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
  • 2、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   )
  • 3、治理土地荒漠化、宣传《反分裂国家法》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 (   )
  • 4、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要远离网络。 (   )
  • 5、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   )
  • 6、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校组织“腾飞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班会活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点赞伟大成就】

    围绕祖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同学们搜集了一组图片准备进行展示。

    (1)请你列举一项科技成就,将这组图片补充完整(成就写出名称即可)。

    【致敬时代英雄】

    祖国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拼博,以下是同学们查找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模范代表。

    ◆“女拖拉机手”梁军,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北大荒开发建设,为祖国耕耘拓荒。

    ◆“高原信使”王顺友,在悬崖沟壑间行走数十年,为偏远山区的人们与外界联络传递邮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在中国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很落后,甚至根本就没有人见过核潜艇的情况下,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的大量数据,制造出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

    ◆“金牌焊工”高凤林,负责我国航天器部件焊接,为我国90多发运载火箭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心脏”。

    ◆“网络语音架构师”贾磊,投身互联网技术研发,为中国本土的语音技术研发作出了贡献。

    (2)结合材料,从劳动、国家利益、责任等角度,任选一位或综合多位人物的事迹,写一段赞美词。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

    【建设美好祖国】

    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说起国家发展,同学们都觉得作为一名中学生也有责任。

    小美说:“脚踏实地学好文化课、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蓄本领,就是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小利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环境发展付出自己的一点行动也是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

    (3)建设美好祖国,我们还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 7、

    2024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某校初二学生共同设计了“以法之名共护国安”的宣传展板。

    [展板一]

    (1)根据所学,请你说明我国“以法之名共护国安”的理由。

    [展板二]

    小美看到一位游客在放生乌龟。她非常好奇并仔细观看,发现这些乌龟就是巴西龟,是世界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于是上前阻止。

    (2)请你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对小美的行为作出评价。

  • 8、以案学法,与法同行。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多次旷课。他刚开始还有些自责,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竟拦路抢劫,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1)、请结合材料,完成陈某走向犯罪的轨迹。

    行为表现

    经常偷窃财物

    拦路抢劫

    行为性质

    不良行为

    犯罪

    (2)、陈某的经历对于我们青少年预防犯罪有什么启示?
  • 9、

    某校开展“与规则同行”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社会规则大家谈]

    (1)结合同学们的讨论,运用所学,谈谈你对规则的认识。

    [活动二   网络规则我遵守]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十三条国务院教育部门应当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并会同国家网信部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指标。以下是同学们编制的一份《网络素养养成指南》。

    网络素养,是指个体在使用网络时具有的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等。因此,网络素养养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网络安全有常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不泄露个人信息。

    二、网络发言要文明:①____。

    三、网络沉迷能预防:②____。

    四、网络事件理性看:全面、辩证、客观看网络事件,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理性。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善以上内容。

  • 10、初中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参与这些活动很有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

    意义

    示例:

    参加军训活动示

    例:

    ①树立集体观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②磨砺意志,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

    到敬老院慰问

           

           

           

    ①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知识。

    ②增强自豪感和成就感,坚定理想信念。

    请根据示例,补充完成表格中内容。

  • 11、以下四幅图片共同体现了(     )

    A、人民军队抵抗侵略,保卫国家 B、人民军队勇担救灾抢险重任 C、人民军队参与国家经济建设 D、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 12、2024年8月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个“国家安全展览厅”开幕。该展览厅是香港特区首个系统介绍国家安全的专厅,也是香港特区首个实体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展览厅设立“国安港安家安民安”“国安立法长治久安”等单元,展示约40条视频和400件展品。该展厅的设立(     )

    ①有利于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②方便市民了解国家安全知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③为香港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④切实消除了危害香港地区安全的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下列诗句与“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是(     )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新时代好少年”熊莎莎,发现班上有位身患残疾的女孩,考虑到女孩的自尊心,她私下向老师申请调换座位和宿舍,三年如一日照顾女孩的生活起居。面对大家的赞誉,她说:“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快乐。”在她的感染下,同学们都来帮助女孩。熊莎莎三年如一日的陪护诠释了(     )

    ①关爱他人,讲究方法策略②互谅互让,维护社会和谐

    ③服务社会,促进全面发展④与人为善,收获幸福尊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下列违法行为和分类对应正确的是(     )

    违法行为

    分类

    A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民事违法行为

    B

    李某等人在观看比赛时扰乱秩序,被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

    C

    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非法收购走私马来穿山甲,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行政违法行为

    D

    张某虚假下单骗取优惠补贴,被判处拘役4个月,罚金1000元。

    一般违法行为

    A、A B、B C、C D、D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尊老爱幼 B、“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金不昧 C、“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文明有礼 D、“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崇尚自由
  • 17、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且十分重视承诺。他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要善于运用诚信智慧

    ③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④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2024年12月4日,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一般从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它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清明节 D、国庆节
  • 19、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
  • 20、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   )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