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守道德准则。下列做法违背“慎独”要求的是(    )
    A、小童自觉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B、小林在无人监考时能诚信答题 C、小明把捡到手表悄悄据为己有 D、小琴完成作业后主动预习新课
  • 2、有同学说,规则像道路上的斑马线,像悬崖边上的护栏,像过山车上的安全带。该同学对规则的形象比喻启示我们(    )
    A、只有危险的时候才要遵守规则 B、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C、规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的 D、每个人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 3、下表是某市公共场所中人们最不喜欢行为的调查结果,这提醒人们…(    )

    人们最不喜欢的行为

    抢座霸座

    插队

    闯红灯

    乱扔垃圾

    围观起哄

    践踏草坪

    占比

    64.47%

    57.25%

    56.85%

    49.11%

    27.27%

    16.25%

    A、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B、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C、增强公共参与意识 D、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 4、一些不合理的规则,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遵守。(    )
  • 5、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惩戒,也需要自我约束。(    )
  • 6、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    )
  • 7、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社会采风活动,他们拍摄的宣传片《遇见》获得了广泛好评,下面是宣传片中几组镜头。

    (1)、请为宣传片《遇见》所反映的内容设计一个主题。
    (2)、镜头一、二中的导检护士、悦读吧管理人员以及阿姨和读者身上共同体现的该品质有何重要性?
    (3)、针对镜头三中人物的言行,请你就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分别提出忠告。
  • 8、不学礼,无以立。以下同学生活片段中的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有 (  )

    ①早晨,在校门口遇到老师和同学,兰兰主动问好

    ②课间,凯凯进办公室请教问题,自觉轻轻地敲门

    ③下午,思思一回家就玩手机,也不和妈妈打招呼

    ④晚饭时,菜刚端上龙龙就抢先拿起筷子狼吞虎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下图中人物的行为提醒我们网络交往时要(   )

    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懂礼明礼,尊重他人

    ③谈吐文雅,以理服人

    ④言论自由,畅所欲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0、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领导人配偶活动时,以亲切的笑容、优雅的姿态、得体的中式着装,成功诠释了外交礼仪的内涵,得到各国人民、各路媒体的广泛赞誉。这说明文明有礼(   )

    ①能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②有利于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③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    ④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1、一位父亲因病到医院住院治疗,他躺在病床上,感觉身体非常难受。儿子焦急地说:“我去叫医生。”父亲突然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这位父亲的话启示我们做到文明有礼(   )

    ①要从小事做起、细节做起    ②要遵守规则,维护秩序

    ③要仪表整洁,落落大方    ④要尊重对方,说话和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战国时期的荀子在《荀子·修身》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启示我们文明有礼有助于(   )

    ①学业进步    ②个人发展    ③事业成功    ④国家安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你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这一广告语已成为广大浙江人民的共识。这告诉我们(   )
    A、做文明有礼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B、一个人的文明素养高低决定了整个社会文明程度 C、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增进了团结友爱 D、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体现国家形象
  • 14、这是因为, “有礼”(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②能带动周边所有人讲道德

    ③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④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时下,以快节奏打卡为特征的“特种兵式旅游”受到年轻人追捧。如图“特种兵式”游客的言行,值得提倡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有礼”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浙江持续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让“有礼”成为最具标志性的成果。据此回答第5~6题。

  • 16、文明有礼不仅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也有利于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
  • 17、一名游客朝兵马俑坑里扔烟头,这种行为“坑”的是文物,也暴露出文明素质的大“坑”。(   )
  • 18、法律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
  • 19、阅读八年级学生小磊的假日生活镜头,回答问题。

    镜头一:暑期,小磊报名成为社区“青少年文明劝导队”的志愿者,协助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在活动中,他需要提醒居民不乱扔垃圾、规范停车等。起初,他因担心被居民拒绝而胆怯,但在同伴鼓励下,他学会了主动沟通与文明劝导的技巧,并理解了遵守公共规则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小磊感觉收获满满,自己好像“长大”了很多。

    镜头二:周末,小磊在父母经营的小超市帮忙。在父母指导下,他学会了整理货架、收银。父亲常告诫他:“我们开店一定要诚信经营。”一次,一位老人多付了10元钱,他发现后立刻追出店门归还。这件事让他深刻体会到诚信不仅是规则,更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此外,小磊还通过观察父母如何与顾客交流,学会了礼貌待客和换位思考,逐渐理解了“经营者”这一角色的责任。

    (1)、联系镜头一,谈谈你对“社会化”内涵的理解
    (2)、结合二则镜头,说说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社会化。
    (3)、根据小磊的经历,简述社会化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 20、从事建筑设计30年的工程师老张,周末主动报名参加绿色建筑新标准培训。同事们劝他“快退休了不必这么拼”。他却说:“行业每天都在变化,停下来就会被淘汰。”老张的做法提醒我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应当 (    )
    A、强化职业技能,提高收入待遇 B、遵守行业规范,避免法律风险 C、通过持续学习,促进自我发展 D、提升学历层次,获得晋升资格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