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7-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政治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 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松木塘镇关山口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益阳市国基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虎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思想品德试卷
- 2015-2016学年湖南永州祁阳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2016届湖南省宁远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 通用版思想品德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测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5年2月14 日晚,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圆满闭幕。亚冬会的文明是指国民的言行举止表现出良好的文明素质,这要求观众:线上观赛遵守“弹幕礼仪”,没有攻击和指责;线下文明观赛,公共场合使用手机、平板等设备时主动佩戴耳机,避免外放模式等。
材料二
回顾本届亚冬会,那些超越竞技的温情瞬间令人动容:中国队选手韩雨和菲律宾队选手在冰壶赛后“比心”合影;运动员村里,亚洲各代表团运动员相互交换徽章、友好交流;临别之时,运动员们相互拥抱、彼此祝福……这些温暖的瞬间,超越了胜负,跨越了国界,成为亚冬会最动人的风景线。
(1)、阅读材料一,运用文明有礼的相关知识,请你分析要求中国观众文明观赛带来的影响。(2)、阅读材料二,结合友善待人的相关知识,说说超越竞技的温情瞬间带给你的感悟。 -
2、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请结合“友谊大考验”,指出小雨行为的可取之处。(2)、(课标任务指向·评价)结合上述两幅漫画,请你从诚信的角度对小美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进行点评。(3)、了解完小雨和小美的事例,谈谈你应该如何践行诚信。
-
3、青春是人生中宝贵的绚丽篇章,法治则是守护这份美好的坚实铠甲。从校园到职场,从家庭到社会,法律始终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新时代青年不仅是法治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成为法治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
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知法懂法
②积极承担责任,有序利用资源
③知晓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小青爸爸在网上看到一则“拨通电话就能轻松赚钱”的广告,打算试一试。小青得知后,给爸爸讲述了以下案例进行劝解:
案例:李某用一台手机以拨打语音的方式联系诈骗分子,另一台手机拨打诈骗分子提供的潜在被害人电话,两台手机同时打开扬声器,实现诈骗分子与受害人直接通话。被害人吴某接到电话后,在电话中被骗子引导添加好友并下载相关 App,最终被骗取人民币11万余元。
结果: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李某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提供通讯帮助,其行为属于诈骗共犯,后以李某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爸爸在小青的劝说下,放弃了从事该工作的想法。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作为小青劝爸爸放弃从事该工作的理由有( )
①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
②网络上的工作不可信,应一律拒绝
③要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轻松高薪的工作都是骗局,不应轻易尝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某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发现某业主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楼顶搭建简易结构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对其违建部分进行了拆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②该行政执法支队履行职责,依法办事
③该业主缺乏法治观念,未能做到自觉守法
④该业主可用法律武器维护搭建结构棚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法治赋能,让“诗和远方”行稳致远。据此完成问题。(1)、学案例 明事理
案例
导游陈某受北京某旅行社委派在京带团期间,编造“故宫北门出来没有出租车,只有摆渡车”等虚假信息,诱骗游客参加另行付费项目。
结果
陈某被罚款4000元、没收违法所得5463元,暂扣导游证2个月,关联旅行社被罚款30 000元、责令停业整顿1个月。
该案例及结果( )
①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善 ②体现了陈某责任意识、法治观念有待提升③说明法律底线不可逾越,我们要尊法守法 ④可以警示其他导游,杜绝此类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遇事情 靠法律小唯一家人在旅行期间,导游采用言语恐吓等方式强迫他们参加另行付费项目。他们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
①进行技能培训,约束导游行为
②大哭大闹,拒不配合参加付费项目
③咨询律师事务所,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收集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A
一名中学生遇到突发疾病摔倒的老人,毫不犹豫上前扶起他,并陪同前往医院
缺乏风险意识,不懂得及时保全自身
B
某主持人主动单膝跪地与轮椅上的女孩平视合影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C
某校团委书记每个暑期坚持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到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学生们弘扬敬业精神,勇于承担责任
D
运动员在赛场上不断挑战自我,为国家争得荣誉
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
A、A B、B C、C D、D -
8、杨柏海是徐家巷村的一名村民,他多年来始终铭记回馈社会、反哺家乡的初心,2025年春节前夕为村内230余名群众捐赠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长期资助奖励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受益学生达100余人。这说明杨柏海( )
①懂得换位思考、体谅和包容他人 ②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传递了温情与爱心
③与人为善,弘扬友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④践行了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老师让班级里最内向的学生上台抽取纸条,并宣布游戏规则:如果抽到空白签,全班同学今天都没有作业。当这位同学抽中空白签后,全班同学欣喜若狂。其实游戏的谜底是:每个纸条都是空白的,游戏的初衷只是想让内向的孩子融入班级。老师在这个游戏中的举动( )
①违背了诚信原则,应当禁止 ②未遵循伦理原则,不利于公平
③讲究策略,运用了诚信智慧 ④传递了温暖,能助力学生成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周某与彭某发生肢体冲突,周某不慎将彭某手机丢至江中。随后,彭某向人民法院提交了涉案手机购买发票,要求周某进行赔偿。经过调查核实,彭某为获得超额赔偿而提交了虚假发票,人民法院对彭某发出司法惩戒决定书,决定对彭某罚款2000元。人民法院此举( )
①能杜绝社会生活中的失信行为
②基于诚信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③有利于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④告诫人们违背诚信原则就会受到法律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下列行为中与古语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有( )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资治通鉴》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左传》
①参加正式会议时保持得体的着装和举止 ②指导新人工作时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
③在正式宴会上不等人齐就抢先动筷 ④收快递时对快递员说声“辛苦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斑马线前,机动车辆主动缓行;大街小巷,电动车骑行者佩戴头盔有序骑行……2025年以来,合肥市以“我爱我家,我爱合肥,礼让文明”行动为牵引,将文明理念深植城市肌理,让市民在细微处感受城市温度,凝聚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这一实践生动诠释了( )
①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②文明有礼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③文明关系到国家的形象、民族的尊严 ④文明有礼能够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婚姻登记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办理的规定带来了诸多不便。2025年5月 10 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婚姻登记户籍地管辖限制,实现婚姻登记证件“全国通办”。这体现了( )
①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②社会规则可以随意修改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需要加以完善 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可以改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小微违法行为看似是“少数人犯错,全民来买单”,平摊到每个人身上并不显眼,但海量的违法带来的海量治理成本还是要由全社会整体承担,最终侵蚀的是每个人的福祉和利益。如果任由其发生与蔓延,这些行为将带来负面示范,并且严重损害法律尊严与社会道德体系。减少社会上的小微违法行为,我们应该( )
①持续强化规则意识 ②依赖他律,仅靠他人来约束自己
③加强自律,主动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④自觉将社会规则内化为行动准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2025年3月4日,大兴机场分局航站区派出所的民警接到机组人员报警,称在飞机下降阶段有旅客在客舱的卫生间内吸烟。大兴机场警方依法对该旅客在机舱内吸烟的违法行为,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这一事例说明( )
①违反规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遵守社会规则只靠人们自律 ④道德是保障良好秩序的强制措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出行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静音车厢”应运而生。购买“静音车厢”车票的旅客,应自觉遵守“静音”约定,使用各种电子设备时需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这表明(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秩序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某校八年级(3)班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课堂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课堂问答】
【案例思考】
案例
谢某某为博取流量关注,利用AI生成工具捏造虚假案情,经深度编辑后发布于社交平台。警方依法对谢某某作出行政处罚,责令立即删除全部不实信息,并处以500元罚款。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交流讨论】
(1)、对以上两则资料,有同学提问:“两则资料中的内容是不是相互矛盾的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位同学答疑解惑。(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思考谢某某的行为对我们有何警示?(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续写小蕊同学的发言。 -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借助网络,动动手指,在手机或电脑上登录相关政务服务平台,就能轻松完成各类业务办理,大大节约时间成本;通过社交软件,我们能随时随地与远在异国他乡的亲朋好友视频通话,还能在各类兴趣小组结识志同道合之人;电商平台让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地头销售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直播带货成为新的销售热潮……
【材料二】
回顾2024年,中国网络媒体在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既追求“一屏传万家”的广泛传播,也注重“一图胜万言”的直观表达,努力让网络空间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坚实主阵地。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明网络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在当今网络时代,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3)、结合自身实际,请你谈谈新时代的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实际行动传播网络正能量。 -
19、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以“走进社会 亲近社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个人分享】
第一小组的一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周末的生活片段:
9点,爸爸带我去超市采购生活用品,耐心教我如何辨别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回家后,在爸爸的示范下,我成功组装了新买的书架,看着整齐排列的书籍,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13点,社区举办了防诈骗宣传活动,民警叔叔用真实案例告诉我们不要轻信陌生人来电,我也学会了如何识别网络诈骗。我认真做了笔记,准备回家教给爷爷奶奶。
18点,我主动整理了全家人的鞋子,把冬天的靴子都擦干净收好。妹妹写作业遇到难题时,我放下手机耐心辅导,爸爸摸摸我的头说:“你真是妹妹的好榜样。”
(1)、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出发,你能从上述分享中得出哪些结论?【倡议行动】
第二组同学决定就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出发,你能从上述分享中得出哪些结论?
(2)、请你帮助该组同学列出倡议要点。 -
20、主题情境 “社会生活百态”主题采访 某校八年级(1)班围绕“社会生活百态”组织了一次对不同职业者的主题采访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引导参与】
参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表现,多数同学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本次活动,展现了良好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但是有些同学以种种理由推脱,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采访】
在老师的号召下,同学们对不同职业者进行了采访。以下是部分受访者的发言:
刘老师
作为从教数十年的老教师,我亲身经历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回想当年,每件教具都需要亲手制作,学校的硬件设施也相对简陋。而如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校园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更让我欣慰的是,国家还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化的教师培训。看着教育教学环境日新月异,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与自豪。
王先生
20年前刚当消防员时,条件特别艰苦,那时候连像样的防火服都没有,有些破拆工具还是老班长们自己焊的。现在的消防车,有能穿透浓烟的热成像仪、会自动调节水压的水枪。智能模拟系统是国家专门配发的,现在装备好了,训练也更专业了,每次出警都能更快、更安全地救人。
【体悟成长】
活动结束后,小强分享了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
今天的经历让我想起梁启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我”与“我们”休戚相关……
(1)、假如你是班主任,针对班级里部分不愿意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请你劝导他们积极参与。(2)、结合受访者的发言,请你描述社会生活的特点。(3)、结合小强的分享,谈谈梁启超的话带给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