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下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春耕之际,无人机飞入田间地头,土壤监测、播洒农药样样行,成为惠农助农的好帮手。

    患病之时,数字化服务平台很给力,动动手指,挂号陪诊就能全搞定,让人们看病省事又省时。

    A、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B、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C、法治助推公平正义 D、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____的历史征程(     )
    A、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人民代表大会 C、改革开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3、

    材料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首。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二   截至2024年3月,成都市启动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总数增至146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28条政策措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蓉漂人才矩阵”行动深入开展,新增科技领军人才982人,新落户青年人才6.9万人,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成都市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至少3点)

    材料三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2)九年级某班拟举办“科技赋能、创新主导”主题活动,请你为该主题活动的形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安徽这片红土地书写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英雄史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江淮儿女建成了新中国最大灌区淠史杭工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大幕。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苦难辉煌的奋斗历程,构筑起江淮儿女的精神脊梁,熔铸成安徽人民的红色基因,成为激励安徽人民奋进新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党领导安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蕴含了哪些道理。

  • 5、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体育助力乡村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随之,宁夏、贵州等地既“接地气”又“聚人气”的乡村体育赛事接续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体现了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彰显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体育+”赋能文旅产业、农产品展销等,拉动消费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为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

    乡村振兴前景美好,“体育+”赋能火爆出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 6、时移世易,事变法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东省某市的红色资源丰富,该市具有历史悠久的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为保护红色基因,利用红色基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红色精神,该市出台《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在红色资源的调查认定,保护名录,维护修缮等主要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利用民间文化艺术多样性的优势进行文艺创作,赓续红色血脉。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说该市政府通过法治力量“守护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原因。

  • 7、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实现发展成果绝对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③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④坚持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经审理,某市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杨某(未成年人)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向其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督促其父母积极履行家庭教育和监管职责。对此判决和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律是最有力武器

    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父母应该承担法定责任

    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形成强大社会合力

    ④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行使处置职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为了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作出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如下图)。(     )

    ①为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

    ②有利于不断提升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③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变化的需要

    ④表明我国人民军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

    阅读小明的学习生活记录,回答问题。

    记录一   我和同学参加了市里举办的迎中秋国庆及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我买了《史记故事》,还买了一本《漂外史》。10月6日,我跟家人在绣湖公园赏月。赏月之后,我和家人一起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来,同时提醒周围的人要将产生的垃圾带走。叔叔阿姨们都夸我们做得好,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爱护环境的责任。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个人与社会具有怎样的关系?

    (2)结合记录一谈谈积极融入社会对个人的成长有何意义。

    记录二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施行后,小明所在的学校为了更好地依法依规办学,营造更加和美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接轨时代变化,准备修改校纪校规,为此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校为何要修改校纪校规。面对这项活动,小明应该怎么做?

  • 11、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网络。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同时互联网也暗藏急流和险滩,暗礁陷阱也时时起波澜。

    (1)结合生活实际,请你列举一些网络中的暗礁陷阱。

    【营造清朗空间】

    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对未成年人每周的游戏时间做出了相当严格的限制。

    (2)根据材料,说说青少年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若要以“传播网络正能量”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请你写出该倡议书的要点。
  • 12、在课堂上,同学们就“维护秩序靠规则”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子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B、徐丽: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只能靠法律 C、张倩: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D、黄林:社会规则明确了当事人破坏社会秩序时该如何处罚
  • 13、社会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警示图。下列警示图共同告诫我们(     )

    A、敬畏生命,遵守规则 B、正视挫折,增强韧性 C、崇尚自由,及时行乐 D、关爱生命,乐于助人
  • 14、智慧社区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医院、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这说明(     )

    ①互联网是人类文明向信息时代演进的唯一标志

    ②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

    ④互联网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我们可以在网络上随意宣泄负面情绪。( )
  • 1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融入社会生活。( )
  • 17、

    【孝亲敬老家庭和谐】

    自古以来,孝道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孝道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更是将孝亲敬老等传统美德上升到法律层面,用法律为孝心护航。

    可是,快要放假了,郝宇的妈妈却忧心忡忡,因为郝宇的假期经常是这样度过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和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玩手机。父母管教他,他还跟父母顶嘴,吵闹半天。父母上班时,郝宇在家什么家务也不干,有时父母下班回家发现,中午的碗筷还摆在桌上没有洗,这让父母很恼火,于是“战争”一触即发。两天一小闹、三天一大吵成了常态。郝宇的妈妈感慨:“早点开学吧,要不然我就崩溃了!”

    (1)请你依据材料分析郝宇同学的哪些行为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为建设美好家庭,促进荷花镇和谐,荷花镇政府发起如下倡议:

    (2)请你将倡议书填写完整。(要求:紧扣题意,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建设美好的家庭,特此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倡议人:XX

    X年X月X日

  • 18、

    【追逐梦想不负韶华】

    2024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们的梦想一个又一个实现,升学梦、就业梦、宜居梦、小康梦……在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想,国家就有希望。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1)请你说一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做有梦想的少年,我们应如何行动?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七年级(2)班的小鹏遇到了困难,他写给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一封信:“我小学时成绩很优秀,可进入初中以后,虽然我每天都在很努力地学习,但总感觉时间不够用,英语单词背不下来、一大堆作业做不完,成绩不断下滑,我感觉压力特别大。周五班主任通知下周学校将组织学生去研学旅行,我满心欢喜地回家告诉爸妈,不想爸妈一致反对,认为研学旅行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在家学习,我真烦恼。”

    (2)假如你是学校心理咨询老师,请运用“学习成就梦想”的有关知识帮助小鹏化解烦恼。
  • 19、【完善自我飞得更高】

    进入初中,某校七年级(三)班开展成长交流大会。同学们回想自己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努力发现自己身上的每一个可贵之处。

    小赞:我乐观接纳自己的全部,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小江:我善于运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展现自己的才华。

    小山:我敢于面对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我。

    小壮:我珍视并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发掘自身的力量。

    小美:我积极关爱他人,主动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根据上述同学们的发言,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 20、【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我们对自己满怀期待,对未来充满期许,却又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在探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小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要想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要积极倾听他人的评价。

    小军:自己什么样,自己最清楚。认识自己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别人的话不必放心上。

    请问:小海和小军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