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共推进合宪性审查127件,撤销或纠正违宪违法的行政法规5件、地方性法规18件,并首次建立“宪法解释案例库”强化宣传教育。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宪法监督的职权

    ②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问题

    ③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2、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迎接国家宪法日的到来,某校开展了“宪法晨读”“模报宪法宣誓”“宪法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宪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开展这些活动能让同学们(     )
    A、维护宪法权威,提高宪法地位 B、监督宪法实施,纠正违宪行为 C、丰富宪法内涵,推进依宪治国 D、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
  • 3、对下图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正确。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B、正确。因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C、错误。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错误。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4、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5次对这部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了必要的修改,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材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

    ②更好地实施宪法,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③加强合宪性审查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④推动宪法修改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下图是我国某部法律的目录。由此可知,该法律(     )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①体现人民意志,规范民事活动

    ②规定全局问题,地位至高无上

    ③惩治违法犯罪,追究法律责任

    ④设置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下边漫画中某些公职人员的躺平行为违背了(     )

    A、法无授权即禁止 B、权力行使可任性 C、法定职责必须为 D、法无授权不可为
  •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下列行为体现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是(     )
    A、2024年我国政府将持续发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B、国务院明确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保障人权 C、教育部等多部委出台文件,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 D、某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 8、下列对下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②能够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③有利于维护良好法治环境

    ④有利于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不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     )
    A、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C、维护中央权威,服从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D、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 1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取消农业税,不断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宪法角度看,这说明(     )

    ①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②公民享有的人权内容很广泛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原则

    ④我国人权保障工作非常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4年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之所以要坚持人民至上,是因为(     )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 C、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公民是国家的主人,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大中小学的在校生达到2.7亿,加强青少年的宪法法治教育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宪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让法治精神从小在青少年脑海中扎根,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近年来,在全国普法办、司法部的指导下,教育部加大了在青少年当中开展宪法法治教育工作的力度,推动宪法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材料二   2020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白玛赤林主持并监誓。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命程立峰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决定任命唐一军为司法部部长,决定任命黄润秋为生态环境部部长。根据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上述人员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你所在学校准备针对社区居民开展一次宪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策划一种宣传形式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为了更好地宣传宪法,我们还需要搜集一些权威、典型的案例,请你写出两种搜集资料的有效方式。
    (3)、结合所学宪法知识,请你分析国家举行宪法宣誓仪式的原因。(两个方面即可)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为了保障宪法的实施,请你给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两个方面即可)
  • 13、学习宪法,践行宪法

    材料一: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力的纸。——列宁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宪法是国家磐石、九鼎之重器。

    材料四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是,也正逢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某校开展“宪法进校园”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用宪法规范自身行为。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四回答: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应如何践行宪法?

  • 14、近年来,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部署开展了“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注困难妇女专项司法救助”等多个专项行动。2023年共计救助9.5万件,涉及10.6万人,救助资金达到9.5.亿元。司法救助发挥了“救急解困”的民生保障作用,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这说明(     )
    A、检察机关一心为民,解决人民群众的一切难题 B、司法救助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C、司法救助是每个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效途径 D、我国通过司法救助维护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
  • 15、2022年3月2日,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通知:撤侨可带外籍配偶、父母或子女。驻乌大使馆“一个都不放弃”的做法,这体现了我国的人权(     )

    ①主体广泛       ②具有真实性       ③内容最广泛       ④比外国的人权更真实可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6、观察如图漫画《躺平》,对“躺平式”干部坚决说不!是因为其(     )

    ①没有依法行使权力,不履行职责,怠政懒政

    ②要被关进不能“躺”、不敢“躺”的制度笼子里

    ③没有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败坏了工作作风

    ④忽略了法治宣传教育,没有认识到人权广泛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 17、“寻迹党史 ·红色龙华”“献礼百年 ·为你读诗”“我为红色龙华代言”等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深圳龙华如火如荼地开展,同学们在活动中各抒己见,以下同学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B、小丽:党领导一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党 C、小明:党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必须带头守法 D、小峰: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才能体现党的宗旨
  • 18、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

    ①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目前我国的人权问题已经全部解决

    ③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重要体现     ④减贫行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下图漫画告诉我们(     )

    ①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②宁可不作为,也不能违反宪法和法律

    ③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④只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能杜绝一切腐败现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_______的原则。”(       )
    A、少数服从多数 B、民主集中制 C、民族平等 D、为人民服务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