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片区联考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锐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思想品德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孙集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微山韩庄第二中学七年级上期末模拟政治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微山韩庄第二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模拟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垦利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16届山东曹县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 鲁教版版思品七下第七单元第16课第二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同步练习
- 鲁教版思品七下第七单元第16课第二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同步练习
-
1、彭桓武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当有人问起,当年他在英国已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地位,为何要选择回国时,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科学家彭桓武的言行体现了( )
①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完成祖国交给他的光荣任务,隐姓埋名30年,默默工作。这体现了他( )A、时刻关心国家发展 B、热爱国防事业 C、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D、不计个人得失,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
3、对下列名言分析错误的是( )A、“人而无礼,焉以为德”——人若没有礼貌,就谈不上道德修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没有信仰,不知它能做什么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与人交往要讲语言艺术,要合时宜,不要恶语伤人
-
4、小勤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想通过捡拾废品来赚些钱补贴家用。于是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结果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这警示我们( )
①不知者不为过,他的出发点是善意的
②违法无小事,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③应认真学习法律,增强法治观念
④应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下列行为属于遵守“规则”的是( )A、无车辆通过时可以闯红灯 B、在名胜古迹上乱涂乱画 C、列车上出现霸占座位现象 D、遵循“一米线”排队原则
-
6、“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我相信你,相信屏幕前的你,更多地来发现、来释放自己文明的热情。”这段公益广告词传递着文明的力量,需要我们中学生( )
①做到语言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②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③不文明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必须依法严惩
④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7、下列关于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 B、有的行为会产生一种后果,有些行为会产生多个后果 C、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 D、一种行为就会产生一种后果,一种后果必然由一种行为引起
-
8、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切莫高声语,恐惊书中人。”在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有序上车。”在公园,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示牌:“芳草萋萋,踏之何忍?”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③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每年5月7日至13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全国中小学纷纷开展应急避险教育。开展应急避险教育有利于( )A、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B、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C、消除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 D、杜绝中小学生受到伤害
-
10、同学们就课本上“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一任务开展讨论。某小组讨论后汇报如下:谣言没有事实依据,不符合诚信要求,会误导公众,必须加强治理。对该小组的汇报,你的认识是( )
①阐述了治理谣言的必要性
②该小组对任务理解不准确
③应当补充谣言传播的特点
①基本价值判断出现了失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研学旅行有利于青少年( )
①丰富人生阅历 ②提前进入社会
③迅速提升学习成绩 ④感受社会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带上你最喜欢的书,我们一起去旅行。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历史,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与落寞;我们走进现代科技,了解中国近些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走进人文建筑,去了解不同地区的建筑与人文艺术;我们走进拓展活动,在不同项目的实践中学会合作。研学旅行的原因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终身学习促发展,人生价值会体现 C、逐渐地认识自己,自我超越才实现 D、人生规划很重要,走向未来需学习
-
13、
【追求民主价值建设法治中国】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战国慎到《慎子·逸文》
民主与法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材料一
时政分享
我国实施的制度密码
2023年7月1日,香港回归26周年,在祖国全力支持下,香港保持繁荣稳定良好的局面。
例:“一国两制”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①
绵阳市政协举行“民生论坛”,十多位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围绕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有关部门认真倾听意见,坦诚回应关切。
②
2023年12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起草了《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专家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依次破译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我国实施的制度密码。
材料二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爱到公平正义;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摘编自二十大报告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如何体现厉行法治?
-
14、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做自信中国人,中学生应该( )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觉淡化英语学习
②立足国家社会需要,坚持努力不懈追梦
③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守卫边疆保家卫国
④与国际友人交往时,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5、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浩繁卷帙中,人们能够更透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下列古语与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相匹配的是( )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④“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6、2024年迎来澳门回归25周年。自回归以来,澳门始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经济、民生等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这说明( )
①“一国两制”在澳门取得巨大成功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
③强大的祖国是澳门经济发展的后盾
④“和平统一”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下列一组诗句共同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 -
18、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下列名言警句蕴含的道理与此一致的是(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荀子》 B、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一《商君书》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论语》 D、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一《荀子·大略》
-
19、下列关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微行为”和“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A
小泉当选“校长小助理”参与学校管理
建设法治政府
B
小岩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学校手机管理听证会
参与民主决策
C
小闽拨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校园周边安全问题
行使公民管理权
D
小福利用网络渠道为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扩大公民民主权利
A、A B、B C、C D、D -
20、央视网消息称在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我国仍然保持了对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样做有利于( )A、消除城乡差异,维护社会公平 B、实现同等富裕,促进社会和谐 C、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D、全面建成小康,主导世界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