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推进乡村振兴,共奔富裕路】
材料一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1)“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增收入”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写出两点即可)
材料二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环节还存在播种粗放、采收不精、冷链不完善、食物浪费等诸多问题。为保障粮食安全,企业需要从耕地保护、科技支撑、优质品种推广、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由积极贡献。
(2)为了“确保粮食安全”,请你从粮食生产企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两条建议即可)
-
2、2024年,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中阿合作论坛,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不断书写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篇章。这表明( )
①中国积极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已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负责任大国
③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增强风险意识
④中国努力扩大利益交汇点,主导全球经济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
3、2025年4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美国滥施关税,林剑表示,美方实施差别化税率违反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严重破坏正常国际经贸秩序和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严重损害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必然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美方实施差别化税率( )
①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
②严重背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③体现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
④表明逆经济全球化潮流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4、在2025年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的展示中,惠山古镇通过设立非遗大师工作室、打造沉浸式演艺和元宇宙作品《万相归塑》等创新形式,推动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等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非遗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A、说明了非遗文化项目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历久弥新 B、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增加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提升观众的文化认同感 D、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
5、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这告诉我们,自信的中国人要( )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发展有信心 ③坚定四个自信 ④对文化有底气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6、《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这一法律规定直接应对的挑战是( )
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开发难度大
②经济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突出矛盾
③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
④人口发展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7、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从2023年底开始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来辅助审判,并成功创立了全国首家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通过一年的实践运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年全年的案件办结时长平均缩短了38天,上诉率下降了24%。这体现了( )A、人工智能为立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B、法院严格规范执法推动高质量发展 C、科技使司法工作兼顾了效率与公正 D、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8、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部署“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等具体举措。对此新闻信息,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
②稳外贸、稳外资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
③改革只有进行时,必须将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④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是我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9、下列观点中,可以作为驳斥漫画中骑车人的理由的有(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侵害
③自由在法律上表现随心所欲 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10、2024年1月至12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6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其中,学位法、关税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学前教育法、能源法等5件新制定的法律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的一般性问题
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1、为了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自2025年1月]日起,我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至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调整至58周岁、55周岁。法定退休年龄的适时调整表明( )A、遵守社会规则要自律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要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D、要坚定维护社会规则
-
12、2024年8月16日,民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指出,各地网信部门要持续净化儿童网络空间,丰富儿童数字生活体验,为儿童提供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行动方案》出台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司法保护 B、政府保护 C、学校保护 D、网络保护
-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庭”之所以不可替代是因为( )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和心灵的避风港
②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③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是“家”的实质
④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读懂中国,品味广州。
广州,一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时代的机遇让广州再次进入“读懂中国”的时间。
卡片一 科创之约,文明之旅
2025年,广州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这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举办的大型科技盛会,旨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展示中国科技力量。
科创惠民。博览会群众科技活动筹备正有序推进,“我要上科创”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广州站开幕,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科创精神蔚然成风。
全民喝彩。2025年3月12日,广州赛区执委会举办“绿色科创‘植’得期待”——“城市科创林”植树活动,播种绿色希望。
全民参与。2025年3月,科创博览会和残障科技展广州赛区“新彩广州全民志愿行动”正式落地运行,这一行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延续了文化血脉,更展现了广州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铺就城市文明底色。
卡片二 在China Travel中感受广州惊艳
在多个海外社交媒体上,“China Travel”(中国旅游)成为热门词条,外国博主们在中国旅行的真实感受成为“流量密码”。而广州也正自信地向“全球朋友”展示着她的丰富性,承担着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作用。
来自德国的“科技爱好者”马克和安娜说到:“广州很酷,尤其是传统与科技的交融使人惊叹。在沙面,你往左边看是百年洋楼,浓缩着历史文化,承载着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深厚底蕴;往右边看,是现代的科技园区,展现出广州的蓬勃科技力量。但这样的‘反差’在这座城市里显得很和谐。”
品味一座城,读懂一个国家。广州这座城市,不仅是千年商都,散发着传统商业文明的魅力,更是科技创新之城,彰显着现代科技的独特魅力。这种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正是新发展理念中“协调”理念的有力诠释,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魅力窗口。
广州青年正以奋斗姿态在羊城大地上激扬青春,谱写属于自己的时代之歌。作为新时代广州青年的你,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以“品读魅力广州,共创发展新篇”为题撰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感悟。文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15、
应对全球挑战,共建美好世界。
“风骨嶙峋傲苍穹,稳健前行路未穷。”中国经济在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亮眼,彰显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
【数据说话】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24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
2024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323252亿元,同比增长5.3%,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增长6.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47.1%。
(1)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说明以上数据反映的信息?【时代之答】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这是全球性“时代之问”。当前,去全球化、极端化等消极思潮蔓延,恐怖主义、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不断扩散,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了指路明灯。
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强调,深化中非合作,开展文明互鉴、产业链合作、安全共筑等伙伴行动的实施。
2024年11月,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要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等;在G20里约峰会上提出:支持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主张。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在解决时代之问中,中国是如何担当作为的? -
16、合理运用人工智能,守护网络安全。
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个别别有用心之人在利用AI技术走向迷途……其中,“AI换脸拟声”技术被用于制造网络谣言、制造虚假信息进行网络诈骗等现象,正逐渐成为网络空间的一大毒瘤,人工智能的法治应对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案例 王某利用“AI换脸拟声”技术,模仿徐某的声音,合成了包含徐某长相、声音和个人信息的视频,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外发布,视频迅速传播扩散,严重损害徐某的个人形象,后徐某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审理认定,王某侵权事实成立,遂责令其即刻删除涉事视频,给予徐某相应赔偿并公开赔礼道歉,切实维护徐某合法权益。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1)、经法院审理认定,王某侵权事实成立,遂责令其即刻删除涉事视频,给予徐某相应赔偿并公开赔礼道歉,切实维护徐某合法权益,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作用。(2)、请结合以上材料,运用公民权利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3)、正确使用人工智能,我们在行动。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给同学们写两条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建议。 -
17、2024年2月17日,中国外长王毅在慕尼黑发表《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的主旨讲话,指出各国应寻求共赢,团结合作、同舟共济,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为人类创造更美好未来。这体现了( )A、和平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中国是一个积极有为的负责任的大国 C、中国可以独自解决全球性危机 D、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导力量
-
18、《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报告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左右实现达峰,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在此基础上推动发展模式实现根本转变,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青少年要( )
①把环境保护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②遵循自然规律,不破坏大自然
③从我做起、做到保护环境 ④从小事做起,做到节约资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风雨洗礼、走过峥嵘岁月,在接续奋斗中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由此可见( )
①中国人民以勤劳智慧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经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和法律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国士永在!2025年2月10日,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30年隐姓埋名,他弯了脊梁,挺直了国人的腰杆。年过九旬依然心系科研,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他表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 )
①爱国敬业的价值追求 ②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