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日本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机时,天皇开启了富国图强的大幕。从此,日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下列史实出现于材料反映的时代的是(     )
    A、实施“殖产兴业” B、将私地私民改为公地公民 C、幕府统治开始 D、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 2、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经常认为当时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或阶级: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其中“劳作者”最可能是(     )
    A、伊斯兰教信奉者 B、国王与领主 C、基督教神职人员 D、庄园里的佃户
  • 3、帕特农神庙内部有一幅巨型壁画,描述了雅典人庆祝节日的盛况,其含义是“所有雅典人的节日”。修建神庙的决定出自城邦所有公民的直接投票。另外,工程的预算和开支都被刻在石头上,供城邦的公民监督。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
    A、帕特农神庙的重要作用 B、雅典人的节日盛况 C、古希腊出现民主政治 D、城邦居民都有公民权
  • 4、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下列史实符合材料的是(     )
    A、万隆会议成功召开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5、铁人精神,是指“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等。与这一精神出现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     )
    A、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的发明 B、西部大开发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D、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 6、如下图反映了我国在不同阶段经济成分情况。导致1956年和2006年经济成分变化的事件分别是(     )

    A、土地改革与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与经济体制改革 C、土地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 D、一五计划与经济体制改革
  • 7、1906年的《盛京时报》上有这样一段话:“国家之盛由于兵强,强兵之道由于国民尚武,而尚武之风,实始于学堂(京师大学堂)运动会。”材料反映的是(     )
    A、改革增强中国军事实力 B、尚武风气的流行 C、新式教育促进社会进步 D、西方思想的魅力
  • 8、那场战争被普遍看成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拐点,清朝海军强大的幻象、洋务运动带给国家的希望,或者说整个所谓的“自强”运动,到战争这里画上了句号。材料反映的战争之后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民族危机深重、民族意识觉醒 C、开始了洋务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
  • 9、下列表格所列史实反映的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时间

    交往史实

    明朝

    郑和下西洋;荷兰侵占台湾

    清朝

    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政策

    A、君主专制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思想控制加强 D、开放到闭关,社会出现危机
  • 10、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有三种模式:一是中原政权覆灭,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二是边疆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相互并立;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强大,边疆各族以中原为中心交往、交融。下列历史现象属于第二种的是(     )
    A、魏晋时期游牧民族内迁 B、唐与吐蕃“合同为一家” C、辽、宋订立“澶渊之盟” D、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 11、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
    A、魏晋南北朝社会进步 B、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明清思想控制加强 D、选官标准影响阶层流动
  • 12、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汉武帝“严诸侯王禁制,除吏(任命官吏)皆自天朝……世侯、世卿之遗法始荡然净尽”。以上材料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
    A、生产力发展 B、大一统趋势 C、封建化潮流 D、民族交融
  • 13、我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丰富多彩。下列表格中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老子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墨子

    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

    A、关注民生 B、依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重视人才
  • 14、河南省安阳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对下列来自安阳市的文物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

    A、图1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图2证明夏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3表明当时已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三幅图均可说明我国出现灿烂的文明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18世纪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启蒙运动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实施

    1864年

    第一国际成立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理论准备?
    (2)、三个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材料,归纳了三个观点。请你任选一个观点进行阐述或说明。(要求:至少运用材料中的三个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一小组观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第二小组观点: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三小组观点:革命和改革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方式。

  • 16、

    泰安市某学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历史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一   文物中的历史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这艘船载重量大,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1)从探究一提供的出土文物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探究二   会址(旧址)中的历史

    (2)根据上图,仿照图1的示例(见下表),填写A、B、C、D的内容,并写出你的感悟或认识。

    重要会址或旧址

    重大事件

    革命精神

    感悟、认识

    图1

    南昌起义

    建军精神


    A

    五四运动

    B

    图4

    C

    建党精神

    D

    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战精神

    探究三 文献中的历史

    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所能提供的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可能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只有农业集体化才能解决工业和农业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党史百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安徽、四川等省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1980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改革。同年,中共中央指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两则文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探究活动,概括史料的类别。

  • 17、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朝代(部分)更替示意图,填写图中B、C所代表的两个朝代名称。
    (2)下列史实发生在东汉的是:________;发生在明朝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①设置驻藏大臣;②开辟丝绸之路;③完善三省六部制;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⑤郑和下西洋;⑥贞观之治;⑦光武中兴;⑧八股取士。

    材料二

                图1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2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3)选取材料二中的任意一幅图片进行简要介绍。

    材料三

    (4)根据材料三的思维导图,指出这场战争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实现国家统一的有效途径。
  • 18、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论

    A

    俄国二月革命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B

    苏俄新经济政策

    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C

    珍珠港事件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D

    不结盟运动

    新的世界格局形成

    A、A B、B C、C D、D
  • 19、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1851年的一则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们生活中最伟大、最光荣的一天……这个宏伟的建筑物里面布满了各种展品和装饰品……将来自天涯海角的艺术与工业联合起来。”女王可能看到并引以为豪的展品是(     )
    A、飞机 B、蒸汽机 C、白炽灯 D、电话
  • 20、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但丁的名言“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材料反映的共同核心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重农抑商 C、专制主义 D、理性主义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