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公民无条件参加公民大会 B、抽签决定公职人 C、为参政的公民发放津贴 D、设立保民官
  • 2、下图中的建筑物位于(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 3、

    秦汉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一位教师讲授秦朝历史时的板书设计。

    (1)根据材料一,说明该板书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制度中的哪一举措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并写出该制度的优势是什么?

    材料二   这一措施既不用火烧,又不用活埋,却比活埋、火烧厉害十倍。他不像秦始皇那样,盲目地毁灭文化,而是利用权力把对专制统治者有利的文化抬举到一尊的地位,把于其不利的文化指为邪说而皆绝其道。这是汉武帝的高明之处。

    (2)根据材料二,分别说出秦始皇“火烧”“活埋”与汉武帝“皆绝其道”“抬举到一尊”的措施指的是什么?两者有何共同目的?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又有哪些新创新措施?

    材料三   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参”通“叁”诛夷三族);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肋、镬亨(同“烹”)之刑。至于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亲自断案)……赭衣塞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班固《汉书·刑法志》

    (3)根据材料三,分析秦朝出现“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现象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她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题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4)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商鞅在秦推行新法,其中“务耕织”指变法中的什么措施?“尚军功”指变法中的什么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2)请问材料二的内容是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什么措施?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

    材料四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的影响。
    (5)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但他制定的新法并未被废止,而是继续推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当今改革开放,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5、

    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历史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工具?

    材料二   他当政以后,任用政治家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他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为了争夺霸权,他提出什么口号?依据材料归纳出他首先称霸的原因。

    材料三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进行了争霸战争,在春秋争霸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民族同周边的蛮夷戎狄等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何利弊?

    (4)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转型期,也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种“转型”和“大变革”都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 6、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周等级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高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最底端的又是谁?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受分封建立诸侯国的主要是哪些人?

    材料三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四   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纳贡。”

    材料五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3)根据材料三、四、五和所学知识,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主要尽哪些义务?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西周的这种制度起到了哪些作用?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方式一图片学史】

    (1)左图是________原始居民的房子,右图是________原始居民的房子。图中居民都使用________石器。造成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方式二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2)“轩辕”指________后人尊崇他和神农氏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方式三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_____,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桀本是亡国君,汤灭夏建商朝。_____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

    (3)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4)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中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

  • 8、战国后期李冰主持修建的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朝时开凿的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 9、约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这种文字是;秦朝建立后统一使用文字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凡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国政府愿意在平等、互利及在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对外关系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作为根本目标。

    ——摘自唐培吉《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一)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并用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史实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5年〜1970年中国在联合国获得支持率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4)、综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的看法。
  • 12、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校八年级(1)班准备以“改革开放足迹”为主题举办知识竞赛,请你来回答。

    材料一: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开启了一个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

    ——马丁•雅克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材料三: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思想指导】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经济开启“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原因。
    (2)、材料二中“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一会议上由谁提出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谈话要点”对改革开放的深远影响。
    (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
  • 1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左图为1951年3月1日 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 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材料二: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停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农民通过什么运动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三张图片共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所示,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4)、材料四中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 14、【中国智慧】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15、【国之重器】1967年6月17日,按照他和于敏提出的方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他隐姓埋名28年,用一生诠释“中国脊梁”;这里的“他”指的是
  • 16、【外交风云】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7、【改革开放】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其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 18、2024年9月19日,我国第59颗,第60题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回顾“中国星座”30年建设历程,无数科研人员聚力攻关,“中国方案”成就了一流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反映我国(   )
    A、开放合作,学习先进技术 B、百折不挠,践行科技强军 C、艰苦奋斗,改变落后局面 D、自主创新,成就国家名片
  • 19、我国现代外交史上有这样几组数据: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建国第一年,与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七十年代,中国在入联提案投票中获76票,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相继与日美等国建交;如今,中国已与各大洲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 100多个政府间不同领域国际组织的工作。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轨迹是(   )
    A、点——片——全方位——线 B、线-—片——全方位——点 C、全方位-—线——点——片 D、点—-线——片——全方位
  • 20、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三亚巢军港正式交付海军,随着山东号航母的正式入列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步入双航母时代。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   )
    A、东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跳转