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史记》记载:“立子胡亥为太子。……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谣无已。”从材料可知秦末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A、胡亥被立为太子 B、人民群众强烈要求 C、修建阿房宫驰道 D、暴政与赋税沉重等
-
2、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下面对这一工程评价正确的是( )A、它在岷江上发挥的作用是为了防洪。 B、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C、是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唯一原因。 D、它是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和他儿子修建的。
-
3、《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这里反应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皇帝制 D、分封制
-
4、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全身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为人们传颂,这体现的精神是(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无私奉献 D、民族主义
-
5、《管子》一书中记载:“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据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和粟的起源地。其中“粟”的起源地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
6、遗址能够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提供一种独特的见证。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使用( )A、人工取火 B、打制石器 C、种植水稻 D、制作陶器
-
7、所谓近代化,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理性化。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不同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看图说史】
材料一

【表述历史】
材料二 大事年表
时间
史实列举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1894年
兴中会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
“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1898年
“百日维新”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下失败
1911年
武昌起义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科学”“民主”
(1)、上面的图片反映的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且事件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请选择4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事件之间的联系性)(2)、中国近代史充满苦难与抗争,但也是中华民族觉醒和崛起的历程,自1840年以来,我国的仁人志士坚持不懈,顽强不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请结合所学列举这个时期涌现出的民族英雄(2例即可)(3)、根据大事年表所列史实,分析从1851年到1915年社会各阶层分别提出了哪些口号和主张?(4)、结合图表和所学,任意选取近代中国社会一个阶层艰辛探索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中国是一个有着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明大国,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鸦片战争以后18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侵略与反侵略同在,压迫与反抗同在,屈辱与辉煌同在。屈辱、觉醒、奋斗、牺牲、变革、进步,贯穿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但先进的中国人不甘落后,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拯救民族危难,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请以“承先辈智慧·书写时代辉煌”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富有文采。 -
8、近代中国是一部列强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李老师以“探近代史·寻民族复兴路”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读条约·见证殖民程度】

任务二【构建导图——感受艰难探索】

任务三【研读材料——见证民族觉醒】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陈独秀
任务四【设计方案——传承民族精神】
广州虎门海滩→山东威海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南京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
(1)、观察图片所示场景,结合所学阐述近代清政府与列强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2)、请你完成上图中①②③处内容的填写,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3)、近代中国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剧,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国家精神,寻求救国救民的复兴之路。阅读上述中国近代先行者的名言,请你分别概括他们寻求救国救民复兴之路的方式。(4)、下面是一条以“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游学线路,请你简述其设计理由(5)、请结合上述任务单内容,谈谈你的感悟。 -
9、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曾把中国人学习西方,追求近代化的历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器物技术上有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从制度上有维新变法;第三阶段,从文化心理上有新文化运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巩固清朝统治 B、挽救民族危亡 C、发展近代工业 D、创办新式学堂
-
10、每个人一生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图中四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人物
活动
康有为
开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孙中山
建立兴中会,传播革命思想。……
鲁迅
选择了弃医从文
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
A.实现君主专制 B.拯救中华民族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中华民国的建立
-
11、1921年,熊希龄先生赠予胡适先生一盆兰花草。至秋天也不开花,便写下了《希望》这首小诗:“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后来被收录进《尝试集》,所谓“尝试”即尝试用白话写作新诗。这首小诗体现了他提倡( )A、保护环境 B、思想解放 C、实业救国 D、文学革命
-
12、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通过阅读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下图,你认为第四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第四单元_______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A、近代化的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中华民国的建立 -
13、下图所示委任状任命的时间是公元
A、1940年 B、1941年 C、1942年 D、1943年 -
14、下图漫画袁世凯戴着官帽,穿着朝服,满脸堆笑地骑在木马上摇晃,似乎在前进,实际上原地不动。暗寓( )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B、袁世凯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C、袁世凯复辟帝制废除共和 D、袁世凯派重兵围剿护国军 -
15、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
B、
C、
D、
-
16、漫画师是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下图体现的反清思想属于( )
A、农民阶级 B、无产阶级 C、地主阶级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17、它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是激励中国人复兴中华的大力量,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成为民主革命的鲜明旗帜。“它”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扶清灭洋”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
18、纪念,以国家的名义。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承载着中国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民族英雄的敬仰。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民族英雄事迹”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以下史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虎门销烟→黄海海战→廊坊阻击战 B、廊坊阻击战→黄海海战→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 C、黄海海战→虎门销烟→廊坊阻击战→左宗棠收复新疆 D、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廊坊阻击战
-
19、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此语旨在说明( )A、孙中山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B、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C、孙中山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 D、孙中山是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
-
20、假如把中国由完全主权封建国家转变为“两半”社会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人从山崖上下坠的过程,那么你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处于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