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10月26日,我国单体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在____实现全容量并网,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基地开发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
    A、江苏盐城 B、山东乳山 C、广东汕头 D、福建福清
  • 2、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武汉大学____院士和清华大学____院士颁奖。(     )
    A、顾诵芬   王大中 B、赵忠贤   屠呦呦 C、李德仁   薛其坤 D、黄旭华   曾庆存
  • 3、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____》。(     )
    A、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B、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C、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D、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4、2024年9月30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周年招待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
    A、60 B、65 C、70 D、75
  • 5、

    传承美德,幸福成长。

    家是生命的居所,温馨的港湾。让我们带着爱和希望,和家人共筑美德之家。

    【悟孝之真谛】

    在学习了“家的意味”后,小华对“孝”等字的由来产生浓厚兴趣,以下是他搜集到的关于“孝”的资料内容。

    资料一   孝(见下图),会意字,其古字形如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自古以来,“孝”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二   进入新时代,“孝”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更是将孝亲敬长等传统美德上升到法律层面,用法律为孝心护航。

    (1)依据上述材料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的认识。

    【筑幸福之家】

    周末,小华一家来到户外进行野炊游玩,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请阅读他们的故事,并回答问题。

    (2)爱在家人间,责任扛在肩。面对爸爸和妹妹的要求,哥哥小华应该怎样安排?请完成故事续写并说明理由。
  • 6、【正确认识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七年级学生小雅的一则日记,回答问题。

    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天气:阴有阵雨

    今天,我要静下心来好好认识一下自己。我是一个文静的小女生,相貌不算出众,中等身材。我的气质比较沉稳,遇到事情不会惊慌失措。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好帮手,会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比如洗碗、拖地。在班级里,我是同学们的好伙伴,也是老师的小助手。

    大家都说我很善良、有耐心。上次参加敬老院的志愿服务活动,我耐心地陪老人聊天,给他们讲故事,老人们都很开心。通过这次实践,我发现自己有爱心和责任感。我虽然有很多不足,但也有自己的优点。我要不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成为更好的自己。

    (1)、结合小雅日记的具体内容,说说她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
    (2)、结合材料和“做更好的自己”的知识,谈谈我们如何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 7、以下是小阳和小童的周末时光。

    小阳:上周末我报名参加了外语社团,在社团中我学习多样的语言,开阔了视野,也提升了自己的交流能力。

    小童:上周末我参与了环保宣传实践活动,使我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也要做“环境保护小小倡导员”,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小阳和小童充实的周末时光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经常学习书本知识就可以使心灵得到滋养

    ②学知识、长见识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能力

    ③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④生活实践可以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某班准备制作一期“爱护身体”的主题板报,以下可以入选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人们常说“毒品猛于虎”。毒品严重摧残吸毒者的身心,对家庭、社会、国家也产生严重的危害性。对于中学生而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积极向周围的同学和朋友宣传禁毒知识

    ②好奇,追求刺激,体验一下吸毒的感觉

    ③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慎交友

    ④不接受陌生人递过来的香烟、食品或饮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当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我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能力逐渐增强,独立性逐渐显现。对于父母的关心、要求和管制,我们可能会越来越抗拒,产生抵触情绪,“爱的冲突”就发生了。对于亲子冲突,我们应该(     )
    A、尽量不要让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 B、认识到冲突是难免的,不必理会 C、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积极与父母沟通 D、最好冷处理,等冲突自然而然消失
  • 11、202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之所以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是因为(     )

    ①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教师已成为最重要的职业

    ③当前教师素质能力普遍偏低

    ④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下列补充在如下思维导图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内容是(     )

    ①慎交友,结好伴       ②品德高尚③颜值高       ④成绩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漫画《变了味儿的帮助》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 B、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 C、交友需要讲原则 D、朋友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困难
  • 14、英国著名诗人、哲学家乔叟说:“自知的人是最聪明的”。之所以说“自知的人是最聪明的”,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

    ①可以促进自己不断的发展            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③有助于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        ④有助于宽容和善待他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5、在学习了“认识自我”这一内容后,小阳同学整理了如下资料,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

    ①自知者明——认识自己很重要

    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要善于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③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明日之我一定会优于今日之我

    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一旦被事物所迷惑,无法认识自己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6、班主任老师在小明的成长手册寄语中写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的勤奋让我佩服。若能克服粗心的缺点,你将收获更多的掌声!”小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小明认识自己的方法是(     )
    A、自我观察 B、他人评价 C、听取集体评价 D、与他人比较
  • 17、2017年4月,重庆市举办了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来自全市38个区县的60余万中小学生参加了本届大赛。参赛同学们通过查阅图书、报刊、互联网、请教老师等多种学习方式,研制出了许多贴近生活的小发明。这次竞赛活动使我们认识到(     )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②探究、发现、感悟都是学习的表现

    ③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

    ④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外学习获得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启示我们(     )

    ①只要努力去做,就能成功

    ②人生充满曲折,尽力而为就行

    ③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④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

    八年级一班同学组织开展一期主题为“心系祖国”的班会,下面是班会部分内容,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心系祖国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还存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1)请概括划线部分材料反映的内容。

    (2)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矢志报国

    有一种深情表白,叫做“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戍边烈士陈祥榕曾在日记上写下的这句话,令无数人为之泪目。他也用生命践行了这一誓言,当国家受到侵犯时,他冲锋向前,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3)陈祥榕用生命坚守了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什么责任?

    (4)陈祥榕是怎样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

    勇担使命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每位青年都有无穷的潜力和机会。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6)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怎样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3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涉罪未成年人宽容不纵容。

    (1)、最高检“对涉罪未成年人宽容不纵容”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2)、未成年人应该怎样有勇有谋地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