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了积极抵抗政策,全力抗击日本侵略者。( )
-
2、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谱写的一场天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梦起】
材料一:天王到金田后,招齐拜上帝之人,……双界顶之战,两家(即清军、太平军)死人不少。屯扎数月,当被清朝之兵四困。……经西王、南王打破(清军大营),然后出关,分水旱上永安州。
————《李秀成自述》
材料一中的“天王”“西王”“南王”分别指谁?“分水旱上永安州”后,太平天国运动取得了怎样的新进展?
(2)、【梦兴】材料二:如下图。

图1自述依次描述了太平天国的哪些军事行动?这些行动之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了什么时期?
(3)、图2封面上“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是指哪一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该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说说他们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4)、【梦碎】材料三: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这一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天京之围,始于一八六二年四月。今年(1864年)老天王因援兵不到,命我亲身来召诸王。不料老天王升天,天京破了。
————《洪仁玕自述》
材料三中所述的事件分别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太平天国最终“梦碎”的主要原因。 -
3、“太平天国运动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材料表明该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A、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D、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
4、张老师在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图。此图不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C、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是近代史上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
5、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终点。这座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天津
-
6、《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但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外国商船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清政府固守闭关自守的政策 B、清政府拒不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C、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取得胜利 D、太平天国控制了部分长江沿岸城镇
-
7、 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形成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资政新篇》提出 ( )A、向西方学习 B、绝对平均分配土地 C、反封建斗争 D、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
8、下图为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两部纲领性文献书影,这两部文献都 ( )
A、主张学习西方改革内政 B、体现了农民的革命诉求 C、受条件限制而未能推行 D、改变了当时的不利局面 -
9、钱穆先生评价太平天国时说道:“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他作出如此评价主要是基于太平天国 ( )A、广西传教,金田起义 B、颁布《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北伐西征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10、有人说,如果洪秀全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屡试屡败,就不会创立拜上帝会,也就不会组织贫苦农民发动金田起义。这一观点忽视了 ( )A、农民起义的进步性和先进性 B、鸦片战争后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C、洪秀全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力 D、《北京条约》对中国主权的破坏
-
11、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分别是 ( )
A、永安建制、安庆陷落 B、西征胜利、北伐失败 C、金田起义、天京陷落 D、攻克武昌、天王病逝 -
12、1854年,太平军遇到了自金田起义以来最凶悍的敌人是华尔洋枪队。( )
-
13、《天朝田亩制度》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 )
-
14、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分封诸王,规定所封诸王地位平等。 ( )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必然与偶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2)、【侵略与抗争】从材料二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英军入侵路线主要集中在哪一区域?请将图中的英雄人物与其殉国地点连线。
(3)、【破坏与转折】材料三中的条约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哪些主权?据此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解。
-
16、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首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应是( )A、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B、自强求富,师夷长技 C、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D、自给自足,和平发展
-
17、历史学家胡绳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且陌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 )
①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②历史进程发生变化
③历史任务发生变化 ④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8、范文澜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所说的“根本变化”是指(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首次遭受西方国家的野蛮侵略 C、国门被迫完全打开 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9、下图是《虎门条约》的部分内容,英国据此获得的新权益有( )

①关税协定权
②领事裁判权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0、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鸦片战争后)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从事纺织的女性)失业;洋铁、洋钉、洋针入中国,而冶业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他意在说明鸦片战争(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使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 D、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