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9月 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至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至55周岁、58周岁。关于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 )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增加劳动力供给量 ③更好应对养老金缺口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⑤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A、①→⑤→② B、⑤→③→① C、②→④→① D、③→⑤→① -
2、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指出,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下列是关于我国人口现状的相关推导,其中逻辑正确的是( )
①走共同富裕道路→城镇化水平提高→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②人口负增长→改变了中国人口众多的现状→缓解教育发展压力
③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银发经济
④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中学生小宇登录武汉市人民政府官网,在“政务服务”一栏发现如下信息(节选)。
权力清单
公共服务清单
中介服务清单
收费清单
跑动次数清单
跨省通办事项清单
跨市通办事项清单
跨区通办事项清单(网上)
据此推导正确的是( )
A、在网站上公开服务清单→扩大公民监督权→推进依法行政 B、公布权力清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限制政府职能 C、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建设权责法定的政府 D、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纠正不作为行为→确保政府公正司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领域首部宏观层面的系统性法律。该法弘扬了宪法精神,在出台前由基层立法联系点汇聚民意,也使其具有鲜明的“群众底色”。对于该法出台的动机与流程推导有误的是 (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粮食安全保障法积极听民声,明确刚性约束→我国实行善治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粮食安全保障法以宪法为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根据宪法制定该法 C、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D、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粮食安全保障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根本确认→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问题
-
5、保障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举措带来的社会影响,以下推导正确的是( )A、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行动→全国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B、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实现了让每个公民都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 C、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法律法规→加强人权的法治保障→我国人权理想已经变成现实 D、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
6、净化网络生态,以下对“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部分要求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不正确的是( )
要求
甲: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加大对虚假摆拍信息的识别和清理力度
乙:“自媒体”发布涉国内外时事等相关信息时,必须准确标注信息来源
丙:平台对开通营利权限的账号,以身份证件号码等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丁:对疑似无底线博流量的信息,预先采取流量限制措施,并视情况暂停评论、点赞等互动数据增长
影响
①入驻平台的“自媒体”诚信带货,消费者财产权得到一定保障
②平台虚假信息被依法依规清理干净,造谣传谣账号不会再出现
③“自媒体”主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按照相关要求上传合法合规视频
④执法机关快速锁定信息来源,有效甄别信息真假,及时惩治违法行为
A、甲→①丙→① B、甲→② 丁→② C、乙→③ 丁→③ D、乙→④ 丙→④ -
7、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关于师生话题以下推导正确的是 ( )
①老师教和学生学→平等相待→不必尊重老师
②亦师亦友→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健康成长
③师生交往注重交往礼节→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他们的长处
④老师教育、爱护学生→学生关心、理解老师→教学相长、携手共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学校开展“了解我国国家机构”主题实践活动,小冀和小华搜集到了如下材料,准备进行汇报。根据其搜集的材料,你认为最适合的汇报标题是(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对推动优化政务服务,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将“爱国”从道德倡导上升为法律义务。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4.9万件,处分 12.1万人,其中包括省部级干部12人。
A、各级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 B、各级各类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C、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国家监察机关实现了国家监察全覆盖 -
9、在议题学习活动中,老师出示了以下两则新闻组织学生探究。依据材料,请你判断这次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
新闻一:某校学生深入文水刘胡兰纪念馆,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等方式,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新闻二: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暑期劳动实践活动,在桃园和梨园里帮助农户采摘水果,感受丰收的喜悦,体验劳动的快乐。
A、领略社会美好,实现个人价值 B、践行亲社会行为,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C、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历史耻辱 D、体验劳动艰辛,培养惜粮观念 -
10、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了社区志愿活动,以下是同学们的部分活动记录。你认为符合这次活动主题的是( )
我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去慰问了小区里的独居高龄老人,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并送上生活用品。看到老人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我也感到很幸福
在小区物业的支持下,我在小区角落里为流浪猫搭建了一个“小窝”,在里面放了猫粮和水。看着小猫吃得好香,我心里也涌起了一股暖流
小区里的一个台阶在雪天结了冰,我担心有人摔倒,于是用工具把冰清理干净,并制作了一个指示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小心路滑”
A、敬畏生命,体味美好情感 B、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 C、呵护友谊,用心关怀对方 D、休戚与共,人与自然共生 -
11、下列选项与漫画的主题最不相符的是(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C、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12、2024年3月 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并于3月23日刊宪生效。《条例》对香港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作出了规管。若报道这一新闻,最适合的标题是 ( )A、民族区域自治,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B、贯彻“一国两制”,筑牢安全法律屏障 C、维护宪法权威,增进和平统一认同感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两岸融合发展
-
13、如果给下列这组新闻起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 10.4万亿元。
2023年5月以来,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联合绘制6条产业链图谱,启动产业链“织网工程”。
2023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取得新突破,津兴城际铁路开通,区域高铁总里程达到2576公里,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
A、擎乡村振兴战略,奏新时代强音 B、扬创新发展风帆,弘扬时代精神 C、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同步富裕 D、促区域协调发展,谱京津冀新篇 -
14、2024年的春节前夕,连日的雨雪冰冻,湖南境内无数旅客滞留旅途。周边村民自发送来饭菜;收费站工作人员备好休息室;车辆受阻无法启动,众人铲雪除冰,合力拉车,自行救助……一场来势汹汹的寒潮,因为一群人的热心、奉献,化成股股暖流,温暖了这个冬天。关于这则新闻,以下哪个标题最符合主旨 ( )A、爱心暖你我,浓情冰雪路 B、冰雪无情,爱心有价 C、自强不息战冰雪,喜气盈盈中国年 D、自尊互敬传美名,忧国忧民实践行
-
15、小东在网上搜集到下面两则新闻:
2023年10月 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10年来,中国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023年11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全球 154个国家和地区超3400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 442项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 784.1亿元。
他想给上述新闻加一个标题,下面选项可以选用的是( )
A、合作共赢 B、求同存异 C、睦邻友好 D、兼收并蓄 -
16、小明登录聊城人大网官网,查阅到部分人大代表的建议。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序号
建议标题
1
关于减少市政工程重复建设的建议
2
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建议
3
关于加强小区飞线充电管理的建议
4
关于加强建筑垃圾处理的建议
A、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B、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履职,对人民负责 C、人大代表行使立法权,根据市民意愿制定相关法规 D、人大代表拥有质询权,可以责令政府部门落实建议 -
17、宜昌对口支援的新疆温泉、西藏山南的学生来宜交流,他们游览三峡,参观校园,与宜昌的学生同台演出。如果为该活动拟定标题,最恰当的是( )A、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
18、首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儒学圣地山东曲阜举行。世界儒学大会以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为己任,以推动儒学思想多层次、全方位、跨学科的发展为主旨,积极开展儒学与各种思想的对话。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 B、既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又要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C、中外文化相辅相成,相互替代 D、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可以使儒家思想统一世界
-
19、2024年3月25日,重庆一中举行了“静听花开的声音”跨学科学习项目成果展,围绕“厚植家国情怀·延续文化血脉”活动主题,一中学子在《九歌·悼屈原》中上演“古今对话”,将《论语》融合歌舞、朗诵、书法来表演……该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
①弘扬传统文化,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②推进文明交流,促进世界文化发展
③增添文化自信,守望民族精神家园 ④传承革命文化,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0、山东创新科技讲堂在济南拉开帷幕。山东省创新科技讲堂聚焦“十三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外科技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为“十三五”科技发展提供创新思路,促进山东省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之间交流合作和创新发展。之所以要重视创新是因为( )A、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唯一动力 B、科技创新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C、创新能使国家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D、科技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