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公平是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   )
  • 2、阅读热点在线新闻,回答问题。

    热点在线(一)

    王女士在乘坐高铁期间,因后座的三个小孩不断嬉闹且撞到其椅背而回头制止,但孩子妈妈杨女士却称王女士不该吼孩子,双方遂发生激烈口角。在争执中,杨女士用手背从后侧击打了王女士脸部,王女士转身掌掴还击。

    热点在线(一)后续

    事件发生后,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公安机关对杨女士处500元罚款、对王女士处200元罚款。

    (1)、从正义行为角度,评价王女士与杨女士行为,并说明理由。
    (2)、运用正义价值的知识,谈谈警方作出处罚的正确性。
    (3)、分别说说热点在线(二)、(三)、(四)对我们如何守护正义的启示。

    热点在线(二)

    外卖小哥彭清林为救跳江轻生的女子,从十余米高的桥上一跃而下,将其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这份善良与勇气感动全国人民。

    热点在线(三)

    司法部门发布《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矫正“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倾向,为正当防卫适当“松绑”。

    热点在线(四)

    中国宣布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涵盖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支持非洲发展、支持减贫等多个方面,彰显大国担当。

  • 3、下侧漫画告诉我们(    )

    ①正义保障弱势群体可享受某些特权

    ②正义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正义制度能依法保障人们正当权利

    ④正义要求我们对弱者给予必要扶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一维护正义之举能够(    )

    ①保障人们能有尊严地生活    ②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③根除司法不公的破坏作用    ④应对影响国际正义的挑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中华民族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民族,历来重视对正义的追求。以下名言警句符合正义要求的是(    )

    ①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②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③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下侧漫画告诉我们(    )

    ①法律应该要体现正义的原则

    ②自证其罪利于打击犯罪分子

    ③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④法律是维护正义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原来“见义勇为”内容,增加了“会自护懂求救”等安全提示。这启示青少年在遇到非正义行为时要(    )

    ①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斗争方法    ②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③敢于斗争,确保司法过程的公正    ④见义智为,不硬拼,善于智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2024年2月,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应参考入库类似案例作出裁判,防止“类案不同判”。人民法院案例库的上线旨在(    )
    A、保证法治社会全面建成 B、减轻人民法院案件审理负担 C、更好实现司法公平正义 D、激发公民积极参与司法工作
  • 9、“最美老师”“最美护士”……,人们都喜欢用“最美”一词来表达对勇敢承担责任、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高尚行为的赞扬和肯定。这体现了(    )
    A、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 B、正义只是一种美好期盼 C、赞扬是实现正义的途径 D、正义行为不可复制学习
  • 10、某班拟举办以“勇担社会责任”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下表是小智及其所在小组为手抄报拟定的板块主题及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板块主题

    内容

    A

    自由

    自由受法律的限制,法律之外皆自由

    B

    平等

    平等意味着不同的情况必须同等对待

    C

    公平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应追求绝对的公平

    D

    正义

    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A B、B C、C D、D
  • 11、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餐馆老板王某拒开发票但赠送代金券 B、张某抓住一行窃小偷并将其狠揍一顿 C、李某向朋友借钱并承诺一定按期归还 D、学生小王拨打急救电话救助晕倒老人
  • 12、国家助学金制度是一项正义的制度,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
  • 13、在面对非正义行为时,我们要不惜代价,敢于斗争。(  )
  • 14、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正义也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志愿榜样】

    2025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2周年。这个被称为“心手标”的标志,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寓意“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弘扬志愿者精神,倡导志愿者行动。2000年开始,每年3月5日被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目前,全国注册志愿者已超过8000万,累计服务时长已超120亿小时。志愿服务已成为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面旗帜,成为青年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锻炼成长的重要途径。

    结合所学,说说“心手标”弘扬的志愿精神是什么。谈谈你对志愿服务地位的认识。

    (2)、【志愿践行】

    2025年3月5日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了同学们更好地弘扬志愿精神,某校团委组织开展了以下志愿者服务活动。

    校团委组织开展上述活动有何意义?

    (3)、运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相关知识,说明该活动由校团委牵头开展的原因。
  • 16、习近平总书记说:“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担当起重任,我们中学生应该(    )

    ①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②只求奉献,不图回报

    ③掌握本领,增长才干    ④廉洁奉公,爱岗敬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观察下侧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甲会收获人们更多的尊重和赞许

    ②乙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③人的价值应看他志愿服务的热情

    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全国劳模、南昌市“大众餐饮”配送班长丁继锋,20多年来不怕苦、不怕累,每天工作量均在10小时以上,几乎没有双休日,只为制作一份“营养、卫生、方便、价廉”的早餐。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

    ①勇于质疑,挑战权威    ②珍爱生命,养护精神

    ③履职尽责,爱岗敬业    ④服务社会,无私奉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2025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2周年。22年来,累计招募派遣52.5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在2000多个县基层服务。下图是来自志愿者的明信片,他们的服务体现了(    )

    ①响应基层需求,热心奉献社会

    ②不言代价回报,承担法定职责

    ③遵守法律规则,实现自身价值

    ④勇担时代责任,促进全面发展    第8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共有约2.2万名志愿者,一抹抹“志愿蓝”不惧严寒,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忙碌于热闹的场馆之间,确保本次

    运动会顺利进行。他们用行动彰显了(    )

    ①关爱他人、获取回报的初心

    ②攻坚克难、见义勇为的胆略

    ③承担责任、不言代价的担当

    ④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品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