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辛丑条约》的赔款约等于清政府当时每年财政收入的十二倍,条约规定除田赋外,还要以海关税、盐税等作担保,这使社会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人民陷入更苦难的深渊。由此可知,条约的签订 (   )
    A、使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转向资本输出 B、扭转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 C、加剧了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财政危机 D、使中国开始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 2、1898年6月后,北京、上海和一些省会城市中,士大夫上书言事多了起来,各地出现了许多新书、新报,北京出现了京师大学堂,各省出现了一些中小学校。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
    A、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令 B、《资政新篇》的实践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3、1897年,俄国乘德国侵占胶州湾的机会,出兵强占旅顺、大连,并要求清政府承认俄国在满洲和蒙古地方有铁路和工矿的独占权。同时,法国也以干涉还辽有功把云南、两广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1898年,英国在南方租“新界”,在北方租威海卫。材料表明(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出现内忧外患局面 C、中国对外进行平等贸易 D、中国边疆危机得到解决
  • 4、近代以来,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分别割占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南端,《马关条约》把江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给了日本,葡萄牙通过《和好通商条约》得到了对澳门的永久管理权,俄国则凭借《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占据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这一系列条约的签订   (  )
    A、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阻碍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5、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创办了第一个大型的近现代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办了第一个中国的民族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创办了第一个关于煤矿的中国企业————开平矿务局,创办了近代第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总局。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A、促进了近代中国城市化 B、实现了“自强”的目标 C、推动了早期现代化发展 D、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 6、如下是同学们查阅资料还原的1853年英国传教士麦赫斯与太平军将士的对话。这可以用来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   )

    麦赫斯:听说太平军都不发薪饷,那么各军人有没有私产?

    太平军将士:一概没有,如果壶出有人私藏五两白银以上款项,就要加以赖若。

    麦赫斯:人人都不许有私产,那他们想买点好东西吃又怎么办呢?

    太平军将士:需要的吃食大家平等分享,即使是最高级军官的盘碗也跟最低级的士兵一般。

    A、民主思想 B、可实践性 C、平均思想 D、等级制度
  • 7、某历史教师复习教学时对“两次鸦片战争”先后做了如下设计。此教学内容设计的调整旨在 (  )

    A、更凸显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B、更突出历史事件的时序性 C、更揭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 D、更关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 8、小森同学在学校举办的历史谜语小竞赛中创作了如下组合式谜语。该谜语的谜底是(   )

    A、《北京条约》 B、八国联军侵华 C、《南京条约》 D、甲午中日战争
  • 9、当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清王朝国势日下、萎靡不振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更加肆虐猖狂。资本主义用种种野蛮的方式达到自己获取市场及原料的目的。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向全世界。在这一背景下,英国(   )
    A、发动了侵华战争 B、要求五口通商 C、在中国开设工厂 D、协议贸易关税
  • 10、 同学们以“讲历史故事,品人物魅力”为主题开展分享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 品读人物书籍

    第一组同学整理了如下英雄人物书籍的介绍,请你概括两位英雄人物的共同影响,并归纳他们所展现的英雄气概。

    书籍介绍:介绍了林

    则徐的生平及其思

    想,其中讲述了林则

    徐担任湖广总督时禁

    烟及作为饮差大臣前

    往广东禁烟、布置海防的事迹。

    书籍介绍:介绍了陈

    化成的一生,讲述了

    其从军强化海务,协

    功禁烟,以及作为江

    南提督保卫吴淞口,

    与英军英勇作战,最终牺牲的故事。

    (2)、任务二 参观名人故居

    第二组同学在网上查找了如下名人故居,请你从中任选一个.结合人物事迹,谈谈其故居受到保护的原因。

    【示例】选择:左宗棠故居。原因:左宗棠是晚清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的带领下,清军消灭了阿古柏侵略势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维护了国家统一。此外,他大力兴办洋务,创办福州船政局,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贡献巨大。其故居作为其生活、治学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因此受到保护。

    (3)、任务三 阐释人物贡献

    请你协助第三组同学根据以下三位历史人物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的十余年间,据时人描述:“自英夷就抚后,始请以捐输之余作为船炮经费,而官吏侵渔,工匠草率偷减,不及十年,皆为竹头木屑。”最直观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军使用的地仍是前装滑膛的土制火炮。这就使清朝政府的一部分官员是各切地意识到引进先进技术的必要。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包子的屏务运动。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下,中国相当一部分开明人士开始意识到中国先前几十年的洋务新政实际上是一次“跛足的近代化运动”。由于这一运动没有从政治上触及几千年的传统政治体制,因此当中国面对经过近代化全面改造后的日本这一东方小国之后便不堪一击⋯⋯1898年,一场以“变法图强”为口号的维新运动拉开大草。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5月4日,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成,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警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其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集中体现了爱国学生的一致诉求:“外争主权”就是要对外捍卫中国的主权,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地位,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内除国贼”就是要惩办北洋军阀政府内部的卖国分子,即亲日派的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人。

    ——摘编自刘志新《百年党史关键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启动的背景,从口号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开明人士的近代化探索在认知层面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根据材料三,归纳出“爱国学生的一致诉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运动的最终结果。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上述口号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林则徐以及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爱国官兵的事迹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维护祖国尊严的壮丽篇章。

    ——摘编自湖南省教育委员会《卫我中华 浩气长存————中华儿女的反侵略斗争》

    材料二 19世纪末,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行动。中国清朝政府在中法战争中所暴露出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可欺,助长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更是怀有侵华野心,终于在1894年挑起了一场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中国军民在这场始于农历甲午年的中日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再次谱写了一曲又一由感人泣下的反抗侵略的壮丽乐章。

    ———摘编自许华《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任务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社会危机。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中的“反抗侵略的壮丽乐章”。
    (3)、结合时代特点,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13、下表为小乐同学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大事年表(节选),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时间

    事件

    1921年

    召开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2年

    召开中共二大,重中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922—1923 年

    领导工人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入数这30万人以上

    A、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B、是第一个全国规模政治 C、是近代历史必然选择 D、是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 14、下图是小希同学为撰写论文收集的资料包,据此推断他所撰写的论文可能是(   )

    书籍

    《共产党宣言》

    文章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图片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民主与科学思想带来的洗礼 C、资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的确立 D、戊戌变法在思想方面的影响
  • 15、小方同学在学习《五四运动》一课后,绘制了如下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了五四运动(   )

    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B、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是中国近代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16、陈独秀在《圣言与学术》一文中说道:“今欲学术兴,真理明,归纳论理之术,科学实证之法,其必代圣教而兴欤(yú)。”下列主张与其思想相近的是(   )
    A、鲁迅: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 B、胡适: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C、蔡元培: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D、李大钊: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
  • 17、云南于袁氏称帝后即独立,贵州则越一月后响应,广西则越两月后响应。然后以云贵之力下四川,以广西之力下广东,约三四个月后以会师湖北,底定中原。与描述事件相符的是(   )
    A、金田起义 B、帝制复辟 C、护国战争 D、广州起义
  • 18、湖北武汉的一座纪念碑上方是三支汉阳造步枪的石雕,碑座正面刻着“辛亥武昌起义工程营发难处”字样,两侧雕有九角十八星旗,背面刻有记述工程营发难经过的碑文。这座石雕(   )
    A、见证了打响首义的第一枪 B、反映了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C、体现了辛亥革命迅速发展 D、表明了中国人抵抗侵略的决心
  • 19、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搜集了下表资料。表中“____”处应填的是(   )

    搜集的资料

    探究主题

    ①洋洲醴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不仅扩大了同盟会的社会影响,而且鼓舞了同盟会进一步发动武装起义的信心。

    ②安庆起义失败后,徐锡麟在临死前所说的“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激励了后来的无数革命者。

    ③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    

    A、中国共产党掀起全国工人运动高潮 B、革命志士的奋斗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 C、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 D、武装起义是民主革命成功的唯一途径
  • 20、下图是庚子年间的一幅战争时的年画,描绘了义和团民和聂士成率领的清军与英法陆军交战的场景。该作品   (  )

    英法陆军与团民鏖战图

    A、宣传了太平天国平均主义思想 B、表达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愿望 C、展现了中华儿女抗击侵略斗志 D、揭示了英法侵略军的残暴本质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