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难。折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是义和团运动时的一首揭帖。它揭示义和团运动兴起(     )
    A、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C、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D、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
  • 2、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跟下图片刊物相匹配的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3、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有利于人脑扩散思维展开。右图中“?”处的内容应该是(     )

    A、列强特权领域减少 B、中国经济负担减轻 C、列强侵略范围扩大 D、中国割地面积增加
  • 4、对联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样式,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历史知识。有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通过对联为载体,来反映当时历史风貌,从而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以下对联与《马关条约》有关的是(     )
    A、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百年荣辱入青史,两制辉煌壮国魂
  • 5、历史地图在历史教材中是与课本文字部分密切配合的“图像系统”,有“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的功能,是历史知识的载体,在历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观察1870年前后晚清形势图,可知晚清面临着(     )

    A、八国联军侵华 B、边疆危机 C、义和团抗击联军 D、聂士成天津殉国
  • 6、历史课堂上运用时间轴作为辅助进行学习,有助于明确学习思路。根据时间走向完成不同时期知识的吸收,能够避免大量相似的历史知识出现混淆。下边示意图是小历同学建立的知识体系,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陈化成力战英军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抗击联军 D、聂士成天津殉国
  • 7、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色彩最斑斓、变动最激烈的,要数十九世纪下半叶。这是一个既充满艰难曲折又波澜壮阔的大动荡、大分化、大转型时代。小历同学整理学习笔记时将下列人物归为一个专题,他研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8、如图是描述清政府开展的某一运动的漫画。由漫画我们可以看出这场运动(     )

    A、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 9、一百多年前,轮船招商局的第一声鸣笛,拉开了中国近现代化建设的大幕。这个从洋务运动中走出来的企业,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崛起的标志。自轮船招商局创立后,陆续开展了架设电话线、投资开平矿务局、试办保税仓栈、创办南洋公学等业务。这些业务(     )
    A、维护了清朝统治 B、实现了实业救国 C、打击了封建顽固派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 10、1840年,西方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那以后,救亡图存、争取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奋斗的最大目标。先进的中国人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奔走呼号,激励民众。下列主张在动员农民阶级方面效果显著的是(     )
    A、振兴中华 B、自强求富 C、有田同耕 D、实业救国
  • 11、年代尺简洁直观,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建构时空观念。下图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     )

    A、 B、 C、 D、
  • 12、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这“记忆”里还有(     )

    A、开放通商口岸 B、联合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C、俄、法、德联合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D、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 13、从1842年后,帝国主义列强片面规定“值百抽五”(即5%的税率)的低税率,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五口通商 B、闭关锁国 C、协定关税 D、战后赔款
  • 14、林则徐祠堂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魅人心。”彰显了林则徐的伟大功绩。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 15、历史学家保尔·芒图说过,工厂的目的就是只在生产商品,在于尽可能快地生产无限量的商品。重新回顾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可以发现,它带给人类的不只是福祉,也还有重大的失误和惨痛的教训。

    材料一

    材料二   伦敦特色: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煤炭是最重要的能源。而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没有任何环境保护的措施,煤燃烧时释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浓烟,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变成了一片助黑。生产排出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流,造成对水体的直接污染。同时对森林的大肆砍伐对自然环境造成直接破坏,大量农民涌入造成了城市卫生的破坏。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重大的失误和惨痛的教训。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2)、“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深入人心。请以“环境民生·发展”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富有文采。
  • 16、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阅读材料完成探究问题

    【辨识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前者指接近或直接当时历史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识读地图——探寻历史踪迹】

    哥伦布探险队1492年起航……一个世纪之后,……西班牙的商人们从墨西哥的中间商那边买到了中国的丝绸;而寻找消遣方式的有钱人,纷纷点燃从美洲进口的烟叶、烟草;马铃薯、火鸡从美洲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则带着小麦、马匹来到美洲。

    ——摘编自新闻晚报《“哥伦布大交换”如何改变地球》

    【分析数据一——探究科技影响】

    【解读图示——对比法律文献】

    【评价人物一—论证历史观点】

    华盛顿确实大有做国王的机会,但他最终辞职,拒绝做国王美国最终形成了联邦共和国。这里华盛顿不贪恋权力的个人品德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约翰·亚当斯

    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

    ——欧洲史学家

    (1)、根据下列史料所属类别,将相应空格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①巴士底监狱遗址   ②《神曲》但丁   ③《拿破仑传》   ④杰斐逊手稿

    A是直接史料            B是间接史料

    (2)、写出图中与“哥伦布探险队”航线对应的字母。根据材料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
    (3)、解读上面两个统计表,你能得出什么信息?上述这些情况是这一时期的哪一事件带来的影响?
    (4)、依据图示选择一部法律文献阐述它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5)、“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请根据材料和所学选择一个人物做出评价
    (6)、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磨难,通过以上探究活动谈谈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哪些条件?
  • 17、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制度从萌芽到确立,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某校同学以“走向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阶级层面——改变与萌芽】

    材料一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到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最早的租地农场则出现于14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主要依靠工资雇佣自由的劳动者。

    ——摘编自杨宁—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任务二【精神层面一—思想与文化】

    材料二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延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任务三【制度层面——发展与崛起】

    材料三   15世纪,英国是一个不为欧陆国家所重视的东北大西洋上的岛国。17世纪前期,英国仍是一个较小的农业国,但在17世纪革命后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在19和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其统治范围覆盖了非洲南部广大地区、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大部分地区及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是世界性的大国。

    ——摘编自张凯《浅论英国崛起及其启示》(有改动)

    材料四

    1787年宪法的目标不是要建立一种由人民来进行统治的政府体制,也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精英来进行统治的体制……美国1787年宪法中政府的体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

    ——刘绪贻《美国通史》

    任务四【科技层面——创新与改变】

    材料五   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现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对中世纪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的原因。请列举“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事实依据(一例即可)。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在19和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成为世界性大国的主要因素。
    (4)、根据图示信息,概括美国政府体制中“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5)、根据材料五指出,工业革命用来震撼旧世界主要杠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综合上述材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哪些启示?
  • 18、马克思去世后,他的墓碑上刻了两句话。一句话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另一句话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下列事件体现“改变世界”的是(     )
    A、火车的发明和应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环境的污染与治理 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19、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A、文艺复兴兴起消除了教会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B、早期殖民掠夺的进行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铁路时代的到来割裂了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 D、巴黎公社的建立探索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成功模式
  • 20、小钱币,大历史。货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图货币上面的人物是美国的建国之父,他的事迹与史实相符的是(     )

    A、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 B、参与制定了1787年宪法 C、开创了法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D、参与制定了《拿破仑法典》
上一页 857 858 859 860 8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