新突破”的重点任务。

    “厚度”

    高质量务实办好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时代价值,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文化+科技+”文旅新业态带来新增量,“体育+”新场景激发新活力。

    “温度”

    聚焦“一老一小”需求的社区食堂、托幼机构。新建200多处老年人食堂,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温馨的就餐服务。全市托育机构达到800多家,托位数超过4万个,济宁市“幼有善育”的美好愿景正呈现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

    【启思导行】

    济宁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实干担当。该班同学在展示交流中分享了下面内容:

    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光辉起点。穿越百年风雨,一股青春的力量,始终在华夏大地激荡。

    我们青年一代生逢盛世,应以青春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1)、结合材料说明,“济宁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
    (2)、请你结合以上内容和所学,以“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 10、 德法并举,崇法笃行

    王某一家最近备受煎熬,原因是邻居多次将生活垃圾堆放于家门口的公共区域,既堵塞了消防通道,又产生难闻气味。王某找邻居理论,邻居说:“扔垃圾是我的权利,我又没扔到你家门口。”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六条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相关行为应当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假如你是王某:

    (1)、针对邻居的说辞,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如果多次劝说不成,你可以如何做?
  • 11、 俭,德之共也

    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为落实该方案要求,阳光中学开展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中,某班展示了以下两幅图片:

    (1)、请列举一例生活中的粮食浪费现象,并提出建议。
    (2)、请结合图片内容,谈谈你的感悟。
  • 12、 做家庭作业时,小道利用AI软件输入题目和要求,直接抄写生成的答案,遭到爸爸的严厉批评。他偏爱炸鸡、薯条,爸爸妈妈劝他多吃青菜,他置之不理,为此,爸爸妈妈唠叨不休……

    请你运用所学,告诉小道应该怎么做

  • 13、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2025年4月14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聚焦睦邻友好,推动达成上百项合作成果,树立了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此次外交之行(   )

    ①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实践

    ②为解决人类所有挑战提供了具体方案

    ③致力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主导权

    ④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是澳门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强的时期。这表明(   )

    ①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②澳门与祖国内地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③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济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众多承载革命记忆的红色教育基地。某校计划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主题研学活动,他们的行程安排与活动主题一致的是(   )

    ①曲阜——孔子博物馆

    ②金乡——王杰纪念馆

    ③微山——铁道游击队纪念园

    ④汶上——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 某班计划制作“我国的国家机关”学习展板,可以采用的内容是(   )

    ①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审判机关行使国家审判权

    ②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涉嫌盗窃案提起公诉——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

    ③济宁市第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

    ④人民政府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接受公众监督——行政机关对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 下面对社会“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赞同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小道在某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

    小道享有姓名权

    小法生日收到妈妈送的手表礼物

    小法对该手表享有财产权

    小德在超市遭到保安强行搜身

    小德的人身自由受到侵犯

    小治因成绩优异获得国家奖学金

    小治享有物质帮助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2025年5月,是第2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与今年宣传教育月主题“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相符合的是(   )

    ①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乐观地生活

    ②钢琴比赛中表现欠佳,让我一蹶不振

    ③遇到难题时,不断暗示自己“我能行”

    ④被老师批评后,长期将此事憋在心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古语与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学会欣赏他人 B、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C、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竞争必然伤害友谊 D、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是立身处世的前提
  • 20、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____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   )
    A、教育强国建设 B、文化强国建设 C、科技强国建设 D、农业强国建设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