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下是学校法治长廊上展示的一则案例:

    案例:小李向小张索要欠款时情绪激动,多次推撞小张,导致小张摔倒并扭伤手腕。经医院诊断,小张手腕软组织挫伤,需休养两周。事后,小张将小李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医疗费等各项费用。

    小明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小李索要欠款的方式完全可以理解”。请你指出小明的观点误区。

  • 2、下列生活中的场景能放入校园法治长廊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法治工作者组织同学们开展了反欺凌“承诺打卡”活动,学生们在承诺墙上签名,承诺“不做欺凌者、不做旁观者”,引导学生识别言语欺凌、社交欺凌、肢体欺凌等行为。该活动有利于同学们(   )

    ①学会保护自己,树立法治观念

    ②学会化解纠纷,制裁违法犯罪

    ③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

    ④增强安全意识,规避一切危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对下列案例点评正确的有(   )

    ①齐某对一辆出租车实施抢劫,强行拿走车内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齐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②检察机关依法对王某涉嫌受贿、违法发

    放贷款案提起公诉————检察机关的行为属于提起行政诉讼

    ③孙某入职某公司后被辞退且未足额获得劳动报酬,便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该中心为他指派律师,维护了他的合法权益——孙某懂得依法维权

    ④某小区业主不服区规划局驳回其申请的增设电梯规划许可,将其告上法庭——业主将规划局告上法庭属于行政诉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在“我是小小评论员”活动中,同学们对以下案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你认同的有 (   )

    ①小丹:园方的责任意识有待提升

    ②小敏: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小娜:小于做到了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④小军:小于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在趣味普法活动中,法治工作者讲道: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提高通行效率;食品安全法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说明法治(   )

    ①能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维护社会秩序、增进民生福祉

    ③是捍卫国家尊严的重要保障

    ④规定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在案例宣讲活动中,法治工作者分享了以下案例:

    被告人郜某某在某明星的社交媒体动态下发布出售演唱会门票的虚假广告,以出票、解冻账户等理由骗取多名被害人共计 19723元。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郜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网络诈骗行为,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综合其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等,遂依法作出判决。

    该案例警示我们(   )

    ①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

    ②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③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④提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法治宣传手册第一页摘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这说明 (   )

    ①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法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④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一名 13 岁未成年人在网上对一名孕妇“开盒”的事件,让网络暴力和数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事件的起因系一网友留言评论某明星的行程,随后便遭到了粉丝群体的攻击和谩骂,一名未成年人甚至对该网友“开盒挂人”,公开曝光了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诸多个人隐私信息。

    相关链接:“开盒”是网络暴力和人肉搜索的“升级版”。可以理解为,强行拆开网络匿名的盒子,把背后的真人信息曝光出来。比如A讨厌B,就想办法找到B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然后曝光到网上,供人网暴。被“开盒”人往往会遭遇网民的侮辱谩骂、造谣诋毁,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到骚扰。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未成年人的行为进行点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从不同主体的角度为约束“开盒挂人”的行为提出金点子。
  • 10、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谣言也层出不穷。面对漫画中的现象,我们要 (   )

    ①控制上网时间,遵守网络规则

    ②不信谣,不传谣,学会远离网络

    ③关注官方信息,学会辨识信息内容

    ④注意信息出处,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4 年9 月 12 日,《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据此回答问题。
    (1)、《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未成年人更早接触手机,网络交往成为未成年人群体自我呈现、表达与需要满足的新形态。网络交往在助推未成年人情感交流、身份认同的同时,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上网成瘾和受骗、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身体健康受损等。对此,下列未成年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①学会“信息节食”

    ②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

    ③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④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报告》指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课程普及率不高,其网络安全与权益保护值得进一步关注;未成年人网络跟风模仿现象突出,网络或会导致社交焦虑、价值观混乱等问题。对此,应该建议未成年网民   (   )

    ①提高媒介素养,安全使用网络

    ②放任自由,在网络空间展露个人才能

    ③投身公益行动,培育健康的网络文化

    ④学会网络新技术,规避网络规则障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上升至 1.96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58.6%的未成年网民会经常在网上聊天,13.6%的未成年网民表示自己有10个以上网友。基于调查情况,相关部门提出要积极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依赖问题,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等建议。这是因为(   )

    ①网络生活有弊无利

    ②沉迷于网络,会影响身心健康

    ③网络上处处有陷阱,扰乱人们生活

    ④网络上虚假和不良的信息会误导青少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未成年网民比例达92%,31.5%的未成年网民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活动。这启示我们要(   )

    ①利用网络技术来搜索课后作业答案

    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

    ③无条件地相信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料

    ④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完善自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数字政府建设,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亿万群众。从看到“门难进、事难办”的百姓痛点,到指明“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改革方向。现在群众遇到问题可在政务 App 上实现“一键反映”……这说明网络(   )

    ①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和监督权

    ③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

    ④成为传达民意的唯一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开鲁县依托全县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和城乡网格组织体系,开发县镇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和“开鲁党建” App,纵向贯穿县、镇、村、网格4个社会治理层级,横向连通67个县直职能部门和10个镇直机构单位,有机整合条块资源,构建“双向赋能、上下直通”的数字化治理体系,织牢民生“幸福网”。这说明(   )
    A、网络改变了社会治理方式 B、网络让信息检索变得方便迅捷 C、互联网已经成为改善民生的唯一途径 D、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 16、许多城市已经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推动新型工业化,比如有的城市通过“智改数转”推动了传统产业“弯道超车”,建成10余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的城市聚焦高端数字安防制造领域,以“数智”技术为依托,在2023 年实现营收超过 3 000 亿元。这体现了(   )

    ①网络助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④网络彻底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旅途不再大包小包,提前网上下单,就能直接快递到家;出门开车不用担心停车难,利用导航 App 就可以提前获取目的地附近空余停车位信息;相隔两地的亲人,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视频聊天……这表明(   )

    ①网络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

    ②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③网络能保证所有人都享受到优质服务

    ④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小安平时喜欢记录自己的生活,下面是他对生活中部分事情的记录:

    【记录一】

    小安根据他的生活轨迹及其对应的生产运营厂家(部分)绘制了一幅日程图:

    【记录二】

    暑期里,我参加了市图书馆的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整理、搬运图书,虽然很累,但很充实。此外,我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在公共街道、公园,和众多志愿者一同清扫垃圾、宣传环保知识。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

    【记录三】

    上学路上,街边店铺琳琅满目,早餐摊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课堂上,老师从古代简陋的工具讲到如今的智能设备,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我们正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1)、从小安绘制的日程图中,你能感悟到我们与社会有哪些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小安记录二中的内容进行续写。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读完记录三的感受。
    (4)、假如你是小安,面对记录三中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谈谈你将如何行动。
  • 19、社会关系依据其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下列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连线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以下是中学生小文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

    从中你能感受到(   )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充满活力,令人期待

    ②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

    ③与人交往是我们了解社会的最佳方式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