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片区联考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锐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思想品德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孙集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微山韩庄第二中学七年级上期末模拟政治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微山韩庄第二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模拟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垦利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16届山东曹县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 鲁教版版思品七下第七单元第16课第二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同步练习
- 鲁教版思品七下第七单元第16课第二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同步练习
-
1、自由是指人们完全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某有一处房产,且在某市政府划定的拆迁范围内。因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李某不同意拆迁。李某说:“宪法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强行拆迁是违法的!”开发商的工作人员说:“宪法算什么?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李某说:“宪法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时纠缠不清……
(1)、为什么李某认为开发商也要遵守宪法?(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3)、你同意材料中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你的理由。 -
3、【宪法在心中】
材料一
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都具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共性。
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手持宪法面对国徽进行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
材料二 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中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12月4日至12月10日是全国第五个“宪法宣传周”。在宣传周期间,全国各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让宪法法律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全面实施,教育引导全社会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材料三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六部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内容中强调:“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请你运用宪法相关知识,谈谈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教材观点。(2)、我国积极倡导让宪法精神落地生根,对此小海却认为:宪法离我很遥远,学习宪法知识对我来说没有意义。结合材料二,请你对小海的观点进行评析。(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宪法是如何体现和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基本原则的。 -
4、【生活在线】请联系道德与法治课有关知识,对下面情境中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点评。
情景:刘某购物时与摊主发生争执,被摊主辱骂。为“捍卫”自身权益,刘某将拍下的视频掐头去尾后发到网上,谎称对方“强买强卖”,给自己出出气。
点评:
-
5、对下图所反映的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
A、爸爸侵犯了女儿的受教育权 B、提早进入社会劳动比学习文化课重要 C、女儿应该听爸爸的话不去上学 D、这是家庭矛盾,相关组织无权过问 -
6、下面漫画中左边人物侵犯了右边人物的( )
①隐私权 ②名誉权 ③人格尊严权 ④人身自由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7、在我国,调解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我国调解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A、人民调解 B、行政调解 C、司法调解 D、亲属调解
-
8、吴某年事已高,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无着落,但5名子女互相推诿,拒不履行赡养义务。迫于无奈,吴某将5名子女起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定5名子女每人每月向吴某支付200元赡养费。吴某的做法说明( )
①诉讼是我们维权的有效方式②法律能杜绝侵权现象的发生
③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依法维权④维权的目的就是获取更多的赔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9、下列图示揭示的概念关系准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0、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宪法日,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宪法宣传周主题。关于宪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所有问题 C、根据其他法律制定宪法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
11、某校组织开展“宪法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下列观点不应该在演讲比赛中出现的是( )A、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 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D、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其他法律的总和
-
12、
某中学的同学们十分关注社会的发展。为此,他们准备开展以“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为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表:
行为
闯红灯
公共场所吐痰
公交车上吵闹
公交车上抢座
比例
36%
34%
18%
12%
(1)【我思考】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下面一则案例:中学生小强在影剧院观看电影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
(2)【我分析】请你对小强的观点进行评析。活动三中学生小雯还补充:除了统计的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之外,虚拟的网络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有些人出口成脏;在网上随意谩骂他人、制造不实信息传播谣言;盗取他人信息、泄露个人隐私......这些行为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3)【我倡议】无论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社会,遵守规则,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为了引导同学们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积极行动,学校拟写一份倡议书,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建言献策。 -
13、武汉退休老人马旭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攒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感动中国”组委会给马旭的颁奖词为:少小离家,乡音不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1)、马旭这种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要向马旭学习,应该怎么做?(任答三点即可)
-
14、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积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面生活情景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利用周末到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
②利用暑假时间参加学校研学旅行
③把共享单车骑回家方便家人使用
④上学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赶紧绕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为了增强自我意识,更好地认识自己,长春市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内容一 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我是怎样一个人?”“我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1)正确认识自己具有什么意义?内容二 成长的路上少不了别人的评价。对于他人的评价,春春与冬冬两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春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于别人的评价,我毫不在意。
冬冬;别人的评价我很在意,有时会让我受不了。
(2)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内容三 活动结束前,老师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最大限度发掘自身潜能,让自己这颗“小宇宙”爆发!
(3)发掘自己的潜能,你有哪些办法? -
16、观察以下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将来我要当作家 过去,我要当个实干家就好了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那么什么是规划?(2)、作为初中生,你认为应该如何做好规划? -
17、阅读歌曲《中学时代》的歌词,回答问题。
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是这幸福的中学时代。
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这美好的中学时代。
友谊的阳光把心灵照耀,知识的泉水把心灵灌溉。
啊,中学时代,黄金时代。
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上团徽走向未来。
中学时代,黄金时代。初中阶段对于我们的成长具有哪些意义?
-
18、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梦想的名言警句,请欣赏后作答。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梦想是指路明灯。没有梦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梦想是一缕阳光,驱散你前行的阴霾;梦想是一泓清泉,洗净你心中的铅华。追吧,展开梦想的翅膀去追吧!
(1)、请回答梦想的作用。(2)、梦想与学习息息相关,学习成就梦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学习成就梦想? -
19、阅读下面两名同学对话,回答问题。
小明:上初中后,我可忙了!功课多了,还得经常去图书馆。
小刚:中学有很多机会。我认识了好多新朋友,还参加了三个社团……
(1)、初中是人生的新阶段,你觉得新阶段“新”在哪里?(2)、“中学有很多机会”,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
20、“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句话告诉我们( )A、为实现规划,要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B、过好初中生活,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C、过好初中生活,应当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D、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