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6月,广州市印发《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此行动方案有利于更好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国家向心力。此行动方案( )A、说明三大改造的完成 B、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发挥了政治协商功能 D、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容
-
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安定之意)改名为呼和浩特(意为美丽的青色之城),将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名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的牧场)。这些城市名称的变化体现出我国( )A、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B、贯彻民族平等原则 C、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D、实行基层群众自治
-
3、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A、乔冠登坛惊世界,重返联国谱新章 B、紫荆绽艳洗前耻,白莲含笑庆回归 C、九二共识架心桥,两岸对话开新局 D、伟大复兴中国梦,绿色发展新画卷
-
4、下图是某同学的期末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最有可能是( )
1.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建设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5、加入世贸组织20多年来,中国向44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关税待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让全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这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适应了文化多样化趋势 C、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D、推进了社会信息化建设
-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向中央提交报告:“允许华侨、港澳商人直接投资办厂,也允许某些外国厂商投资设厂,或同他们兴办合营企业和旅游等业····既要维护我国的主权,遵守我国的外汇管理和海关制度,又要在经济上实行开放政策。”此后,中央( )A、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B、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C、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7、粮票、布票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发放的供城乡居民购买生活用品的凭证。80年代起,它们逐渐退出流通,1993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反映了(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
-
8、1984年11月,联邦德国退休专家威尔纳·格里希获聘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一职。在其两年的任期内,通过整顿劳动纪律、革新管理模式,对工厂实施系统性重组,显著提升了工厂的经济效益,并得到中央认可。武汉柴油机厂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 )A、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动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影响
-
9、中共十二大召开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逐步被打破。1984年,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农村政社分设工作。促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公有化的规模不断扩大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 D、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
-
10、会议重申了党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解决了党的历史上所遗留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该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
11、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坐落于大庆市,它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一一石油魂》为主题,展示了铁人精神,成为石油工人的精神家园,是我国最具石油特色的文化景观。该“精神”的代表人物是( )A、焦裕䘵 B、王进喜 C、钱学森 D、袁隆平
-
12、1954年,一位记者在记录一场盛事时写道:“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放下钳子,放下犁耙,放下笔杆、圆规···…·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商量着国家大事。”这反映出当时( )A、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B、中国社会阶级已完成重构 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完善
-
13、据1952年统计,手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约13%,从业人数约1000万人,他们一方面是劳动者,另一方面又是私有者,其生产不能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因而生产力就难以提高,手工业者的贫穷落后状态就难以改变。这强调了( )A、进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B、手工业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C、个体手工业者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 D、资本主义经营的弊端显著
-
14、下面是1949年、1953年和1957年大学生分科比例(%)变化情况表。这一变化
年份
工科
农科
林科
师范
文科
理科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1949年
26.0
8.4
0.5
10.3
10.2
6.0
16.6
6.3
0.2
2.4
1953年
32.7
6.1
1.2
18.8
6.7
5.8
6.4
4.8
0.5
1.3
1957年
37.0
7.7
1.4
26.0
4.4
6.5
2.7
1.9
0.7
0.6
A、表明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建成了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体系 C、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D、提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
15、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1953年发行的部分分币的样币。你认为该图的主题体现了( )A、农村土地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B、发展汽车制造的决心勇气 C、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D、改善交通运输的美好愿景
-
16、小明同学在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图中问号处可填(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D、赢得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
17、1951年4月22日,阿沛·阿旺晋美率领的西藏代表团抵达北京,开启和平谈判。谈判经历了对立、僵持、相互退让、再度出现僵持,过程虽一波三折,但最终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反映了( )A、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 B、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的艰难性
-
18、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称谓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如政府叫“人民政府”货币叫“人民币”,警察叫“人民警察”。归根到底,就是主张“人民(民主)专政”。这类称谓意在彰显新中国( )A、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
19、此次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0、边疆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摘编自《西藏歌谣》
材料二
图是元朝皇帝颁给云丹坚赞的圣旨,藏于辽宁省档案馆
皇帝宣谕西藏各地僧俗官员、百姓:
委任云丹坚赞为地方招讨司的招讨使,以监督完成一切差发,站户,军户地税,商税的征收等诸项事宜。
材料三
达赖金印班禅金印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下)
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驻藏大臣每年五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操阅番兵。
——摘编自《卫藏通志》卷十二《条例》
金奔巴瓶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谣所颂扬的历史事件,并概括其意义。(2)、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提取其可印证的历史信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政府对西藏的治理措施。(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边疆治理中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