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某部动画电影中有这样的情节:哪吒拜太乙真人为师,跟随他学习仙法道术。太乙真人不仅传授哪吒法术技巧,还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由此可看出哪吒与太乙真人之间的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亲子关系
  • 2、周末,老师组织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描绘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以下不能体现社会生活画卷丰富性的是(     )
    A、小乐:集市有各类特色农产品售卖 B、小悠:我们社区举办了亲子运动会 C、小阳:我自己在家刷了一天短视频 D、小琪:广场街头艺人的表演很精彩
  • 3、下图是山西省某中学八年级(1)班“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路线图,根据路线内容推测,你认为此次活动的主题是(     )

    A、参与社会实践,完善社会关系 B、走进社会生活,提升综合素养 C、感受世界巨变,创造精彩人生 D、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 4、2025年“全国邻里节”主题为“共建美好社区,共享幸福生活”,倡导“每户参与一项社区服务,社区品质提升一大步”。同时,航天员桂海潮说:“没有国家航天工程的支持,个人不可能登上太空。”这两句话体现的道理是(     )
    A、都强调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B、都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支持 C、前者体现个人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后者体现社会对个人的支撑作用 D、前者强调社会决定个人发展,后者强调个人促进社会进步
  • 5、某中学八(3)班为了加深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认识,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阶段一   搜集资料,夯实理论】第一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下面的信息:

    信息一   2025年,中国元宇宙(数字化空间)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产量预计分别达到8503.6亿元和620.8亿元。

    信息二   人民网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的15年来,各地群众每逢全国两会,就到人民网留言,写下诸多建议。全国人大代表通过人民网致信群众,回应关切。

    信息三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4年,我国青少年数字化娱乐方式的参与率从35.6%提升至78.9%。

    【阶段二   走访调查,积极行动】

    第二组同学深入学校,调查青少年使用网络新技术的情况,发现有40.1%的中学生认为获得知识变得容易了,29.9%的中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了很多新的技能,但是也有43.5%的中学生用电脑和手机太多,视力下降很快。此外有人在互联网上炫富、骂脏话、恶搞,宣扬暴力、早恋等,一些是非不分的学生也有样学样。

    第三小组的同学深入小区,调查居民使用网络新技术的情况,发现不少居民总是接到虚拟货币诈骗信息,还有的居民在参与虚拟投资理财时遭遇诈骗。对此,第三小组的同学决定成立反虚拟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小区向居民宣传防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

    (1)、第一组同学搜集的三则信息分别向我们展示了网络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第二组同学研究的课题——“如何做网络生活的主人”,给出你的建议。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参与小区反虚拟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是一种什么行为?并谈谈这种行为的意义。
  • 6、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下列关于“互联网+”说法有误的是(     )
    A、“互联网+交通”催生了一批打车拼车专车软件,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 B、“互联网+教育”将会使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C、“互联网+集市”使传统的集市走向没落,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互联网+政务”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助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 7、“网络暴力”日益成为“伤人利器”。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司法守护网络清朗,持续从严惩治网络暴力犯罪,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292人定罪判刑,以侮辱罪、诽谤罪对91人定罪判刑。”远离“网络暴力”,我们青少年应该(     )
    A、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网络暴力 B、远离网络,以免受到网络暴力的伤害 C、积极维护社会正义,坚持以暴制暴 D、提高媒介素养,自觉抵制网络暴力
  • 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虚拟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普遍。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下列说法最能概括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
    A、网络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 B、网络缩小了人们交往的朋友圈 C、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口的流动 D、互联网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 9、为了让自己拥有一段精彩而有意义、有价值的学生生活,我们应这样利用网络优势(     )

    ①有事无事上网聊天

    ②理性利用网络这种工具

    ③上网时有明确的目的,不在无聊的信息上浪费精力

    ④不被网上的“花花草草”所吸引,做到“信息节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根据下列对话,你给两位同学的建议是(     )

    ①自觉上交手机,彻底远离网络生活     

    ②辨别网络谣言,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③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     

    ④学会选择网络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从古代的鸿雁传书、烽火传信,到今天的短信、微信、视频通话,这不仅加速了信息传递,还实现了千里之外的实时聊天。这一变化体现了(     )

    ①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只有网络才能让我们实现无障碍交流

    ③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④网上交友比现实交友更值得我们信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暑假里,中学生小赣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     晴

    今天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

    这种经历有助于(     )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获得社会的物质支持   

    ③积极融入社会   

    ④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13、在莲花池测算水质变化,在园博园测绘古典园林,在永定河畔丈量大地……丰台区打造“乐学公园”,以公园绿地为载体、中小学教育为主体,学生在探究项目的引领下,走进社会大课堂。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③满足学生全部的学习需求

    ④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婴儿时期,父母对我们给予照顾,进行情感交流;在童年时期,我们学习知识,与同伴交往;在青少年时期,我们拓展交往圈,接触社会多元文化;成年之后,我们进入职场,推动社会的发展。依据上述内容推断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C、人刚出生时就已是合格的社会成员 D、复杂的社会关系更有利于个人成长
  • 15、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下俗语与社会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地缘关系 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缘关系 C、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业缘关系 D、损友敬而远,益友敬而亲———地缘关系
  • 16、“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有利于传播网络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
  • 17、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让勤奋学习成为青年远航的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学习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由于课程增多,进入中学的小李感到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了。为了不“掉队”,小李经常做作业到深夜,三餐时间也抽空背课文,有时还会在一些课堂上悄悄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即便如此,他的考试成绩也没有明显进步。于是小李有些心灰意冷,开始讨厌一些自己较弱的科目。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李应如何学会学习。

  • 19、2025年寒假期间,初中生小安参加了“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如表是他的研学记录,这说明(     )

    时间

    地点

    学习心得

    2月5日

    博物馆

    充分感受了民俗文化,中华文化真有魅力,让人惊叹

    2月8日

    革命烈士纪念馆

    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真让人敬佩,现在的生活真幸福

    2月10日

    科技馆

    感受科技与创造力、人类智慧与工匠精神的完美融合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校外我们的所见所闻也是学习

    ②学习能给我们带来美妙感受,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③参观游览虽然也能增长见识,但远不如在校学习有意义

    ④参加此类活动能获得更多的分数,做完美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下列名言警句与自我认识的方式对应错误的是(       )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认识自我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C、吾日三省吾身——自我观察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