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没有人能活成孤岛,社会化是“共生”的智慧。以下做法能较好体现这种智慧的是 (   )

    ①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    ②努力为他人提供帮助

    ③勇敢回击别人的批评    ④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小林在图书馆安静区大声接打电话,图书馆管理员礼貌地上前对他进行了提醒,小林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违反了图书馆规则。此后,在图书馆他特别注意保持安静。这启示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青少年要 (     )
    A、掌握生活技能 B、学习行为规范 C、了解风俗习惯 D、维护自己权利
  • 3、小明是某中学环保社团的新成员,第一次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他被安排负责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垃圾。通过这次实践,小明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组织者。小明的这一经历告诉我们青少年要在社会生活中 (   )
    A、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B、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C、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D、了解环保专业知识
  • 4、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下列行为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是(   )

    ①小敏坚持每天上网观看新闻联播的习惯

    ②小广骑自行车上学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③小天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④小波以学习太忙为由拒绝参加劳动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以下是小立绘制的个人成长路线图,如果要总结他的成长历程,以下结论最恰当的是(   )

    A、同伴的热心帮助是成长的关键 B、书本学习是成长的主要动力 C、优越的家庭条件保障个人成长 D、不断的社会化推动个人成长
  • 6、有专家指出,人的社会化产生于关系网络,一切都是由关系开始的。这启示我们(   )

    ①社会化就在于同他人搞好关系

    ②社会化需要在网络世界中完成

    ③社会化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④社会化离不开丰富的社会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人的社会化是从我们成年后正式步入社会开始的。(   )
  • 8、“性相近,习相远”这句古语说明社会化对个体成长影响重大。(   )
  • 9、父母、老师、同伴、大众传媒等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 10、某班组织了一次走进网络生活的学习实践,请你一起参与。
    (1)、【网民访谈】

    同学们访谈了身边的几位网民,他们表达了自己的困扰:网络推送内容是如此“精准有趣”,每天沉浸在“信息海洋”中,情绪在喜怒哀乐间“来回切换”,手机里仿佛装下“整个世界”,大脑却昏昏沉沉,“拿出手机,什么都会,放下手机,脑子里面又什么都没有”……

    针对访谈网民提出的困扰,我们该如何应对?

    (2)、【漫画观察】

    网络带给我们便利,也衍生了一些新问题。同学们从网上看到三幅有趣的漫画,从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的网络现象。

    漫画分别反映了哪些网络现象?请给漫画中的违法者们写一段劝诫语。

    (3)、漫画二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同学们认识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势在必行,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作为青少年应该……(提示:请从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角度续写青少年的做法。)

  • 11、网络正能量,你我共传播。下列行为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     )

    ①小海在抖音平台转发未经核实的地震灾害信息

    ②小雨在微博发起为山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活动

    ③小天在政府网站留言为创建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④小强通过一款AI软件顺利抄到数学作业答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为了响应下侧漫画的倡议,青少年应(     )

    A、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B、积极获取网络新知 C、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D、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 13、为化解下列这则日记中提到的烦恼,可给出的建议是(     )

    2025年9月21日 周日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但网上新闻真太丰富了,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作业没时间写,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

    A、传播网络正能量 B、学会“信息节食” C、不沉溺虚拟交往 D、打破“信息茧房”
  • 14、下侧漫画提醒我们(     )

    ①学会辨别网络信息

    ②遇到困难自行解决

    ③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④网上交友危害无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因个人纠纷,刘某将李某及其家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照片等信息,编辑并添加诅咒文字后,通过几十个网络账号多次发布,引发大量负面评论,给李某一家工作与生活带来严重侵扰。据此回答第6~7题。
    (1)、这一案例中,刘某的行为错误之处在于通过网络(     )

    ①恶意攻击他人    ②制造社会恐慌

    ③实施诈骗行为    ④泄露他人隐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李某报警,刘某被依法逮捕,后来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李某的经历警示我们(     )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②网络信息,基本都假

    ③学会做负责任的网民    ④沉迷网络,害人害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漫画《牵着鼻子走》告诫我们要(     )

    A、少用手机电脑,远离网络信息 B、注重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C、增强自控能力,合理利用网络 D、善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 17、举办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活动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
  • 18、网络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这充分说明网络无限,自由无界。(     )
  • 19、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要全面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     )
  • 20、阅读罗书坚“为爱奔跑”的故事,回答问题。

    2025年3月23日,浙江兰溪半程马拉松赛现场,一位推着轮椅奔跑的选手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浙江好人”罗书坚,轮椅里是他罹患脑瘫的儿子小柏。

    14 年前小柏出生时,因重度窒息导致严重脑损,被诊断为脑瘫,并伴有自闭等症状。罗书坚承担起父亲的责任,为了让儿子更多地接触社会,他带着小柏进行跑步训练,慢慢成为一名马拉松跑者。2015 年,父子俩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至今,他推着小柏已跑遍国内20多个城市,完成74场赛事。每到一个城市比赛,罗书坚都会带着小柏去转转。在成都看熊猫,在北京爬长城……

    罗书坚付出的努力给小柏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变化。

    赛场外,罗书坚作为一名快递员,一直为公司奔跑着;作为社区居民,他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呼吁更多人关注特殊群体。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理应为社会贡献力量。”

    (1)、根据材料指出罗书坚具有的不同身份,这些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来确定的? 
    (2)、联系材料,运用本框知识,说说罗书坚努力让小柏更多地接触社会的必要性。
    (3)、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你对画线的句子的理解。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